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到“赢商”|“奋进·星沙这一年”系列报道②

  ◎星沙时报记者 苏潇湘

  一座城市营商环境好不好,直接影响企业的投资意愿,企业和营商环境,如同鱼之于水。好的营商环境,能让企业发展“如鱼得水”。

  2021年,长沙县坚持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先手棋,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不遗余力打造“五心”营商环境品牌,切实为企业“松绑”、帮企业“解难”、为市场“腾位”,全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真正让“营商”变“赢商”。

长沙县全面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在全省首推“我要开小餐饮”等64项“开户即开业”改革事项,不到2小时即可同时领取“一照一证”,进一步提高了县域群众的获得感。供图

  深耕“责任田” 营商环境提质升级出实招

  优化营商环境,长沙县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好还是不好,企业说了算。

  2021年4月,由县发改局牵头,委托第三方公司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2021年度营商环境评估调查,两个月时间,线下共访问200多家企业,对企业开办、办理建筑许可等24个评价指标进行全面深度体检,指出问题78个,提出85条改革优化建议,为指标优化提升指明了方向,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长沙县优化营商环境十条措施》。

  措施从加快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打造“互联网+智慧监管”系统、实施“综合窗”改革等十个大方面、数十个小方面进行全面改革升级,从企业群众办事时遇到的小事入手,进一步做到了与办事人更加“心贴心”。

  7月,在2021年营商环境评价结果反馈会上,由县发改局牵头开展的“千家民营企业营商环境满意度”调查结果公布,九成以上参与者对长沙县的营商环境感到“满意”和“非常满意”。据了解,这次调查共有1127家企业参加,收集到问题及建议326个,整改完成率达到96.9%,切实解决了一批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近年来,长沙县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营商环境得到全面提高;在2021年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县中,长沙县位再次位于全国第九,连续四年稳居中西部第一。

长沙县在大型社区、人流密集等地区,试点投放了27台智能商事登记自助机,为企业群众提供24小时“自助办、随时办、就近办”的办证服务。 盛磊 摄

  打造“最省心”政务环境 效能提速跑出“加速度”

  下楼就可以把事情办好,是每个企业家都想要的政务环境,而在长沙县,这样的政务环境已经大面积覆盖。

  “那天我下楼,正好看到一台智能商事登记自助机,根据操作提示,现场就把营业执照申请了,太方便了。”大学毕业后在长沙县创业的曾先生表示,之前以为创业要办理各种手续会很麻烦,没想到下楼就办好了。

  近年来,长沙县聚焦破解企业群众反映办事难、办事繁、多次跑等问题,不断推进商事登记审批便民化深层次改革,在大型社区、人流密集等地区,试点打造了一批智能商事登记自助机,为企业群众提供24小时“自助办、随时办、就近办”的办证服务,成为促进企业开办“就近办”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又一新举措。

  而这只是长沙县优化政务服务的一个缩影,为使办事效能跑出“加速度”,长沙县大力推进“就近办”改革试点,围绕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目标,在企业集中区域设立三一云谷企业服务中心等5个便民政务服务驿站,明确7名专员进窗指导审批工作,审批事项400余件,办结事项1200余件,服务县内各园区企业达5000多家。

长沙县工程建设项目综合窗口开启了施工许可电子化审批新模式,实现了行政审批‘无纸化’。供图

  打造“最贴心”服务环境 减税降费注入“强心剂”

  近年来,长沙县共推出49个“真金白银”惠企政策,为企业“实力减负”,政策环境的洼地也助推长沙县成为了全省乃至中南地区的创业就业高地。

  企业贷款难、融资难是企业家们经常遇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长沙县采取降低纳税成本,免费向新开办企业发放税务ukey;降低采购成本,取消政府采购项目的投标保证金及履约保证金,免收采购文件费用,促进政采贷业务,帮助13家企业依据政府采购合同融资5000万元等办法,“心贴心”为企业排忧解难。

  2021年1至9月,全县累计新增减税降费14.5亿元,同时开展了银企对接活动25场,对接企业700余家,达成授信68.67亿元;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帮助14家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2.13亿元;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县区业务全覆盖,为小微初创企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808万元。并加大就业帮扶,全年举办逢“五”招聘会48场,提供招聘岗位5万余个,参与求职人数近2万人,7000余人实现就业。

