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雅湖观潮|一场大会,见证长沙经开区的登“高”雄心

蛇年新春过后,各地聚焦“高质量发展”召开的大会不在少数,但昨天长沙经开区的这一场,绝对是独一份。

不一样在哪?松雅君的感受是,长沙经开区2025年高质量发展大会,不走过场、不耍虚招,专干实事、尽出实招、务求实效。

会场里,“总结回顾、表彰先进、凝聚共识、展望未来”都有,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长沙经开区把最新的政策体系、务实的行动方案、精准的涉企服务直接搬到现场,且当场以“真金白银”兑现惠企承诺,拿出真心实意表彰企业家。

短短一个半小时的会期,流程紧凑,效率极高,且干货满满,既是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心剂”,也是新一轮拼搏奋进的“冲锋号”。今天,透过这场大会,松雅君带你一起见证长沙经开区持续登“高”的雄心。

全园科创垒高台

年初以来,Deepseek震动了全球AI圈,宇树科技的机器人扭着秧歌火遍全网,《哪吒2》登上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第一名,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热议。

这些来自不同行业领域的顶尖高手,和去年开启国产3A游戏新纪元的《黑神话·悟空》一起风靡海内外,折射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所蕴藏的强大动能,也展示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信心和蓬勃势头。

而由此生发的是,全国各地基于新质生产力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较劲,释放出“你追我赶”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强劲信号。

这种紧迫感,在一开年的长沙经开区,也分外浓厚。

在这片47.17平方公里的发展沃土上,奋力开展“二次创业”,推动自身产业不断“发新芽”“长新枝”,跑赢高质量发展新赛程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

如此趋势,从此次园区高质量发展大会设置的奖项便可以窥见——8轮领奖,除了10个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先进单位,剩下的70个获奖的项目、企业,或聚焦战略新兴产业,或侧重传统产业向“新”提“质”,展现出注重研发创新、注重经济质效的鲜明导向。

松雅君注意到,这些获奖的项目、企业,拎出来个个能打,且“科创”含量十足,侧面反映出长沙经开区势不可挡的发展态势。

其中,10家年度新设研发机构先进单位,无一不是技术迭代革新的翘楚,也正是长沙经开区科技创新多元发展的“缩影”。

如博世电驱动系统(中国)产业化研发中心将建设车用电机研发测试中心、产业化基地大楼和推动博世产品产业化及制造技术模块化,为博世长沙及区域新能源汽车产业带来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机遇。

麦格米特全球研发中心在电力电子部件与系统的软件开发及测试方面达到全球领先水平,打造该公司华中地区最大测试实验室。

三一重卡全球研发中心拥有431人的研发团队,累计申请专利701项,研发中心研发的“三一新能源重卡”,2021至2024年3月国内累计市占率达15.8%,排名国内第一。

2024年,长沙经开区外商直接投资、外贸增长和对非经贸增长等多项指标均居全市第一;在商务部综合评价较上年大幅攀升16位,排名第31位,“五好”园区建设荣获2024年省政府表扬激励,迎来了近三年最好的发展时期。而其在打造科技创新高地方面更是动作频频、成果丰硕:

——引进钠能时代、朗逸发动机等53个科技创新含量高的重大产业项目,拥有广汽埃安、诺玛液压智能工厂、麦格米特等新投产项目37个;

——新引进三一科技城·中南大学产业创新平台、斯泰兰蒂斯中部研发中心、西安交大钱学森产业创新中心、上海技交所中南中心等17个重点科技创新平台;

——全年规工研发投入同比增长近20%,占营业收入比重超4.7%,占全市规工研发投入的1/4;全年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超30%;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846家,成为全省首个规工企业超400家的园区。

硬核举措建高地

如果说多轮表彰,是长沙经开区推进高质量发展“秀科创肌肉”“强发展信心”满满的仪式感,那么大会上发布的多项政策、服务举措,则以扎扎实实的行动,吹响了园区持续用力建设"三个高地”先行区的集结号。

一是量身定制、全面打造的“1+N”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

其中,主政策“1” ,《关于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着重解决园区发展的共性问题,重点从支持企业研发创新、未来产业发展、企业提质升级、高水平开放、绿色发展、金融服务制造业发展等六大方向发力。

以主政策中第一条,“支持企业研发创新”为例,分别针对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企业研发投入、科创平台建设、技术合同交易、科技创新生态优化等五个方面出台具体支持措施,涉及企业研发创新全流程、各环节。

