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组织》期刊 | 长沙县湘龙街道:“一核三基五服”新模式打造街道级综合服务平台

2024-12-12 17:40:17 掌上星沙 阅读量

编者按:《中国社会组织》期刊2024年第20期刊发报道《“一核三基五服”新模式打造街道级综合服务平台》,介绍了长沙县湘龙街道设立湘龙“益家人”三基基地,经过几年探索实践,形成“一核三基五服”工作模式,致力于构建集党组织建设、社会组织孵化、基层社会治理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现予以全文转发。

“一核三基五服”新模式打造街道级综合服务平台

——以湖南省长沙县湘龙街道社区社会组织为例

文/黄书珍 杨铮 杨莉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积极落实市委组织部、市两新工委、市民政局印发的《长沙市社区社会组织党建基地、孵化基地、服务基地建设工作提示》的要求,于2019年3月,在长沙县委组织部、长沙县民政局和湘龙街道党工委的支持与指导下,设立长沙县湘龙街道社区社会组织“党建基地、孵化基地、服务基地”(以下简称湘龙“益家人”三基基地)。2021年10月,基地完成提质升级,并交由湖南乐创公益慈善发展中心运营。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湘龙“益家人”三基基地形成了“一核三基五服”工作模式,致力于构建集党组织建设、社会组织孵化、基层社会治理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主要做法

湘龙“益家人”三基基地发挥平台优势,结合街道工作实际,创新提出并应用“一核三基五服”工作模式,即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党建基地、孵化基地、服务基地为阵地,实施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社区党员群众教育、社会组织培育、社区治理和社会组织评优五项服务,取得显著成效。

图为“公益集市”。均为湘龙街道供图

一是党建引领为核心,强化社区社会组织党建。湘龙“益家人”三基基地坚持发挥党建核心、引领、融合作用,将党建与民生服务相融合,延伸基层社会治理;通过创新“党建+”模式,让党建在社会组织发展建设与基层治理中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如实行“党建+培训”,开设《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志愿者队伍建设与管理》等能力提升课程;探索“党建+公益”,开展“公益集市”“微心愿帮扶”“沙龙学习与交流”等活动,在提升社区社会组织服务能力的同时,合理统筹与规划居民服务,实现基层党建和公益事业的双促进。

图为 “OH卡”(OH Cards潜意识投射卡)体验社工沙龙活动。

二是三基协同搭平台,夯实社会组织服务基础。湘龙“益家人”三基基地紧扣党建基地、孵化基地、服务基地不同职能的侧重点,全力搭建多元平台,以满足多元主体的不同需求,筑牢服务根基。其一,打造基础设施平台。湘龙“益家人”三基基地设在长沙县湘龙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使用面积达1800平方米左右,内有办公室、展示厅、档案室、多功能会议室等区域,有效满足了不同形式的服务和活动需求。其二,构建跨界合作与供需对接平台。一方面,与社会组织联合开展调研,及时了解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专业服务;另一方面,通过对政府、企业、个人等多方资源的链接与合理配置,改善了社会组织因资源匮乏而过度依赖外部资源等问题。

湘龙街道开展湘龙社工沙龙暨第四季度“五社联动”工作推进会。

三是落实服务重点,打造特色“湘龙样版”。第一,推动社会组织培育与创新。湘龙“益家人”三基基地围绕“培育、发展、创新”总体思路稳步推进工作。在项目开展的前两年,将社会组织孵化培育作为工作重点,为初创期社会组织提供场地支持、能力建设、成长辅导等服务,为成熟期社会组织提供组织管理、项目支持、战略规划、资源链接等服务。在此期间,成功孵化社会组织112家,其中4家在长沙县民政局完成登记,108家在湘龙街道备案。进入项目第三年,引入“AI+公益”的先进理念和技术手段,截至目前,已成功为26家社会组织提供AI赋能服务。

第二,激发社区组织活力与创新。湘龙“益家人”三基基地通过推行评优评先机制,激发社区社会组织的活力和创新能力,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其一,开展优秀社会组织评选,对辖区内在社区服务、社会治理、公益慈善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社会组织给予表彰和奖励。其二,开展优秀社工与优秀社工案例评选,引导社工不断提升专业能力。

