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星沙甄选做优土特产,擦亮金招牌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琼萍 通讯员 曾科琳
2024年,长沙县连续18年获评最具幸福感城市(县级市),综合实力稳居全国百强县前五位,在全国工业百强县中位居第8位。这一系列成绩,彰显其在工业及多领域的蓬勃发展。
消费品工业是长沙县经济的重要部分,活力与优势独特。在消费品工业领域,长沙县以食品加工、包装印刷为核心,涉及医疗、服饰等多元行业,培育省级消费品工业“三品”标杆企业3家,打造远大、湘丰、童年记、小鸭仙等众多知名品牌。
1月17日,2025长沙市首届名优工业品供需对接会暨“共享计划”新春嘉年华将启幕。聚焦长沙县,“土特产” 品牌正强势崛起,星沙甄选为“土特产”出圈助力。嘉年华是展示契机,让我们一起探寻长沙县消费品工业发展背后的故事。
小茶叶托起大产业,“长沙绿茶”声名远扬
一片茶叶能带来什么?在长沙县金井镇,答案令人惊叹:一片茶叶催生了高达16亿元的综合年产值。
在金井镇湘丰村,“湖南老字号”湘丰茶业在传承基础上不断探索,找到了蓬勃发展的关键密码——科技创新。近年来,湘丰茶业全力投入科技创新领域,打造了世界首条全自动炒青绿茶生产线和绿茶精制、包装生产线,率先实现清洁化、自动化、规模化和信息化生产。同时,构建起茶叶生产全周期数据化管控平台,实现从茶园种植到茶叶加工全生产周期的数据化管控等。
科技创新为湘丰茶业注入了澎湃动力。如今,湘丰茶业集团产业布局已形成茶苗繁育、茶叶种植、加工、销售、茶叶旅游、茶文化传播、茶叶装备制造、茶产业园区运营等全链条产业。产品体系主要包括绿茶、红茶、黑茶等六大品类100余款茶叶,畅销全国100多个大中城市,更是远销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1200多万美元,还荣获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等殊荣。
金井镇政府工作人员罗国瑜介绍,金井镇凭借精细种植与精深加工,成功打响“湘丰”“金井”两大品牌。2018年,以金井镇绿茶为核心的“长沙绿茶”获评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目前,金井镇茶园面积稳定在3万亩以上,茶叶年产量达2.25万吨。
在“一县一特”政策引领下,长沙县在春华镇、路口镇、高桥镇、金井镇、开慧镇、福临镇、北山镇蜿延100公里的百里茶廊产业带上绽放出勃勃生机。通过持续深化集种植、加工、观光休闲、科普研学于一体的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2023年,长沙县加工干茶8.02万吨(包括县外订单茶园),茶及相关产业综合产值50亿元。
活动期间,长沙县各大品牌将携特色产品亮相嘉年华。湘丰茶业将带来绿茶、红茶、黑茶等多样茶叶,远大洁净的新风机与净化机也将参展。尊飨农业的小鸭仙酱板鸭酱香浓郁,童年记的炒货食品香脆可口,乐而思薯的红薯片酥脆香甜……这些产品将带来一场感官盛宴。
成立区域公用品牌,星沙甄选成功破局
清晨,一辆辆满载辣条的货车驶出位于长沙县黄兴镇的湖南省翻天娃食品有限公司工厂,将星沙小辣条送至全国年轻人手中。
“从精选原料严格品控,到提质改造生产车间,我们平均每天可以卖出60万包辣条,最新研发的香煎薄脆系列在市场上十分抢手。”翻天娃生产厂长苟孟相表示,借力“星沙甄选”区域公用品牌的加持,翻天娃加速驶向市场蓝海。这一成功范例,正是长沙县助力优质消费品出圈的生动缩影。
多年来,长沙县虽坐拥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大量特色农产品,但因农业品牌化和标准化建设程度相对较低,长期以来面临着“有品无牌”、社会认可度有限的窘境。
如何通过品牌科学打造,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长沙县将星沙甄选作为破局的关键举措,通过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实现系统谋划、区域协同,从而攥指成拳、形成合力,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9月底,星沙甄选应运而生,成为长沙县官方指定的区域公用品牌。自成立以来,星沙甄选点“土”成金,让星沙土特产“出山”,让特色消费品“出圈”。它已成为星沙本土产品最丰富、种类最齐全的销售平台,扶农助农销售金额超千万元,带动相关产业销售超亿元。目前,星沙甄选已与长沙县、桑植县、龙山县、西藏贡嘎县等地的200余家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合作,上架商品近1000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