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世界的不平凡触动
2020-10-28 13:20 掌上星沙 阅读量
◎陈彩霞
平凡该如何定义,如果从成就与影响力来看,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平凡的人。在路遥建构的平凡的世界里,没有力挽狂澜式的英雄,没有爱情至上的浪漫,也没有石破天惊的戏剧效果,有的只是扎根土地,为着生存艰难前行的普普通通的人。但正是在这小小的一方土地上,形形色色的人不同的选择与坚守,给人以不平凡的触动。
苦闷与挣扎无处不在,现实的残酷与精神的不满足相碰撞,衍生出绵绵不断的痛苦,于是挣扎成了人的常态。只有在绵延的痛苦中依旧迎难而上,用有力的双手将这不受控制的生活马车拉回理想轨道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孙少安在我看来是一座山的形象,是绝对的强者。面对极度贫穷的家庭,生病的奶奶,还在上学的弟弟妹妹,一辈子守着黄土地的父母,倔强、精明、干练的他选择抛开自己的一切乌托邦幻想,扎根土地,“开发”土地,白手起家完成了一家人建一窟新窑的梦想;大胆借贷万元开办砖厂,带着乡人谋取利益;在欠下万余欠款时,擦干眼泪,东山再起。这才是一个大写的男人形象,伟岸又踏实。
孙少平是一个令人有代入感的人,他在书本里天际遨游,盼望以读书为跳板,超越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去看更广阔的世界。就像现在的我们一样,年轻又躁动,渴望将自己放进时代的潮涌中,历经世事而后蜕变,成为一个脱胎换骨的人,去拥抱一种高质量的生活。于是,他选择了一条和哥哥孙少安不一样的路——走出黄土地,去城市闯荡。在外历练多年,少平最后选择在在大牙湾煤矿做一个“碳客”,在地下数十米的矿井中,在汗水挥洒中感受劳动的充实,在劳动中找寻生命的律动与活着的意义。
少平就是无数个我们,从一开始的意气风发,到后来不断经历跌跌撞撞,在不断探索中,找到自己愿意扎根的地方。在少平的身上,那种高度的使命感、信念感、豁达感,令人肃然。两兄弟走出了两条不一样的路子,从这点看,他们截然不同,但在本质上,却又没什么不一样,因为在命运屡次“戏弄”并将他们踩进泥里的时候,都选择了重头再来,一次又一次。
孙兰香在书本中着墨并不多,是路遥创造出的一个比较理想化的人。她善良、懂事、聪慧、实干,成了家里唯一一个大学生。可以说,兰香实现的是少安、少平的梦想,那种敬畏知识,渴望知识,运用知识,走向更广阔天地的梦想。兰香在象牙塔收获了知识与爱情,她与高官子弟吴仲平的结合,跨越了阶层之间的天堑。
对比其他几条爱情线来看,孙兰香是幸运的。孙少安与田润叶两人青梅竹马的爱情,没有跨过贫穷农民儿子与村书记女儿的鸿沟。孙少平与田晓霞的爱情故事是这部现实主义小说中最为浪漫的一道彩虹,他们思想上高度相通,是可以跨越门第、超越贫富的,但田晓霞因救人溺水牺牲了,他们之间的爱情没能抗得过现实的重击。田润叶与李向前一开始的婚姻就是没有感情基础的,历经波折,向前失去了腿,失去了工作,润叶在日子的流淌中慢慢接受了残缺的丈夫,他们之间说不清是爱情,还是亲情,但可以肯定的是彻头彻尾的现实主义的折射。
在现实面前,纯爱笼罩了一层悲哀色彩,与主人公经历的磨难一脉相通,压的人喘不过气。直到兰香校园爱情的萌芽,我们才发现路遥其实是认同爱情是可跨越阶层的。这也与本书传达的观念一致,不管是爱情,还是人生,都有破灭的危险,但我们在平凡又残酷的现实中不断追寻那一道理想的光,像少安、少平一样,披荆斩棘,最终获得“丰收”,这就是平凡生活中的崇高,这就是平凡世界的不平凡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