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特稿|大力传承“圣和”文化,推进教育优质均衡
大力传承“圣和”文化,推进教育优质均衡
长沙县圣和教育集团采取对口帮扶、城乡共建、捆绑发展等模式,实现集团内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星沙时报记者 李杰 通讯员 刘小兵 黄萍
位于最偏远的长沙县金井镇各成员校的办学情况如何?存在哪些困难?刘五一自担任圣和教育集团党委书记以来,十分牵挂农村薄弱学校发展。近期,他到金井片区现场办公多次,指导城乡校际对口实地业务交流,组织专场业务培训。
长沙县圣和教育集团成立于2023年9月,成员校包括3所初中,13所小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公办幼儿园,共有在职在编教师887人,学生幼儿17891人,牵头学校分别为泉塘中学、泉塘第二小学、泉塘中心幼儿园。
自成立以来,圣和教育集团大力传承“圣和”文化,以“爱国、敬业、奉献、奋斗”为精神引领,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采取对口帮扶、城乡共建、捆绑发展等模式,实现集团内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一年来,集团以长沙市泉塘中学、长沙市泉塘第二小学、泉塘街道中心幼儿园为牵头校,引领示范其他各成员校迅速发展,金井中学被评为“长沙市第一批依法治校标准校”,泉塘中学、泉塘三小被评为“长沙市体育传统特色学校”,泉塘中心幼儿园荣获“2023年度长沙市平安校园”称号,泉塘中学学生龚筱予、宁文轩、谭鱇宴发明的作品“基于距离监测的分段式浮动平沙沙坑”在第27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中荣获金牌。
长沙市泉塘中学
活动育人,让学生“静如赤子,动如脱兔”
“大家好,我是语文组的黄平香,今天我要分享的书目是《从“被动教”到“主动学”——塑造课堂新生态的六节必修课》。在20年的教学生涯中,我始终在探寻如何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热情。”近日,长沙市泉塘中学“阅读悦享”读书分享系列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该活动是学校自2023年开始推出的全民阅读活动之一,至今已经有一年多。活动以老师和学生录制视频的方式,向广大师生分享不同的阅读书籍,并在学校公众号每周推出。分享的书籍不仅涉及老师和同学们喜爱的经典名著、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也有畅销书以及专业书籍。截至目前,学校已在公众号推出读书分享共49期。
不单如此,为了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氛围,深入推进“五好”教育,学校还举办了“阅读悦享”第一届书香节系列活动。该活动自2024年4月底启动,至5月初结束,历时20多天,包含“悦读悦享”书香节七年级阅读成果展演和“我从书中来”八年级书香节主题书市两场主题系列活动,参与师生达到2800多人。
在泉塘中学,学生可以做到“动如脱兔,静如赤子”。一直以来,学校支持体育特色教学的发展,注重田径队运动员的后续储备力量培养,实施人才梯队建设。每年新生入学后,体育组都会通过校园体育节选拔出运动员苗子加入校队。运动员们除了参加每日的早训、晚训,寒暑假也坚持训练,几乎做到了全年训练。而这样的举措,自建校开始,学校已经坚持了多年。
“为了让运动员们更好地参加训练,学校也提供了人力、物力各方面支持。除了陈峰总教练之外,学校还专门为校田径队安排了经验丰富的体育组老师担任跳跃项目的教练员。2021年,学校新建了投掷训练馆、110米控制线跑道,翻新了田径场、购置跨栏架等,提升了体育训练场地的硬件条件,全方位多举措支持学校体育特色发展。”刘五一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有了新突破。今年,在第27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中,泉塘中学由教师欧镕玮、陈晓指导,学生龚筱予、宁文轩、谭鱇晏发明的作品“基于距离检测的分段式浮动平沙沙坑”摘得金牌。
2023年寒假,欧镕玮作为指导老师,带着龚筱予、宁文轩、谭鱇晏,每天泡在泉塘中学创客工作室,一心只想搞好创造发明。“从上午9时到晚上10时,我们一日三餐都在学校,为了节约时间,经常点外卖。” 欧镕玮回忆,“那时天气比较冷,但是孩子们不怕苦不怕累,创造热情很高。”
长沙县泉塘中学作为一所城区初级中学,一直以来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与长沙县段贤清中小学创客教育名师工作室建立联系,实现初高中拔尖人才创新培养,并以信息课程为基础,实现小初贯通式培养,着力打造信息社团,从社团中选拔优秀科创人才。此外,学校鼓励支持科技信息老师参加国家省市科创培训活动,以提升老师专业水平。”长沙县泉塘中学校长孔宏表示,将以此次获奖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科技创新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长沙市泉塘第二小学 AI赋能课堂,让学生学习更高效
“这位同学抢答成功,让他来回答!”近日,在长沙县泉塘第二小学六年级1905班教室,49个学生人手一台平板电脑,抢答数学老师陈珍提出的问题。这是学校AI课堂的生活写照。
与传统课堂相比,AI课堂突出特性是“交互”、“智能”。授课端中,陈珍根据教学内容设置相关问题,可以对重难点内容制作相应的微课,将任务推送给全班同学,学生在学生终端进行答题和学习。
“AI课堂资源中心有丰富的音频、视频、图片、动画等资源,教师可根据课程需要依托形式多样的资源创设恰当情境。”陈珍说,“这种授课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也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每天课后服务时间,爱好机器人、3D打印、无人机的学生们纷纷走进创客教室,遨游在科技的海洋。
