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沉醉的夜晚

  ◎黄芳

  今天在我的家乡——开慧红色小镇夜行一小时,大约五公里。

  这条路之前是不敢走的。几年前,这里没有路灯,没有月亮的晚上通常黑魆魆的。

  而我还是小孩子的时候,这路更恐怖。白天小山似乎还美丽有生机;晚上,小山村人家少,油灯小,屋檐低。白天忙碌一天的人们早早便睡了,整个村子便和大大小小的山丘一块沉睡,没有月光的晚上村里似乎到处藏着妖魔鬼怪豺狼虎豹。

  曾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乡下经常放电影,活泼好动的我总兴致勃勃前往,不管不顾,哪怕一个人也欣欣然。而到电影放尽曲终人散,茫然四顾,发现观影者各散五方,与我同行的只有自己的影子。进入小村的路如蚯蚓般左弯右拐,开始还有电影情节脑中盘旋以应对孤寂,渐渐的,随着静寂加深,自己脚步声越来越清晰的时候,莫名的恐惧开始袭来,便加快脚步,往家的方向狂奔。而越奔越觉得后面有一只小鬼在追赶,白天模模糊糊的一处坟一处堆此时愈发明白地显影,令人毛骨悚然,狂奔回家,好一会儿还心有余悸。

  现在我不再惧怕这些小山、这些村路。一是路旁人家多了,屋宇敞了,灯光靓了。装饰漂亮的霓虹或围墙灯,如一位位迎宾先生,迎来送往路过的人。二是路灯到村到户,再也不用担心走夜路了,摸黑惯了的乡人开始有些不习惯,说简直到了城市一般。

  今晚走在路灯相伴的村道,没有夜路的感觉,反而多了一份轻松和惬意,亮亮堂堂宽宽敞敞,加上撩人的晚风,婆娑的树影,顿挫的虫鸣,间或的鸟唱,飘忽的花香——这花不是野菊花,不是牵牛花,也不是茉莉花。

  这花香是动人心魄的丹桂飘香。

  是的,我又闻到迷人的桂花香了,甚至有些迷失,尤其秋雨淅沥或秋凉渐起时,桂花香飘,如亲密伴侣带着浓浓体香环拥着你。

  如今到处都可以闻到这种花香,公园里、马路上、小区旁,秋日出门连人都是香的。以前乡下是很少有桂花树的,不仅桂花,其他的植被都稀少稀缺。

  我回到记忆最开始的这条路了,对桂花的记忆。就是这条路上,这个陵园,毛泽东第一夫人杨开慧烈士的陵园,我上下学必经的地方。此刻我正好在听《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刚好听到毛泽东在北京与杨开慧相识,并且深得岳父杨昌济的赏识和帮助,他的《蝶恋花·答李淑一》真真切切地刻在石壁上,金桂银桂依偎两旁,陪伴着年轻永恒的开慧。当初别的地方都没有桂花种植的时候,这片陵园就种有好几棵桂树,红的叫金桂,白的叫银桂,每到金秋时节,花香四溢。年少的我不懂得烈士的真正含义,我只是贪恋着桂花的香,总喜欢绕道经过这片陵园,用手去捋一些金桂或者银桂,把它捧在手心里,揣在口袋里,夹在书页里边,闻闻嗅嗅,总想将这馥郁的香永存。

  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的美化,生活的丰富,每一片园林,每一处景点,每一条道路甚至每一户人家,都有桂树的身影。每到入秋时节,桂香飘溢,不管是秋雨淅沥,还是秋月朗照,这种清幽的香迷人的香,袅袅依依芬芬芳芳,令每一个心灵愉悦柔软。

  今天我就走在这样一条芬芳四溢的路上,从小村到陵园、到小镇、再到小村。若是交通工具不便的年月,这样的漫步,不定是有倦怠神色的吧,现在我除了愉悦还有幸运。美中不足的是车流不时穿梭,刺眼的车灯间或将这美好氛围打扰。但这是无可避免的,因为我走的是一条家乡主干道,而非公园步行道。突然还有一位老乡摇下车窗问我去哪儿,要载我一程。大概在车水马龙的道路上,一个双脚丈量的夜行人是值得或者需要帮助的。我没有跟他说我在漫步,只说我家就在这附近不远,谢谢他的好心,他朝我微微点头,然后悠然而去。

  一个小时,大约五公里路程,树木相随,灯影相伴,乡邻关心,闻着花香,听着有声书,只觉身心两悦意犹未尽。

  我沉醉在这丹桂飘香的秋夜晚风里了。


【作者:黄芳】 【编辑:王嫔】
星沙时报,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时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星沙时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