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技艺绘出新活力 非遗湘绣织出新“丝路”
千年技艺绘出新活力
非遗湘绣织出新“丝路”
长沙县湘龙街道持续擦亮湖湘文化名片,成为全国非遗与文旅融合的标杆
◎星沙时报记者 邬振 通讯员 周靓
春风和煦、万物复苏,走进长沙县湘龙街道李艳刺绣艺术馆,绣娘们比往常更加忙碌。“今年的订单格外多,同比增长12%左右,能感觉到大家对湘绣的关注度明显提升。”艺术馆主理人昌妮介绍。
艺术馆主展厅内,情人节限定系列引发的抢购热潮余韵未消。湘绣相框嵌藏情侣照片,鬅毛针工艺首饰暗刻爱情密码,非遗夜灯镌绣比翼鸟纹样,十款融合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的文创产品摆上主陈列台。
深挖文化价值
巧手再“绘”新机遇
红丝线在指尖流转,银针在羊绒围巾上勾勒出爱侣姓名。“每针每线都承载着‘执子之手’的承诺,今年情人节年轻人更愿用非遗技艺传达心意。”新生代绣娘唐红展示着完成好的定制围巾,细如发丝的绣线在她手中似是拥有了无穷生命力。
“非遗年轻化转型带来消费新气象。”昌妮告诉记者,作为中国传统四大名绣之一,湘绣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和收藏爱好者,以李艳湘绣艺术馆为代表的一批工作室,注重创新设计,让高端湘绣生活化,大受市场欢迎。
“新的一年,我们将持续深耕以湘绣为元素,和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继续挖掘湘绣的艺术性,尝试新的艺术装置,提高湘绣的艺术和收藏价值。”昌妮介绍,她将继续以针为笔,以线为墨,勾勒出一幅幅湘绣作品,也绘就出自己的湘绣人生。
创新消费场景
跨界融入现代生活
“爱晚亭夜灯以长沙标志性景点爱晚亭为设计灵感,将湘绣技艺与实用美学完美结合。”近日,湘龙街道雅绣集湘绣艺术馆作为非遗湘绣代表,携湖湘韵味之作——爱晚亭夜灯惊艳亮相“非遗过大年,长沙最韵味”2025年长沙非遗走进香港推广交流活动暨“万名港人游长沙”活动,吸引众多市民前来观赏。
参与交流期间,雅绣集主理人蒲宇凤设计的文创湘绣爱晚亭非遗光影夜灯及“五福临门”笔筒作为长沙市官方指定外事礼品赠予香港方,成为见证两地文化交流的匠心之作。这两件融合传统技艺与现代美学的文创产品,不仅承载着千年楚汉文化的基因密码,更以创新表达架起了文化认同的桥梁。
“一根丝线,可以创造很多的可能性。”蒲宇凤从不觉得湘绣应该局限于传统之中,她身上有着湖南人独特的“吃得苦,霸得蛮”的闯劲与冲劲,坚信没有事情是一成不变的,“我有信心也有勇气让湘绣能够插上创新的羽翼,从而跨越千年,飞往下一个盛世。”
在湘龙街道湘绣城的雅绣集湘绣艺术馆内,融合不同消费场景的创新作品并不少见,轻便适合携带的刺绣伴手礼、刺绣装点的首饰盒、定制的卡通人像相框摆件、新中式屏风、团扇、围巾手帕……都是独特的湘绣作品。如今,这些产品正逐步走入大众生活,成为畅销的生活用品。
“湘绣要想打入大众市场,必须创新,融入年轻人的生活。”蒲宇凤深谙大众市场的重要性,创办了淘宝、京东店铺,收获大量关注,小夜灯、湘绣摆件、围巾等产品深受大众喜爱,好评如潮。
未来,湘龙街道将进一步深化“校企共建”模式,新增一批大师工作室,联合高校培养复合型非遗人才;加速“湘绣+科技”融合,探索AI虚拟、数字化营销等新技术应用,提升产品附加值。同时,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通过文化传承与产业创新的协同发展,持续擦亮湖湘文化名片,成为全国非遗与文旅融合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