创客教室不大,54平方米,划分为学习区、交流操作区、器材陈设区和3D打印区等,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活力和积极性,创客教室配备了大量的电子元件、电子设备、逻辑手册、辅助说明等学习工具,集创新教育、体验教育、项目学习、分享交流等思想为一体,把多种不同主题领域(编程电路、机器人、3D打印、电脑设计等)集中在一个空间内,支持学生“一站式”完成探究学习和创意设计。
近年来,学生在各级各类科技比赛中崭露头角。2019年12月,丁一涵等5位同学在第三届CRH杂交水稻杯机器人创客大赛中参加3D打印创意设计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2021年7月,彭文皓等3位同学在AI探索工程挑战赛中获得省一等奖。
“学校以未来学校创建为支撑,结合本校优势,以智慧终端建设、创客教室体验、师资力量强化三大基础工作推进人工智能教育发展,把人工智能教育发展推向智慧教育的前沿,成为智慧教育的新风向和风向标。”该校校长黄浩表示,学校全体师生积极投身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的浪潮中,不断更新理念,不断改革创新,让人工智能教育在学校“落地生根,一路生花”。未来,学校继续将人工智能这一前沿科技渗入日常教学当中,为国家人工智能发展做好基础人才培养工作。
泉塘街道中心幼儿园 用“心”维护 让“安全”更有温度
安全工作关系到每一个幼儿的健康成长与家庭的幸福安宁。长沙县泉塘街道中心幼儿园从开园以来,始终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理念,以平安建设为抓手,坚持用平安保发展、用质量赢口碑,充分发挥安全教育在幼儿园中的隐性教育功能,将安全知识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使安全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2024年4月,幼儿园被评为“长沙市平安校园”。
在“教育”上下功夫。幼儿园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将安全教育通过各类游戏活动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活动中,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获得安全常识、掌握基本安全技能,将习得的安全知识与一日生活活动紧密联系,实现知识的自然迁移。
在“资源”上下功夫。幼儿园始终坚持“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教育资源整合理念,以“小手拉大手”“安全进课堂”等形式开展活动,充分整合和利用社会资源,带领师幼走进消防队、社区等特别场所进行安全体验,邀请法治副校长、安全副校长、专业的消防人员面向全体师幼和家长开展安全教育宣传和演练活动,将安全知识传播效果最大化。
在“全面”上下功夫。幼儿园设有固定的安全宣传阵地: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校园LED显示屏、班级群、安全宣传栏、公众号安全专栏等,同时结合时事、季节、幼儿阶段安全风险点等开展适合师幼的安全宣传、主题活动、安全实践活动等,向家长做好安全教育宣传,形成家园合力,共护师幼平安。
“坚持以‘关爱生命,和谐发展,让每一个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为办园宗旨的长沙县泉塘街道中心幼儿园,致力于将这里打造成为‘孩子们最安全的乐园’。”园长王爱武表示。
圣和教育集团成员校 各美其美绽放异彩
牵头校引领示范,成员校各美其美。金井镇民主小学以劳动育人,立足于劳动实践基地,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金井镇中心幼儿园以自然教育为载体,鼓励幼儿爱护动植物,亲近大自然,引导他们释放出自发的成长力量;泉塘街道第三幼儿园以“乐文化”为办园宗旨,以“乐想象 乐创造 乐表达 乐探索”为办园理念,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发现乐、感受乐、创造乐;长沙市泉塘第三小学整合学校、基地、家庭、社会等多方资源,开发了综合实践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的综合育人课程体系,通过主题系统开发,形成了《品本草之美,探中药之源》主题活动课程;长沙市丁家小学逐步形成了全面、全员发展的艺体科技特色,打造了“润”文化德育特色,从“润德、润心、润行、润志”四个落脚点丰富德育课程,努力让每一位孩子健康快乐成长;长沙市泉塘小学契合“大思政”时代主题,自2016年创办美育纸雕社团课程,让纸雕这门传统艺术走入普通课堂;长沙县第一中学圣和学校坚持“名师办校、特色兴校、科研强校”办学理念,通过家校社三方努力,共同建设一所学生开心、教师用心、家长放心、社会关心的高品质的“四心好学校”;湘珺未来学校深化课程研究,拥有“幼小衔接”“初小衔接”“研学旅行”“体育健康”“STEAM”精品课程,构建了“小初高贯通拔尖人才”培养体系;长沙华夏学校用“传承经典、艺体见长、人文相济、和谐发展”努力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新课程体系,促进学校的全人教育……
“为全力推进集团化办学改革,圣和教育集团坚持党建引领,强化业务管理,狠抓师德师风,落实安全管理,用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刚柔并济的管理策略,促使集团内所有学校团结一心、同频共振,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长沙县“五好”教育高质量发展增光添彩。”面向未来,刘五一信心满满,“集团内有不少优质民办学校资源,比如湘珺未来学校、长沙华夏学校,以举办集团教育教学活动为载体,组织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交流学习,促进集团教育品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