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雅湖观潮|且看星沙如何锻造发展“金”引擎

金融活,则经济活;金融稳,则经济稳。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22次提及“金融”,提及次数为近5年来之最,可谓含“金”量十足,释放出金融体系全面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

现场授信签约超300亿元,11家企业与金融机构签约.....3月20日,县区金融工作会议召开,松雅君在现场感受到,这一信号,已转化为赋能星沙实体经济、助推县区高质量发展的务实举措和生动实践。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金融血脉畅通,经济肌体才强劲有力,今天,和松雅君一起透过这场会议,看星沙如何锻造金融新引擎,以澎湃动能助推县区高质量发展。

作为国民经济的血脉,金融的稳定性与发展,直接关系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成效与可持续性。

若把实体产业,比作种满庄稼的稻田,那金融就是滋润各产业发展的水源,它能填满每一个产业发展所需缝隙。纵观全国乃至全球,那些站在第一梯队的城市,金融都很给力。

作为全国五强县、中西部第一县,星沙亦是如此——

助推产业升级向“新”。聚焦优势产业、未来产业、新兴产业,加大对智能制造、专精特新、绿色低碳等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以金融活力激荡新质生产力。

以制造业为例,2024年,县区制造业贷款额新增193.4亿元、同比增长29.6%,与之对应的是,当前,长沙经开区先进制造业比重已经超过95%。

滋养中小微企业成长。2024年,星沙企业的金融获得感满满。全年中小微企业贷款新增320亿元,金融超市信易贷平台撮合授信747亿元,居长沙市第一,精准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及时解其发展之渴。

激活乡村振兴动能。“粮食贷”“茶香贷”等乡村振兴特色金融产品依次上线;新增脱贫人口小额信贷1253万元。

释放消费市场活力。近几年,星沙积极探索数字普惠新模式,打造“星沙快贷”服务品牌,释放消费强劲动力,让消费市场进一步暖起来......

不难看出,在星沙,金融力量已经流淌至实体经济的“神经末梢”,成为县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

除了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星沙金融业过去一年的成绩同样可圈可点:全县金融业增加值达65.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2%(高出全市5个百分点),贷款增速处于中高速区间,且保持扩张状态,全年税收同比增长18.3%......

当前,星沙正处于“二次创业”关键期,要率先打造“三个高地”、争当全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头羊,进一步促进金融业与实体经济深度耦合、共荣共兴,是一个绕不开的课题。

逐步恢复的实体经济运行态势和市场信心预期,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县区全年金融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争做“有担当、有活力、有质量、有责任”的“四有”金融,让实体经济轻装上阵。

2024年,星沙实现6%的GDP增速、11.2%的贷款增速,均超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

从这两个数字可以看出,星沙作为省市发展的前沿阵地,一方面,县域高质量发展态势正劲,实体经济对金融支持的需求更加迫切,亟需金融进一步挺膺担当作为;

另一方面,作为各类政策洼地,一大批重大产业项目、载体平台正在这里落地生根,带动投资加速、消费回暖,也为金融业提供了广阔舞台和无限可能。

松雅君注意到,这次的县区金融工作会议,在总结成绩、分析形势的同时,更多的是聚焦接下来要怎么干,尤其是对于如何做优金融“五篇大文章”进行了周密部署、细致筹划。

接下来且让松雅君为县区金融工作会议透露的“星沙行动”划重点:

●明确今年总抓手和目标——实施金融高质量发展“千百十一”工程。

“千”:即全年各项贷款余额突破3000亿元,为民营企业新增贷款500亿元以上,新增民营企业贷款户数3000户以上,积极为发展壮大民营经济赋能;

“百”:即全年为四大国有平台展期、置换、融资贷款突破100亿元,积极为国企投融资改革赋能;

“十”:即联合银行业、保险业推出10个以上的创新金融产品,积极为金融创新发展赋能;

“一”:即围绕“358”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一个“1+5+1+N”的基金矩阵,即1个母基金(星城经开产业基金)、5类产业基金(智能制造基金、生物医药基金、科技创新基金、新一代信息技术基金、低空经济基金)、1个长沙县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和N个细分产业基金,探索设立并购基金和S基金,积极为招商引资提效年赋能。

●要求在做优“五篇文章”上彰显金融作为。

科技金融。全力提升科技金融辐射力,探索实施科技型企业“白名单”管理制度,完善融资增信措施和担保体系,开展企业科技创新再贷款需求征集,推广创新积分贷、知识产权质押贷、科技人才贷等金融产品。把握政策红利,引导科创型企业发行科创票据,支持“硬科技”企业做大做强。

普惠金融。争创全国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建立重点民营企业金融需求响应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快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组建及运营,提升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力度,推动消费领域信贷规模保持合理增长。

绿色金融。通过建立绿色企业(项目)库、探索推广“碳账户+”金融服务模式等举措,逐“绿”奋进。

养老金融。从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和养老产业金融三端发力,推动养老金融开局起势,托起幸福“夕阳红”。

数字金融。打造“数”智标杆,借助优势产业核心企业信用,发展供应链金融,助力产业补链、扩链、强链。

总结起来,这些举措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让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风险,助推高质量发展。

举措有了,如何实现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使得效益最大化?星沙在这方面同样不遗余力:

——持续完善政金企联动机制,形成融资需求库、企业白名单,加强资源整合互通;

——打造园区政府性金融帮扶平台,通过财政资金引导银行资金,放大杠杆效应,更好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积极举办“金融集市”银企对接会、大规模设备更新融资对接会等特色活动,精准润泽实体根基......

金融,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一直是各地激烈比拼的焦点。

事事勇争先的星沙,在发展县域金融上,一直有力、有招、有效——

全县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共有80家,是全省机构数量最多、细分行业覆盖面最广的县(市)。

存贷款余额双双破两千亿元,贷款余额超过全省5个地级市。

8家上市公司市值达767亿元,同比增长超20%。

率先全省组建科创基金和重点产业专项基金,远期总规模达200亿元,资本赋能加速......

当前,长沙正在打造“国家区域性金融中心”,星沙如何点亮最绚烂的那抹“金”彩?

大力培育上市企业。在资源培育、政府服务、募投导向、再融资、并购重组、产融结合、人才引进等方面借鉴先进经验等方面,着力打造资本市场“星沙板块”。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县域金融支持服务体系,以满足当下实体经济多元化、多类型的金融需求,更好推动县域金融从单一信贷供给向“产业赋能+社会治理”的综合生态升级。

筑牢风险防控“防火墙”。金融的本质逻辑无非三个词——信用、杠杆、风险。信用是基础,有信用才有透支,透支就会带来杠杆比,没有杠杆就谈不上金融,但过高的杠杆就会产生金融风险。不断提升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及金融组织的监管能力、风险预警与处置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上好县区干部“金融课”。作为资本青睐的热土,星沙要如何接住这“泼天的富贵”?提升各级干部金融工作能力是“必修课”,只有掌握好现代金融知识,用好用活金融“发动机”,才能掌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

号角吹响,使命在肩。

正值仲春时分,常听雨声淅沥。农谚有言:“春雨贵如油”。在松雅君看来,县区此时召开的金融工作会议,恰似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必将激荡星沙高质量发展一池春水。

让我们共同期待。

【作者:】 【编辑:王倩】
星沙时报,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举报
关键词:
时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星沙时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