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㮾梨】党的故事我来讲 | 金晶:赵一曼的大爱抉择
2021-07-13 16:36 掌上星沙 阅读量
赵一曼的大爱抉择
◎㮾梨街道花园村金晶
党的故事我来讲,我是金晶,我在长沙县㮾梨街道花园村讲述抗日女英雄赵一曼的红色故事。
1936年8月2日凌晨,黑龙江哈尔滨至珠河的铁路线上,一列日军特别列车呼啸而过,这列火车上有一间牢房,关押着一个即将被押上刑场的女囚,她强忍着严刑拷打留下的剧痛,给同一个人写下了两封遗书。写信的这个人,就是抗日女英雄——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赵一曼。
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的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面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你的母亲赵一曼于车中,1936年8月2日。
信中的宁儿,是赵一曼儿子的小名。赵一曼,是四川宜宾县人,21岁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于黄埔军校六期,九一八事变后,被党组织派往东北进行抗战,她只得将还在襁褓中的幼子留下,此一别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见,临行前,母子二人留下了一张仅存的合影。就在写下上面这封遗书后的几个小时,赵一曼又给宁儿写了另一封遗书。而内容却显得有些奇怪。
亲爱的,我的可怜的孩子,母亲到东北找职业,今天这样不幸的最后,谁又能知道呢,母亲的死,不足惜,可怜的是我的孩子,没有能给我担任教养的人,母亲死后,我的孩子要代替母亲继续斗争,自己壮大成长,来安慰九泉之下的母亲,你的父亲到东北来,死在东北,母亲也步着他的后尘,我的孩子,亲爱的,可怜的,我的孩子。母亲也没有可说的话了 ,我的孩子要好好学习就是母亲最后的一线希望。1936年8月2日,在临死前的你的母亲。
其实啊,赵一曼的丈夫当时根本不在东北,更没有死,她这样写的目的,和她化名赵一曼一样,应该是为了混淆敌人的视听,为了防止敌人根据信的线索对她的亲人进行追捕和迫害。由于没有透露自己的真实姓名,在赵一曼牺牲后,她的儿子并没有得到这封遗书,也不知道自己的母亲究竟去了哪里,可他和家人却从没停止过寻找自己的母亲。
1957年,原东北抗日联军组织部的工作人员到赵一曼的家乡四川宜宾进行烈士身份核查,宁儿才第一次知道了母亲的身份,宁儿知道后,他放声大哭,赶往东北,在烈士纪念馆,他用笔抄下了收录在日军档案里的母亲写给自己的遗书。抄完后,用钢笔在自己的手上刺了赵一曼三个字。直到他去世时,那三个字仍然留在他的手上,这三个字不仅留在了宁儿的手上,也留在了全中国人民的心里。
党的故事我来讲作品征集
征集对象:热爱讲述红色故事的㮾梨人
讲述要求:1、讲述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身边优秀党员的故事等;2、内容须符合事实,积极健康向上;
投稿方式:有好故事、爱讲述的㮾梨人,欢迎在“奋进㮾梨”公众号后台留言参加!请务必注明讲述内容、讲述人姓名、年龄、家庭地址和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