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村镇的那些事儿 | 全国文明村的“浔龙蝶变”
◎星沙时报记者 钟晴 通讯员 袁婷芳 杨慧英 陈静
15年前,“它”是默默无闻的省级贫困村……
7年前,“它”随着旅游兴村的脚步,带动全村富裕,一跃成为家喻户晓的“全国文明村”……
行走在长沙县果园镇的浔龙河村,民舍整齐美观、广场错落有致、街道宽敞清洁、水清岸绿景美,乡村振兴阔步前行,人们被这里的独特魅力所吸引,纷至沓来。
生态之美:从何而来的自然引力?
木质的桌椅、板凳透着古韵味,点上一杯甜品,惬意地坐在凉亭或民宿中,眼前尽是田野和山丘,一到节假日,村庄更是人来人往……
在浔龙河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古朴、现代的田园环境,成为人们近郊游的热门打卡地,也是浔龙河村农文旅融合发展、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真实写照。
多年来,浔龙河村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推进绿色发展。从2012年起,一系列基础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樱花谷、村民安置区、村民广场、东八线辅道、跨线桥、污水处理厂、学校等配套项目全面建成,为村民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同时,先后完成新大屋组、荷家坪组、季鱼塘组和樟树组美丽宜居示范点建设工作,有效改善了人居环境,提升了村民生活品质。
为进一步扮靓村容村貌,浔龙河村创新采取安置区文明卫生评比工作,联动辖区物业管理中心,对违规用地和环境污染问题进行综合整治,激励村民共同维护村容村貌,建立起长效的人居环境整治机制,实现了镇村组户“四级联动”,并通过垃圾分类示范村建设,增强了村民的环保意识,实现村容村貌的优美呈现。
产业之兴:从何而来的内生动力?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下,浔龙河村以生态之美为底色,以产业之兴为动力,书写着乡村发展的壮丽篇章。
在浔龙河村,产业结构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樱花谷与长沙院子一期等建成项目,带动不少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长沙艺术学校、益立中等职业学院、长沙科技职院项目即将启用,华实牧也国际运动公园、国歌体验园、华实长沙院子商业街等文旅项目相继落地,在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劲发展动力的同时,浔龙河村通过土地混合运营和农民集中居住,实现了城乡融合,提高了村民的居住条件和公共服务水平。目前,安置区(一期)已有180户村民实现集中居住,安置区(二期)建成在即,后续有134户入住,村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依托自然资源,浔龙河村通过“三湘护农”行动,不断壮大实体产业,不断增加村集体收入,通过就业培训,为村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收入来源渠道更加多元化。在浔龙河村红花蜜蜂养殖基地,一瓶瓶源自深山的蜂蜜,在推动本地居民增收致富的同时,走向国际市场,与越南、马来西亚、乌干达等地开展交流合作,推动当地养蜂行业发展进步,加深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友谊。
人文之韵:从何而来的精神魅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近年来,浔龙河村紧扣“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目标定位,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载体,聚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最后一公里”,以文明乡风助推乡村振兴。
为让村民了解家乡、传承文化,村里精心组织编写《浔龙河村志》,成为村民们追寻根脉、汲取文化力量的重要载体。移风易俗倡导活动定期开展,志愿者走街串巷提供爱心服务温暖人心,一场场文明实践活动丰富着百姓的日常生活……走进浔龙河村,这样的场景几乎成了“标配”,处处能感受到文明新风扑面而来。今年以来,村里举办理论宣讲、文化活动、关爱老幼、环保服务等文明实践活动50余次,参与人数超2000人次。
行走在浔龙河村,美景、美德相互辉映,好人、好事相得益彰。目前,浔龙河村拥有注册志愿者900余人,累计服务时长超过5000小时,他们活跃在乡村建设、扶贫帮困、文化传承等各个领域。今年以来,已开展关爱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活动30余次,惠及老人、儿童130多位。
如今的浔龙河村,生态之美、产业之兴、人文之韵交相辉映,它如同一幅绚丽的画卷,展示着乡村振兴的成就,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里,共同见证这场美丽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