面面俱到的同时,又有所侧重,突出了引导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导向。其中当属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这一条,支持力度最大,单个转化项目最高可以拿到500万元的奖励。

像这样的扎实举措,主政策中共有30条,而“N”所代表的细分专项政策,则是针对不同领域精准施策,聚焦细分领域的专项政策,首批推出生物制造与医疗器械、“百千万”人才工程、“满天星计划”、知识产权强链增效4大领域。

二是三项干货满满、务实管用的“行动计划”及未来发展实施方案。

松雅君发现,大会正式发布了长沙经开区先进制造业高地、科技创新高地、开放高地建设行动计划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实施方案。细读下来,聚焦“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接下来“干什么、怎么干”,目标很明确,节点很清晰,举措很实在——

——未来三年,园区将以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两主一特”产业为核心,实施集群发展、增量跃升、项目提速、创新提升、市场主体壮大、生态体系优化六大攻坚行动,力争到2027年形成2个千亿级、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推进建设先进制造业高地。

——未来三年,以科创平台引育跃升、创新主体倍增、成果转化突破、科创基金壮大、创新人才集聚为突破口,到2027年,力争上市公司达到10家、百亿级企业达到7家、亿元企业达到130家,新增各类科技研发机构200家,加快构建科技创新高地先行区。

——未来三年,围绕外资强基、外贸提质、外经出海、外包升级、外智集聚、自贸创新发力,构建“五外联动+自贸创新”工作新格局,新引进外资项目30个以上,引育对非经贸合作企业或商协会组织100家以上,服务外包执行额年均增长大于5%,总额达到7.5亿美元以上,争取3项案例在全国复制推广,构建“五外联动+自贸创新”工作新格局,奋力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

——未来产业培育发展上,长沙经开区将实施“八个一”未来产业发展行动,发展目标聚焦低空制造、人工智能+、具身机器人、先进材料、生物制造、新能源装备六大未来产业,力争到2030年新兴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打造“未来产业先行区和未来产业集聚地”。

二次创业攀高峰

松雅君在现场感受到,企业和项目负责人、园区管委会干部职工集聚一堂、携手奋进,以“二次创业”奋进姿态抢开局、拼经济、攀新高的氛围很浓、信心很强、劲头很足。

会上,长沙经开区以高质量发展之名向园区企业家们致敬,不仅送上了一系列科技创新、财政金融、人才支持、“满天星”计划等惠企举措“新年大礼包”,还表彰了一批优秀企业和项目代表,精准服务企业、真情服务园区诚意满满。

其中,用“真金白银”兑现园区惠企政策承诺。松雅君了解到,2024年,长沙经开区共兑现惠企资金17.28亿元,惠及企业995家,涵盖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生态文明建设、人才建设、金融帮扶等方面,实现了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环保等方面的大中小企业全覆盖,将钱都投到关键处、用在“刀刃上”。

同时,还公布了一批设身处地、细致周到的“我为企业+”系列服务活动。活动聚焦“三化”一流目标,围绕企业和项目全生命周期,以企业投资办事“安不安全、赚不赚钱、省不省心、方不方便”为根本宗旨,构建标准化、高效率、有温度的企业服务新生态。

据悉,活动计划2025全年开展100场以上,力争实现全年新注册市场主体4000家以上,新增规模工业企业50家,净增高新技术企业85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1000家,并推动1-2家企业挂牌上市。

“得益于产业政策持续发力、政府扶持力度不断增强,加上园区干部职工爱拼敢赢的开拓精神,2月下旬全新国际车型埃安UT将在长沙工厂下线。同时,长沙工厂还将面向海外,建设成为20万辆/年的全球领先生产基地。”会上,广汽埃安长沙分公司总经理叶剑华在现场发言中,对未来发展前景信心十足。

“比发展拼经济、比创新拼生态、比服务拼环境、比担当拼绩效”“四比四拼”竞赛宣言更是响彻会场。17个园区部门主要负责人精神抖擞、整装待发,以简洁有力、掷地有声的话语,作出服务企业、服务园区的郑重承诺。

松雅君观察到,大会在各领域参会企业中引发强烈共鸣,多家企业代表表示,长沙经开区的政策支持与创新生态必将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未来已来,重任在肩。一个高质量发展气势恢宏、波澜壮阔、如火如荼的长沙经开区,正向着“三个高地”先行区的新征程大步迈进!

【作者:】 【编辑:李桐丞】
星沙时报,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举报
关键词:
时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星沙时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