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长沙经开区招商引资如何“破局出圈”
星沙时报1月10日讯(记者 陈琪)招商引资是经济稳进提质的“强引擎”,是持续发展的“活力源”。今天的招商引资,就是明天的项目和产出,后天的经济增长点。2024年,长沙经开区以坚韧不拔的作风扎实推进“招商引提效年”行动,转变思路、优化机制、创新方式,奋力实施“一号工程”,打能力提升的“组合拳”,破解招商“新题型”,领跑发展“新赛程”,提前一个季度完成年度主要目标任务,全年新引进项目105个,签约金额约408亿元,其中重大产业项目53个;对非贸易预计完成52亿,同比增长200%,是全省唯一大幅增长且6月底就实现三位数增长的园区。
创新工作思路,实现量质齐升
早在2024年年初,长沙经开区就开始实施部门职能职责理顺及工作机制优化工作,统筹50%的力量投入到招商工作中,“大招商”工作格局全面展开。
建立工管委领导招商责任清单,班子成员人人肩上扛指标,做到“每周会见客商、每月外出招商”,带头对接重点企业、推进重点项目、解决重点难题。
组建5支招商小分队,根据“1(主导产业)+1(未来产业)+N(招引不限产业)”相对分工原则,精准开展招商工作,并深入研究产业链图谱,确保招商引资工作的全面性、针对性。小分队采用扁平化、准市场化、专业化以及规范化的运营思路,在保证原则的基础上,小分队拥有较高的决策权和谈判权。“好的项目往往都面临多地同台竞争,作为招商人员,就应该主动参与竞争,为客商展现园区经济发展的优势与决心。”长沙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吴照舒说,在竞争的过程中,只有在一线的小分队能够迅速决策,才能构筑出招商队伍的竞争力。
当前,资本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愈发凸显。以基金撬动招商,以园区承载产业,长沙经开区积极探索“招投联动”基金招商。组建远期规模200亿元的科创基金和重点产业专项基金,大力实施“满天星计划”,完善“以投带引”“以投代补”模式,发挥“四两拨千斤”作用。
“我负责招引的华秋电子这个半导体项目,计划总投资10亿元,在园区建设上市集团总部及研发中心。其中,东方私募、启富资本联合投入了4亿元,是典型的基金招商、招投联动项目。从得到信息到项目签约,只用了两周时间。”区经济合作局招商小分队负责人认为,招投联动让自己谈起项目来更加得心应手,项目落地周期得以进一步缩短。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湖南省首个QFLP落户园区,长沙信泓私募股权基金将引入不低于10亿元人民币等值外资资金,投向涵盖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科技、生物医药和半导体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打通了外商投资新渠道,将吸引更多国际资本和科创项目。
据统计,园区全年基金招商项目达24个,开创了新形势下的招商引资新模式。
园区坚持“平台思维”,依托科创平台、对外开放平台、公共服务平台等优势,夯实“总部+研发+制造+生态+子基金”的招引模式。全省唯一的中非经贸总部大厦成功揭牌,一期30余家对非企业及商协会组织顺利入驻;创鸿立德、广物优车等一批二手车出口外贸平台型项目落地,极大赋能园区整车企业。
同时,长沙经开区进一步完善“三比三拼”,实行比增量、比质量、比分量,拼效率、拼专业、拼服务的赛马机制;健全产业研判、信息跟踪、资源协调供给、谈判签约决策“四项机制”;完善目标任务、跟踪项目、在谈项目、过会项目、签约项目“五张清单”,助推招商引资量质齐升。
发挥产业优势,强化引擎积蓄势能
作为老牌园区,长沙经开区怎样充分发挥产业聚集优势,实现有机更新,为区域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园区在实践中给出答案——自立资源禀赋,突出“新”“旧”并重。
上汽大众是区域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龙头企业,与长沙经开区合作已超过11年,2024年6月13日,双方合作再次升级,全新朗逸发动机项目正式签约。上海大众动力总成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华表示,选择长沙经开区作为其全新朗逸发动机项目的落地点,正是看中了园区雄厚的产业基础和高效的服务体系。
一方面,园区围绕工程机械及先进轨道交通产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传统优势产业,推动产业延链强链、耦合升级,钠能时代、芯盛智能、朗逸发动机等项目加速入区;另一方面,推动新兴产业建链、补链,九号机器人、东吉龙航空、征祥医药等新质生产力项目成功签约。
据统计,2024年长沙经开区引进的属于园区五大优势产业的项目达到85个,占比达到81%,其中工程机械产业链项目18个,汽车产业链项目23个。
聚焦科创平台,长沙经开区成功引进西安交大钱学森产业创新中心、湖南前瞻技术研究院、大连理工超视觉感知研究院等研发平台,持续以科技创新“含金量”撬动产业发展“含新量”。
同时,坚持向存量要增量,把园区一切资源和资产视为招商资源,以攻坚姿态开展“亩均效益提档年”行动,麦格米特、维胜科技、蓝海智装等存量企业再投资项目不断落地,成功盘活闲置地块近1500亩、闲置厂房15栋,物业去化55万方。
区经济合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按照‘缺什么就补什么’原则,深入开展靶向招商,紧盯头部企业招大引强、紧盯关键环节招新引优、紧盯细分领域招专引特、紧盯稀缺要素招才引智,推动短链延伸、断链连通、弱链变强、强链加固。”
持续优化环境,提升招商引资竞争力
营商环境是招商引资的“强磁场”。围绕企业“安不安全、赚不赚钱、省不省心、方不方便”,长沙经开区着力打造营商环境4.0版,持续擦亮“在星沙,都最好”营商环境品牌。
“短短1个工作日就完成了所有审批程序,改造项目的高效审批得益于园区提供的全流程帮代办服务,我们只需要专心发展生产。”广汽埃安企业负责人对长沙经开区的行政审批效率给予高度评价。原来,广汽埃安长沙新能源工厂专家楼装修改造项目提交施工许可申请后,长沙经开区通过向上协调、靠前指导、极简审批等服务,指导企业快速完成施工图审查,并在1个工作日完成项目施工许可核发。
2024年,长沙经开区以“三带三抓两促进”为抓手,深耕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全年共解决企业问题诉求971个,解决率达98%。
同时,园区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坚决破除各类市场壁垒;积极实施信用监管和包容审慎监管,推行涉企检查备案制,落实涉企案件合规审查制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坚决维护各类企业家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整合、优化惠企政策,注重精准滴灌、系统集成,强化政策落地,扩大惠企政策“免申即享”范围;持续优化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供给,打造更加宜居宜业的品质星沙,让创业者低成本创业、高质量生活。
立足当下,展望未来。长沙经开区将以开放的姿态、务实的举措,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项目落地生根,推动招商引资工作新突破,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