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年前的那场聚会

  

  聚会天天有,因人而异,因场合而不同。1814年冬天北京的那场聚会,因为一群人,改变了湖南,也改变了中国。

  嘉庆年间的那个冬天,朔风肆虐,阴冷得很。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无事可做,于是大家相约轮流做东,聚在一起饮酒写诗,吃饭聊天,用文人的方式安排好一场场雅生活,用以消磨漫漫寒冬......

  这样的聚会画面,很寻常,似乎没有什么特别。是的,关键是人。如果我们进一步了解了这群聚会的人,和他们聚会的真正目的,我们就能明白其特别的意义了——

  这群人将自己这个小组织唤作“消寒诗社”,他们聚会的时候,多则十多人,少则七八个,后来名震天下的龚自珍、魏源、林则徐等,都是其中的成员。他们每次都会选定一个主题,要么赏菊,要么忆梅,或者鉴定古董,或者鉴赏古砚。他们中的核心叫陶澍,湖南安化人,最后官至两江总督,但当时不过是江南道监察御史,之前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他连上9道折子,参了很多人,也得罪了很多人,甚至还被皇帝严厉驳回。那个寒冬,他郁闷着呢。

  轮到陶澍做东的这次,是他们的第六次聚会,他安排了一场安化黑茶的专题品鉴会。参加那场聚会的有七人,有翰林院的编修,有内阁侍讲,有六部官员。陶澍煮酒烹茶,谈起家乡的黑茶,他谈兴很浓,娓娓道来,也很自然地勾起了与会人员的无尽乡愁。

  陶澍说:“宋时有此语,至今犹能道。”按照他们的惯例,聚会结束后都要写诗品评。聚会之后,的确佳作迭出。陶澍的诗中,甚至口出豪言:“岂知劲直姿,其功罕与等。”另一位与会者吴兰雪写出了很有格局的诗句“劚云吾爱康王谷,会试人间第一泉。”从他们的诗作中,可以看出那一群有为青年的世界观与价值观。

  那场聚会以后,春天来了,陶澍也一路升迁,平步青云。1815年初,他调任陕西道监察御史,同年接着2次升迁。1819年,授川东兵备道,第二年先后任山西布政使、福建按察使、安徽布政使,之后任巡抚直到升任两江总督。“其功罕与等”,他做到了。

  今天,我们可以用历史的眼光回望,1814年是陶澍生命中的一个拐点,那场聚会就是这个拐点的折射。聚会之间,人茶合一,人茶一味。那群有识之士,以诗咏茶,借诗言志。在清朝末年那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下,陶澍以其远见卓识和人格魅力,聚集了一批时代精英,那种扭转乾坤、涤寐逐昏的气势在他们的身上展现无遗。

  现在我们常说“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其实湖南的人才辈出,也只是近代的事,可以说是自陶澍始。从他以后,胡林翼、左宗棠、曾国藩、毛泽东、蔡和森、刘少奇、彭德怀等杰出英才横空出世,一大批改变湖南、改变中国、甚至改变世界的历史伟人层出不穷。

  世事总是这么的奇妙。二百年前的那场聚会,就这样不经意间温润着历史!


【作者:刘志军】 【编辑:刘果林】
星沙时报,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时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星沙时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