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雅湖观潮|持续领跑中西部,长沙县凭什么
郡县治,天下安。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区域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经济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12月6日,全国百强县最新榜单揭晓,根据中郡研究所发布的《第二十四届县域经济与县域发展监测评价报告》,长沙县位列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第5位,各项指数持续在中西部领跑。此外,长沙县还位列全国县域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百强县第4位,获评全国县域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A+优等级县市等。
长沙县,一个不沿海、不靠边的中部内陆县城,为何能屡屡在激烈的县域竞争中强势突围,并稳居百强县Top5,持续领跑中西部?今天,且听松雅君为你一一解读揭秘。
(一)
当下,县域经济正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潜力最大的基本盘。从头部的千亿县来看,截至2023年,中国千亿县总数达到59个,比上一年多5个,其中有10个GDP超过了2000亿元。
这些强县以全国1.2%的陆地总面积、4.5%的常驻人口,贡献了全国7.6%的GDP、10%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产值、10%左右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作为县域经济“GDP2000亿元”俱乐部的一员,长沙县的表现更是不俗。在最新公布的百强县榜单中,能再度稳居全国前五、中西部第一,长沙县首先凭借的是“四大硬核”:
一是综合实力。数据显示,2023年,长沙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100亿元,同比增长4.7%。今年前三季度,长沙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45.65亿元,同比增长6.0%。
二是先进制造业。长沙县能压过一众东部县市,多次跻身百强县榜单前列,制造业功不可没。三一、铁建重工、山河智能等全球工程机械50强企业齐聚于此,其工程机械产业入选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数控磨床产业集群入选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以大众新能源、广汽埃安等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整车项目,以索恩格、大陆集团、博世等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链核心项目,让长沙县拥有了实力强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三是科技创新。今年前三季度,长沙县拥有市级以上创新平台455家、有效高新技术企业达1263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233家;今年1-10月,全县技术合同成交额完成107.21亿元,同比增长18.47%,创新活力蓬勃释放。
四是重大项目。今年,长沙县长沙经开区共铺排重点项目331个,1-11月预计完成投资809.66亿元,投资完成率119.5%,新建项目151个,目前已全部开工,开工率达100%。万家丽高架桥北延线、长沙县人民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星沙院区)、永旺梦乐城长沙星沙店、8所学校等项目均顺利投用。
(二)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最新公布的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榜单,“居民收入增长率等级”成为其中重要的一项指标。
2022年,长沙县率先提出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区,聚焦《长沙县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区行动方案》七大行动、30项具体任务,牢牢地把“共同富裕”的担子扛到了肩上,一边发展经济“做大蛋糕”,一边“分好蛋糕”,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如今,此项工作的成效看得见:2023年,长沙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5万元,为中西部第一;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1.34:1,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社区)占比达78.7%。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各类要素更多向乡村流动,让农业农村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掉队、逐步赶上来。
而县域,无疑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对此,长沙县同样不遗余力,一方面,推进新型城镇化,提高县城人口集聚能力、产业承载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则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比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让乡村找到适合自己规划的“最优解”。如今的长沙县,和美乡村依山而建、枕水而居,与稻田、花海、茶园串联成景、相映成趣;“抱团”“飞地”等合作模式持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2023年,长沙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超1.5亿元,经营性收入超过4700万元。
工业强县——长沙县,在农业领域的成果也不容小觑。“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生态农业,推动县域绿色发展的“红利”持续释放。仅以茶产业为例,长沙县茶园面积超10万亩,位居湖南第一,2023年绿茶产业综合产值达48亿元。
(三)
长期以来,我国县域发展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可以用两个字来说,那就是“绿”和“穷”。于全国县域经济百强“第一方阵”——前十强而言,“绿”——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是更为激烈、着眼未来的比拼赛道。
提升发展的“含绿量”,坚持绿色低碳发展,让长沙县在本次榜单中,“县域绿色发展基本指数等级”为“A”,并成功跻身“全国县域现代化高质量发展A+优等级”第三位。
以制造业起家并声名鹊起的长沙县,绿色转型打头阵的当属制造业。今年9月,2024年度湖南省绿色制造名单发布,长沙县、长沙经开区共9家企业上榜省级绿色工厂。
通过不断加速产业结构绿色转型,星沙已累计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12家、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4家、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7项、国家级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5家、湖南省绿色工厂24家。
不仅如此,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长沙县在追求生态环境高颜值和经济发展高素质相得益彰的绿色发展赛道上,仍然在持续擦亮生态文明示范创建“金字招牌”,巩固“两山”创建成果。
“春风行动”“夏季攻势”“守护蓝天”“冬风清霾”......一系列专项行动,唱响生态环保的“四季歌”,在压实企业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的同时,优化了生态空间格局,为星沙经济高质量发展腾出了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