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党建 促振兴④ | 红色引擎激发青山新活力

红色引擎激发青山新活力

长沙县青山铺镇坚持党建引领深入推进农文旅融合,夯实乡村全面振兴基础

◎星沙时报记者 杨源 见习记者 王琛

这里曾是长岳古道的重要驿站,十里一铺,青山铺因此得名,如今这里成为了长岳协同发展的“桥头堡”;这里也是丰富的宝藏库,山上是金山的麻石,脚下是银山的沙土;这里更是非遗文化之乡,青山竹篾、摩崖石刻、长沙山歌文化薪火相传……

青山铺深化邻长制,为村民解难题办实事。均为青山铺镇供图

在探索乡村振兴之路的火热实践中,长沙县青山铺镇以党建引领,建设景区村落一体的乡村旅游模式,打造有颜值、有产值、有内涵的和美乡村,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规划图”一步步变为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实景图”。

农文旅深度融合

传承红色精神

五月温升虫鸣,青山铺镇碧水青山、鸟语花香、风光醉人。各地游客徜徉在刘少奇天华调查陈列馆、刘少奇旧居和调查小道等景点,重温革命历史、接受红色教育。

天华村美丽宜居村庄风貌。

“现场参观,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刘少奇同志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还有老一辈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令人备受教育。”游客介绍。当天,她与家人一起参观了天华调查旧址及纪念馆,重走了全长为2.5公里的调查小道,还打卡了非遗竹篾馆、大沙里咖啡书屋等地标场地。

据统计,2023年天华山景区累计接待单位和个人参访600批次、6万余人次,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拉动了红色旅游热潮。这一份优秀“成绩单”的背后,是青山铺镇党委以党建引领红色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青山铺镇党委以建强刘少奇天华调研旧址这一红色教育基地为抓手,通过讲好红色故事、再塑红色景点、拉长红色链条等形式,精心打造了一个集参观、培训、教育、实践为一体的红色党员教育基地,进一步守好“红色根脉”,传承红色基因。

在持续讲好红色故事的同时,青山铺镇继续培育产业、丰富业态,明确了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以天华山为核心,打造了“红色旅游+休闲农业+观光体验”大景区,鼓励村民积极从事文旅服务业,推出了求是天华、青山璞食系列文创产品、WeLand营地、非遗竹篾馆、大沙里咖啡书屋等体验打卡地……用红色旅游的创新举措带动乡村面貌华丽转身,将本地的红色文化、非遗文化传向了远方。

“我们深耕文旅行业,希望走出一条文旅促振兴的新路子。”作为返乡人才,众多青年选择在青山铺天华村走上自主创业道路,经过精心规划打造,目前已搭建起“WeLand乡野村游露营市集”,打造了集乡野农耕、自然人文、艺术文化于一体的独立乡村文化品牌,点亮了天华村文旅的一张“新名片”。据悉,目前村上有30余户直接从事文旅服务,获评了省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

高标准农田建设

筑牢粮食“耕”基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麻林河穿境而过,洪河村片区是长江中下游最早聚居和粮食生产农耕文化起源地,有4500年历史的腰塘文化遗址,与浙江良渚文化遥相呼应,水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素有长沙县北部“小粮仓”之称。

洪河村万亩粮食示范片区。

和美乡村,既要“塑形”,更要“塑魂”。青山铺镇党委深入挖掘绿水青山的优势与潜能,不断推动基层党建与乡村文化、生态、产业互促互融。

依托麻林河打造的YOU米自然营地。

基于天然优势,洪河村打造了万亩粮食生产示范片,这是青山铺镇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之一。片区涉及8个村民小组、1.5平方公里的整村提质,由“两廊两片”组成——“两廊”是金山路产业走廊和麻林河生态观光走廊,“两片”是万亩高标准农田片和和美宜居片。通过打造龙头坝跌水、YOU米自然营地等特色景观节点,改造村民闲置农房形成“轻资产”,开发露营基地和稻田研学项目,实现了卖资源向卖风景的转变,激发村集体经济新活力。

除了打造沿河经济带之外,片区积极助力农业升级,推动田块资源整合、农田配套设施更新换代,尤其是还促进了农田数字信息化管理建设,在整个片区利用高清视频监控、气象站、土壤墒情、虫情、水质监测等物联网设备,形成了“空天地”一体化智慧农业监测体系,进一步提升了片区农业智慧监管水平。

“通过高标准农田提质改造,农田不仅用水方便了,机械下田操作也方便了,一台植保无人机一个小时可以喷洒60亩稻田,路更是延伸到了每一丘田埂上。”洪河村的高级新型职业农民王稳根高兴地介绍,他向大家熟练地演示了智慧农业服务平台,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智”慧力量。

为提升粮食生产质量,该片区引入柏连阳院士专家团队,种植100亩试验田,开展新品种示范栽培。县委组织部牵头选派了科技特派员、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罗先富教授驻点,对片区虫情、灾情、水稻种植等进行全程指导;长沙县博士服务团也多次到片区查看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情况,以科技人才服务乡村振兴,有效降低了病虫害,提升了粮食产量。

值得一提的是,青山铺镇在万亩粮食示范片建设过程中,还积极发挥“连心”代表队伍作用,打造了“连心邻里”基层治理党建品牌。在全镇组建421个亲邻网格,搭建了“1+10+N”平台体系——“1个工作机制、10个邻长驿站、N个邻长示范屋场”,做到有矛盾就有邻长发声、有困难就有邻长帮忙、有项目就有邻长出力。建立问题收集、分类、处置、反馈的闭环,实现屋场文化树新风,邻里议事有载体,邻长文化有阵地,做到既“搭好台”又“唱好戏”,充分发挥乡贤、新农人等智慧力量,引领更多的人参与和推动青山发展,让香喷喷的洪河大米,飘向千万幸福家。


【作者:杨源】 【编辑:朱波】
星沙时报,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举报
关键词:
时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星沙时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