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沙洲

  ◎陈彩霞

  每次往返长沙广州两地,列车总会在郴州停靠;雾漫小东江,渔夫撒网,意境出尘;半条被子红遍大江南北……这是我对郴州的初印象。带着对“半条被子”的敬意与探究,我和小伙伴一起搭着大巴,穿越重山,寻觅沙洲。

  清晨,阳光微弱,踏出酒店大门,薄外套抵挡不住丝丝寒意,但心情是雀跃的。导游大哥推荐的鱼粉店距离酒店仅几分钟路程。现杀现做的传统烹饪,等待时间稍显长。一大盆端上来,却让人傻了眼,实在是太大、太多了。白花花的鱼汤里,鱼头够大,粉够多,再配上鸡蛋和青菜,撒上小米辣,粉Q弹,汤鲜美,鱼肉嫩,食欲增了,压力也大了。果不其然,最后只吃了三分之一不到,只恨肚子太小,只能望着那“大盆”兴叹。

  带着吃了鱼粉的小满足,踏上了寻觅沙洲的路程,大巴一路疾驰,高架桥从山顶而过,目之所及是一座连一座的山,深绿浅绿夹杂,山凹里民居不规则错落着,羊肠水泥路在山间忽隐忽现……一栋房子一个家,路盘旋蜿蜒的背后是闭塞与艰辛,也是憧憬与希望。经导游提醒,途中经过的赤石大桥,拥有七项世界第一荣誉。连绵青山间,180余米的白色大桥拔地而起,高度带来了经济发展的速度,也延长了人们生活的脚步。遇水架桥,逢山开路的广阔愿景正在得到验证。

  赶早一批来到沙洲,人还不是很多,休整合照后,跟随讲解员的脚步,游览展厅,又一次聆听了半条被子的故事。听导游说,徐解秀老人的后人也成为了陈列馆的讲解员,向五湖四海的游客讲述“半条被子”的故事。这大概是“半条被子”故事的又一种继承,也是红色基因的最好传承。步行穿过村子主道,路边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家在售卖土特产,一张张淳朴的脸上漾着笑,淳朴而慈祥。来到广场,极具民族特色的黑白小楼三面而立,中间伫立着半条被子雕像,一个个团队接连合影留念。周边一个个土特产摊前簇拥着人群,卖货的老人家操一口并不标准的普通话,做着介绍,很热情,也很开心。看着老人,有些心酸,安享天年的年纪为生活而出力,为孩子守着根,令人心疼,但半条被子带来了四面八方的人,年轻人也能家门口就业,老人的辛勤劳动也提升了价值,未来可期,又很欣慰。卖特产、做餐饮、开民宿……红色基因也孕育出了致富花,“旅游+”带来了沙洲村的繁荣。

  漫步村子,黑白灰主色调古朴传统且有韵味,只见屋檐上翘起精致的檐角,石板路横七竖八,路旁清澈的水缓缓流动……这要是下雨天,雨水汇入小水沟,屋檐水洒落在石板上,雨丝伴着风沾湿土墙,远处青山间起一层云雾,劳作的人回到家中,一起坐在厅前望着这天,又该是怎样一种闲适。脚步继续往前,老房子的木窗有虫蛀腐烂的痕迹,隔着开着的窗望过去,稀疏摆着些厨房用品,隔着里面的门传来人谈笑的声音,看来这破败的老楼至今都有人生活着。随意穿过一巷,传来机器轰鸣的声音,踮起脚一看,原来这一块都是新房在搞装修。从外观看,房子是仿照传统的样式建的,大抵是旅游业发展起来了,需要扩张场地的缘故。转身,又窜入老楼,身后传来了熟悉的湘音,“这是老家伙,那也是老家伙,我们以前就是这样的,这个是新做的……”几位老人指着房子里的门板、农具、墙说道。语气间,满是怀念的味道。不觉莞尔,果然,记忆愈是久远愈是深刻,传统越是共鸣越是生机。

  站在高处,环顾瞭望沙洲村,青山绿水间,民居聚落其间,农家乐、农副产品贩卖繁荣。一波波游客冲着红色经典故事而来,寻求当年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渊源而来,奔着当年徐解秀望眼欲穿的神情而来……而世世代代扎根于此的人们,在红色基因的传承中,也开始拥抱一种新生活,朝着火红的日子大步迈进。

【作者:陈彩霞】 【编辑:刘果林】
星沙时报,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时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星沙时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