湘瑞社区党总支联合湘龙街道“益家人”社会组织三基基地为快递小哥送上“防暑大礼包”。

第三,提升社区治理效能与活力。湘龙“益家人”三基基地在“五社联动”机制的指引下,依托社区平台,规范引领社区社会组织参与联动,提升志愿服务质量和水平。聚焦志愿者人才培养,开展志愿者培训、社区治理主题沙龙等活动10余场,服务基层治理人才600余人次,推动成立五彩锦元志愿服务队、跃幸福睦邻服务队等社区服务队。开展“湘哥龙妹”公益集市、圆梦微心愿等活动,动员商家、党员及群众参与社区建设和服务,调动社区资源,为社区共建共治共享赋能。

服务成效

湘龙“益家人”三基基地历经三年实践探索,摸索出了“一核三基五服”工作模式,实现了从强化党建引领的“内外兼修”模式到构建社区治理“多方协同”体系、从推动社会组织“双轨驱动”赋能再到打造服务示范“标杆引领”格局的变化,为社区和谐、稳定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图为湘龙街道社工走访辖区优秀社区社会组织骨干成员。

一是强化党建引领“内外兼修”模式。湘龙“益家人”三基基地秉持内外兼修之策,着力加强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同时双向发力,大力推动党员志愿服务与成长。一方面,联动社会组织党组织落实服务举措,大力推动社会组织党组织与社区、学校等其他各类组织紧密联动,共同开展志愿服务、困难群众微心愿帮扶等活动;另一方面,全力链接资源为社会组织党组织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在过去三年中,湘龙“益家人”三基基地积极联动社区党总支、机构党支部等,开展多达25期党员服务活动,提供党建指导协助、政策咨询等服务达50余次,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组织壮大培育和社会组织党建培育“双孵化”进程,极大地增强了社会组织的凝聚力。此外,湘龙“益家人”三基基地聚焦党员志愿服务与个人成长的双向促进,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探索“党建+公益”,调动党员参与圆梦微心愿、公益植树、走访慰问困难群体等一系列公益行动的积极性。

二是构建社区治理“多方协同”体系。一方面,推动形成一系列党建引领、居民认可的社区治理模式。如锦元社区发挥小区党支部桥头堡作用,全面推行“社区+党员+楼栋长”制度,组建小区党支部“元”先锋服务队;湘郡社区发挥辖区学校资源丰富的优势,成立以青少年志愿者为主的“红心少年”服务队等;另一方面,推动形成一系列“微治理”服务品牌,如石子社区“聚心石子·情暖夕阳”为老服务项目、锦元社区“星耀锦元”党群服务计划、湘景社区“乐邻湘景”社工服务项目、湘绣社区“美丽湘绣·幸福家园”项目等,并协助街道引进14个社区惠民服务项目。此外,积极链接社区周边资源,撬动社会慈善资源服务社区,形成了社区挖掘居民需求、社会组织开发设计项目、社会组织设计开发项目、社工团队执行落实项目、社会志愿者参与、社会慈善力量补充的全流程“五社联动”运行机制,建成了社区治理“多方协同”体系。

三是推动社会组织“双轨驱动”赋能。通过深入调研,把握社会组织的发展需求和面临的挑战,实施能力建设与技术创新并行的“双轨驱动”战略。一方面,针对辖区38名社会工作者、112家社会组织和58支志愿服务队伍提供全方位的培训和咨询服务,打造社区服务品牌,增强社会组织服务能力;另一方面,引入人工智能技术,为26家社区社会组织骨干成员提供AI赋能服务,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四是打造服务示范“标杆引领”格局。湘龙“益家人”三基基地以创新的服务模式和显著的服务成效,吸引了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关注,共接待了近30次调研交流活动。同时,基地通过宣传推广,有效提升了“一核三基五服”工作模式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作者单位:湖南乐创公益慈善发展中心)

作者:文雅丽 | 编辑:蒋亦子
一审:林畅 | 二审:王嫔 | 三审:唐建兵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