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记忆

  ◎魏亮

  作家沈从文在文章《腊八粥》里写道:提到腊八粥,谁不口上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儿合并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著,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的装著,大匙大匙朝口里塞灌呢!

  我的老家在长沙东乡。每年的腊八节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而我最早知道腊八节还是源于小学语文班主任谭老师讲到《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时,顺带讲到腊八节是纪念周恩来总理的,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就是1976年1月8日逝世的,也就是当年农历腊八这天。至今仍清晰记得班主任谭老师讲腊八节的传说,当年,我是听得津津有味……

  腊八粥是用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煮成的甜味或咸味粥。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腊八吃粥的习惯是改不掉的。有句俗语:“吃了腊八饭,就把年来办”。腊八是过年的开始,从这天起,各家各户都会为过年做准备了,一直忙到除夕。又是一个腊八节,又到了吃腊八粥的时候了,吃着自己亲手做的香喷喷的腊八粥,那一丝丝的甜意,又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腊八节……

  小时候的腊八节,充满了欢笑和乐趣。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吃一顿腊八粥就像过小年一样美好。奶奶在腊八节一大早,就开始忙碌起来,选食材,枣子、泡米、小米、葡萄干、桂圆等,用温水浸泡一个晚上。而我们小孩子也要早早起床,帮忙挑豆子,将杂质和石子跳出来,花花绿绿的摊了一桌子,这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刻。熬腊八粥要有一定的技巧,先烧一锅水,放入红枣、小米、葡萄干等,不停地搅动,等水开了之后再用小火熬制,熬腊八粥是要用心用时的,妈妈熬出的腊八粥特别清香,满院飘香,我们只是闻着清香就已经垂涎欲滴,等盛到碗里已经迫不及待地狼吞虎咽,那个年代,虽然物质不太丰富,但是有奶奶的美食,总是让我们感觉暖暖的。

  时光在记忆当中传承流过,儿时居住的老屋早已不复存在,儿时的年味也找难以找寻,但那已不在的老屋飘出的腊八粥,一直流淌在我的心底。如今的腊八节已经没了童年的那份期盼,也失去了童年的那份天真与烂漫。这个年代,许多美食都可以在街上买到,很多人会买上一份热腾腾的腊八粥,尽管粥里的食材比小时候放的又多又丰盛,还要有营养,但是再也吃不出儿时的味道了。我想,这其中不仅有一份浓厚朴实的情结,还有那一份无法割舍的亲情与牵挂。

  怀念儿时的腊八节,儿时的传统习俗,伴着我们的成长,简单的让我们开心快乐。

  岁月流转,时光飞逝,又将至一年腊八节,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我们一家早已离开农村老家,住进了城市小区电梯房。而奶奶也已离开我们整整有二十年了,但我仍然忆念那喷香的、奶奶亲手熬的腊八粥以及那已逝的亲情来……


【作者:魏亮】 【编辑:王嫔】
星沙时报,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时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星沙时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