长沙县力争在2020年底前建成2~3个农村集中居示范点

  星沙融媒体9月13日讯(记者 宋彬彬)前些年,全国不少地方轰轰烈烈推行农村集中居住。一些地方因操之过急、利益驱动等原因,违背农民意愿强拆强建,农民“被上楼”问题突出。

  长沙县金井镇“金龙村茶香福园”安置区是长沙县规划的农村集中居住点之一。宋彬彬 摄

  吃什么药,关键看治什么病。在长沙县,农村集中居住契合本地发展阶段和农民愿望,推行农村集中居住具有独特的现实价值。

  在长沙县现代农业示范区管委会的牵头下,各农村集中居住点用足政策、控制节奏,成功冲破集中居住“魔咒”,使之成为助推农村发展的一剂良方。

  关乎长远发展的“三笔账”

  长沙县农民改善居住环境的愿望非常迫切,普遍期望通过集中居住让生活步入快车道。早在2015年县人大第十六届四次会议上,常应祥、周宇等县人大代表就提出“关于尽快出台和完善农民集中居住点相关政策落地的建议”。可以说,长沙县推进农民集中居住,正是对群众所思所盼做出的有效回应。

  在此基础上,长沙县统筹考虑县内三农现实问题,算出了关乎长沙县长远发展的土地、经济、生态“三笔账”。

  第一笔,集中居住有利于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长沙县农村人口布局松散,基础配套设施缺乏。分散居住形态下,农村公共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工程量大、成本高,资金筹集难度大。实行集中居住则可用少量资金改造农村道路、供水、供电等设施,大大节省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成本。

  第二笔,能有效盘活土地资源,壮大集体经济。集中居住节省出来的宅基地和闲置用地可以发展成产业用地,由村级组织牵头统一开发经营,将土地巨大的增值收益用于壮大集体经济,进而可为保障农民利益提供物质基础。

  第三笔,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村民相对分散居住,与之相伴的是分散的产业布局,“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面源污染治理起来难度极大,成本高昂。集中居住可带来相对集中的产业格局,可集中治理相关生活、产业污染。

  颜值兼品质的乡村蜕变

  “现在我们的生活好多了,逛超市、小孩上学、看病买药都很方便,邻里邻居也还和原来一样,住在这特别舒服。”饶金塔是原金龙村许家塘组的村民,如今他居住的“金龙村茶香福园”安置区是长沙县规划的集中居住点之一。

  4年前,饶金塔一家六口还挤在土坯屋内。2015年随着拆迁集中居住,饶金塔的生活随之改变。按照政策,饶金塔符合建房条件,一家人利用拆迁款“统规制建”了占地160余平方米的3缝3层楼小区房,过上了卫生间装抽水马桶、出门500米就是公园、小区有医院的“城市生活”。

  “单靠出租小区旁的这两栋房子,村上一年就能获得近30万元的集体收入。”金龙村治安主任李靖也是小区住户,他介绍,村民们将小区门口两栋闲置楼房租出去开店,收取的租金大大增强了村集体经济实力,保障了大家的利益。

  2014年起,示范区管委会就积极牵头引导,以县域北部条件具备的镇村为重点,按照宜村则村、宜片区则片区的原则,依托自然村落引导农民集中居住,并通过优惠政策、基础设施、奖励资金三要素鼓励农民集中居住,统一供水、供电、供网,提供便捷的交通条件和便利的医疗、教育、卫生服务。

  根据部署,示范区管委会积极探索农村集中居住,将力争在2020年底前建成2至3个农村集中居住示范点。

【作者:宋彬彬】 【编辑:王嫔】
星沙时报,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时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星沙时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