长沙县全省率先进行“交房即交证”改革试行工作,6306户购房群众享受到“交房即交证”的改革红利。供图

  打造“最放心”法治环境 权益保护筑牢“安全屏”

  长沙县始终坚持“以护民之心,行简政之道”,聚焦与市场主体联系最紧密、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领域和问题,切实筑牢企业家权益保护屏障。

  胡先生在长沙县经营的企业主要从事建筑工程业务,该公司参与一次招投标活动时,被告知其在“信用中国”网站上存在失信信息,如果不能及时进行信用修复,企业将面临经营危机。正当一筹莫展之际,胡先生通过宣传得知长沙县行政执法局试行信用修复激励机制,看到希望的他立马向县行政执法局提交信用修复申请。经审查核实,县行政执法局、信息中心与县、市信用修复工作责任部门积极对接,及时帮助企业挽回了失信影响。

  让胡先生及其企业得以“纠错复活”的信用修复,是县行政执法局为深化行政执法改革,助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探索出台的一项激励机制。近年来,该局积极开展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采用“行政处罚信用信息公示+到期自动修复提醒+便捷修复过程”全过程管理方式,着力打造规范有序诚信守法的营商环境。

  此外,长沙县还积极开展知识产权保护,构建知识产权“前置保护”新模式,通过在区块链上进行数字化确权,生成唯一对应的数字“身份证”,保护了100余件知识产权;构建“互联网+诉前调解”多元解纷大格局,2021年1-9月,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委派民商事案件7514件,调解成功3612件;建立长沙县破产处置府院协调联动机制,设立破产援助资金,解决企业因无产可破或破产财产不足以支付破产费用问题,强化企业破产保障。

  打造“最暖心”人文环境 投资兴业吹响“集结号”

  2021年11月13日,一场声势浩荡的“求贤帖”拉开帷幕,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人才政策配套实施办法发布会暨长沙人才智慧导航上线仪式举行。活动现场集中发布了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人才政策24个配套实施办法,其中项目扶持资金最高可达千万元,真金白银,掷地有声。

  这一创举正是长沙县、长沙经开区将人才放置于发展“C”位的体现,通过聚人才、搭平台,汇聚磅礴的创新动能。

  近年来,长沙县坚持新增财力的80%以上用于民生支出。2017-2021年,全县民生支出总计722.5亿元,2017年民生投入首次超过100亿元,达到126.96亿元。2021年民生投入预计达到160亿元,在2017年基础上增长约26.02%。

  并聚焦群众关切,在就医、就学、就业等方面持续发力。2021年,新建公办幼儿园15所,增加公办幼儿园学位1.4万余个,引进优秀人才765人;大病保险报销额度提高至30万元/年,投入24亿元全力推动县人民医院建设,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实现全覆盖;完成县人民医院项目封顶,推进分级诊断及医联体建设,推动“3+X”家庭医生签约模式和农村智慧医养试点结合工作,组建217个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共签约居民21.87万人次,基本实现“小病在社区、康复在基层、大病不出县”。

  打造“最安心”生态环境 生态指数焕发“新活力”

  长沙县作为湖南首个“国家级生态县”,对水、气、土污染治理势在必得。2017年—2021年,全县共投入环境保护及污染治理资金约75亿元,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率达100%,农村垃圾分类工作经验在全国推介,城镇集中式饮用水、农村供水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天气优良率达92.3%。

  此外,长沙县还获评全国十佳两型中小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着力打造宜业宜居之城,推动城市有机更新,结合“15分钟生活圈”建设、“城市双休”,探索生态细胞-生态社区-生态片区三级居住模式。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升级版。突出抓好乡村“五化”建设,开展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深入推进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

  营商,就是赢未来。长沙县在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竞争中脱颖而出,不仅靠的是在“招和引”上出实招,更是在营商环境上亮真招,确保项目来了能够落得下、稳得住、发展好。

  下一步,长沙县仍将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和“坐不住”的责任感,吸引更多企业来长沙县投资兴业,为长沙县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作者:苏潇湘】 【编辑:黄珂岚】
星沙时报,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时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星沙时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