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最强县|张家港市:设备更新风正起 创新发展逐浪高
机器设备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骨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要鼓励引导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自今年1月全市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以来,全市上下统筹推进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掀起大规模设备更新热潮。京东方华灿、骏马涤纶项目入选国家技改城市试点项目库,沙钢超薄带二期、联峰钢铁高端化改造、海锅高品质锻件技改等省级高端技改项目也在加速推进并陆续竣工投产。
加快设备更新
助推企业抢滩市场
在这场设备更新的浪潮中,企业成为当之无愧的主力军。
作为张家港市的老牌企业,江苏华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从今年年初就精准规划大规模设备更新项目储备清单,对旧生产设备实施再更新,不仅实现了生产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还通过财政政策的支持,在降本增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华昌化工的尿素装置节能降碳技改项目建成投产,每吨尿素蒸汽消耗由原来的1100公斤降低到587公斤,节能约1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万吨。
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设备更新,像华昌化工一样的企业不在少数。长顺集团是一家主营化工的企业,眼下公司也乘着设备更新的政策东风,积极推动设备升级。“面对化工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的挑战,我们围绕绿色低碳和‘智改数转网联’进行了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目前设备已安装调试完成,进入试生产阶段。”长顺集团公共关系部总监刘运运告诉记者,新设备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还满足了客户的多元化需求,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市场份额和竞争力。下一步,长顺集团将积极拥抱数字化技术,不断探索AI技术和化工材料研发的深度融合,加速打造化工新材料产业新高地。
“目前在设备更新方面的政策体系非常完善和全面,覆盖了设备奖补和贷款贴息,奖补力度也非常大。”刘运运说,设备更新带来的“甜头”,让长顺集团对政策在“真金白银”方面的支持更加期待。他们期望市工信局及相关部门能组织更多不同层次的政银企对接会,帮助企业详细解读政策,提振实体企业加强设备更新的信心和动力。同时,银行能提供更全面、灵活的金融解决方案,助力实体企业“轻装上阵”,实现政银企合作共赢。
注入金融“活水”
激活经济“毛细血管”
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毛细血管”,在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扩大就业、缩小收入差距、促进市场竞争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张家港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一员,近年来高度重视企业的梯度培养。目前,张家港已拥有近1200家各类“专精特新”企业,这些企业共同营造了浓厚的“专精特新”氛围,使张家港成为金融机构开展普惠科技金融服务时争相“拥抱”的新城市。
针对科创企业的独特需求,近年来,中国银行张家港分行推出了“SIP模式”“专精特新信用贷”“知惠贷”等一系列专项金融产品,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我行坚持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不断加大中小企业服务力度,提升企业金融获得感,强化完善敢贷愿贷机制,提升能贷会贷能力。”中国银行张家港分行行长助理吴溯尧表示,截至目前,中国银行张家港分行已为近200家“专精特新”企业投放了超75亿元授信支持,有力推动了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
与此同时,像浙商银行、中银证券等其他金融机构也通过不断优化信贷结构、创新金融产品服务以及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等方式,积极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信用服务,覆盖了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让科技与金融实现“双向奔赴”。
政策精准“滴灌”
发挥政银企最强合力
10月22日,张家港市举办“和‘中’共计,向‘新’而行”张家港“专精特新”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金融服务对接活动,围绕全市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和“专精特新”企业资金需求,从企业申报、金融服务等方面进行了详尽介绍和专业辅导,充分发挥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精准解决张家港市设备更新项目的融资需求。会场上,各家企业围绕自身需求,详细了解相关政策、服务等。
大规模设备更新是一项涉及广泛的系统工程。今年以来,市工信局高度重视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工作,先后牵头制定《关于支持工业企业增资扩产实施方案》《张家港市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等,聚焦供需两端,滚动摸排、动态掌握企业需求,形成并实时更新优势产品清单、设备需求清单、融资需求清单等3张清单,举办“益’企焕新”工业领域设备更新融资对接、政策宣传等活动10余场。
前三季度,市工信局已经推动83家企业的156个产品纳入《苏州市优势制造产品清单》,推动10个项目融资需求纳入国家第一批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再贷款范畴,同时,京东方华灿、骏马涤纶项目也被成功纳入国家技改城市试点项目库,为企业设备更新提供了有力支持。
“接下来,市工信局将继续抢抓工业领域设备更新的机遇期和窗口期,推动各类政策落地见效。”市工信局投资管理科科长秦莉萍介绍,为强化政策的精准“滴灌”,市工信局将继续摸排企业需求,紧盯市场开拓、设备选型、资金支持和技术引进等方面,滚动更新3张清单,并搭建好对接平台,分行业分领域举办设备供需对接和融资对接活动。同时,市工信局还将持续加大政策宣传和对上争取力度,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工业设备更新专项再贷款、制造业贷款贴息等各项惠企政策,确保政策落实落细,让政策红利更好地惠及企业,推动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来源:张家港日报 | 记者:张静芳 李思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