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匠心“温度” 让慢技艺搭上新时代“快车”

◎星沙时报记者 唐建兵 邬振

美食有流派,更有江湖。

每一座城市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餐饮瑰宝,它们默默耕耘于民间,以口碑为剑,惟以叫座论英雄。在餐饮竞争激烈的长沙县,便有一家包子铺,自2018年初露锋芒,六载春秋,已悄然在星沙大地绽放九朵连锁店之花。

“日升和包子铺”,一个不随波逐流的名字,承载着主理人李俊辉对传统技艺的执着与热爱。在这里,没有花哨的新奇口味,也非全然冰冷的机器生产,怀揣着一颗匠心,坚守老面发酵的手工艺术。从和面到压面,从手工定型再到二次醒发与蒸制,每一步都凝聚着对传统技艺的尊重与传承。李俊辉自开店伊始,便立下目标,要打造一家蕴含文化底蕴的“百年老店”,让食客在享受健康美味的同时,也能品味到传统美食独有的韵味。

日升和包子铺坚守老面发酵的手工艺术,从和面到压面,从手工定型再到二次醒发与蒸制,每一步都凝聚着对传统技艺的尊重与传承。均为星沙甄选供图

老面馒头,何以成为味蕾上的传奇?秘诀在于两次精心的发酵与手工的匠心独运。拥有四十年厨艺沉淀的李师傅揭秘道:“我们的爆款产品小笼包,采用28克面粉搭配20克新鲜馅料,手工精心包制,每一步都力求完美。”

两次发酵,是时间与耐心的结晶,老面与食用碱的巧妙融合,历经十小时慢发酵,再经二次醒发,成就了老面馒头层次分明、口感扎实的独特魅力。这不仅仅是一份美食,更是对身体有益的益生菌盛宴,让人回味无穷。

老师傅将定型后的馒头推入二次醒发间,进行第二次发酵。

“简单之中见真章,包子馒头亦如是。”李俊辉感慨道。从母婴用品行业跨界而来,他深知,制作馒头不仅是技艺的考验,更是对匠心的磨砺。二次醒发时间的精准把握,碱量的微妙调控,只有饱含有“温度”的匠心才能做出独一无二的作品。

如今,包子铺里,拥有三十年以上的从业经验的老一辈师傅们,演绎着“卖油翁”般的精湛技艺,发面、打馅、捏褶,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对美食的敬畏与热爱。

匠心守初心,初心促创新。日升和包子铺每日精选优质食材,现场剁馅,配料即时调制,特级面粉与老面发酵的完美结合,从制作到出炉,一气呵成。“这家包子店好吃不贵,真馅、真鲜、真心,吃着放心!”一位顾客对日升和包子铺的产品味道和服务赞不绝口。

面对市场上五花八门的新式包子,李俊辉坚守初心:“回忆是味蕾上的‘酶’,新式包子虽外表华丽,却难以调入‘传承’与‘记忆’的味道。”老面馒头,虽耗时费力,却承载着独特的情感与记忆,吸引着外地食客慕名而来,在品尝过他家的产品后,特意请求帮忙邮寄。

“不仅要做出好吃的包子馒头,更要把这份传统美食推广开来。”为把“流量”变“留量”,日升和包子铺借力长沙县区域公用品牌“星沙甄选”的优质内容、商城资源等优势,精准定向推广,扩大品牌影响力。

谈及创业之路,李俊辉心怀感激:“长沙县良好的营商环境与扶持政策,如同‘阳光雨露’,滋养了我的创业梦想。”为回馈社会,他推出了地推车项目,助力女性创业成长,为乡村振兴与基层治理贡献巾帼力量。

无所不“包”的日升和包子铺里,一枚小小的包子,“包”的是古城长沙山水间的风味,“包”的是一道承载着匠心独运的韵味,“包”的是回响着高格调的人生品味。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这份用心沉淀的传统手艺,更显温暖与珍贵。

附:爆款推荐

日升和老面馒头+小笼包+南瓜馒头+辣椒肉沫卷组合装。

日升和老面馒头:使用老面发酵技艺,在和面过程中,加入提前准备好的老面、食用碱,历经十小时慢发酵,等完成压面、手工定型等操作后,再经二次醒发。老面馒头剥开后层次分明,口感扎实有咬劲,健康营养,且有益菌丰富。

日升和小笼包:采用28克面粉搭配20克新鲜馅料,手工精心包制。老面发酵技艺赋予了小笼包独特的筋道与弹性,让每一口都充满了层次分明的口感享受;馅料方面,日升和坚持使用当天新鲜采购的猪肉,其肉质细嫩、口感鲜美、营养丰富,再经过精心调配,使得每一颗小笼包都鲜美多汁,令人回味无穷。

【作者:邬振】 【编辑:李桐丞】
星沙时报,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举报
关键词:
时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星沙时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