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突袭 “大城管”硬核迎战

暴雨突袭

“大城管”硬核迎战

长沙县多部门闻“汛”而动,用速度回应风雨,用行动温暖城市

◎星沙时报记者 杨欣雨 刘梓嫣 刘萍 谭晓波

“全面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立即发布强对流强降雨天气预警”“暴雨预警信号升级为橙色!”……4月21日,突袭而来的一场强降雨打乱了城市节奏,也拉响了长沙县防汛的“作战警报”。

在星沙主城区,部分区域积水见涨,给排水系统、市容环境、交通出行带来明显压力。汛情就是命令,长沙县“大城管”体系迅速切换成“战斗模式”——从城市运行指挥中枢到街道一线,从初步排水到应急队伍,城管、应急、交通、执法等多部门闻“汛”而动,用速度回应风雨,用行动温暖城市。

图为市政工人打开雨水箅子促排。长沙县城管局供图

雨未至——

提前布防,未雨绸缪不松懈

雨未至,战鼓先擂。提前打通城市排水“经络”,是迎战暴雨的第一步。在汛期来临之前,长沙县就已经开始持续推进各项防汛备汛工作,全方位开展系统排查与整治。

早在4月以前,县城管局就持续开展了管网清淤疏浚,对排水管道、雨水篦子、检查井等排水设施进行日常清掏和集中清理,并对城区地下通道排水设施进行检查维修。

万家丽跨捞刀河北侧桥改造前。

长沙县提前着手解决易涝点“老大难”问题,整治后的万家丽跨捞刀河北侧桥下一改过往的坑洼不平、积水成灾,如今宽阔平坦,毫无积水。曾诗怡 摄


在湘龙路、北斗路、滨湖路等易积水区域,清淤工作提前完成,共疏通管道2公里,清淤量超200立方米。湘龙路-万家丽路口、滨湖路东三路口、黄兴大道-凉塘路口则进行了“急诊式”改造,新增或调整雨水口和排水管,提升了排水效率。与此同时,申湘路箱涵、杨家湾撇洪渠排水渠道沿线也完成了砍青除杂,作业面积约2000平方米。

“让每一口井、每一条沟都畅通无阻,是对每一个晴天的负责,也是对每一场雨的尊重。”县城管局市政设施维护中心负责人表示,汛期之前长沙县已统筹做好防汛设备检修和应急人员培训,确保4台皮卡式抢险车、1台拖挂车、2台潜水泵随时可用。

星城无人机航空应急救援队对长沙县所有病险水库及河流进行全覆盖巡查。长沙县应急管理局供图

此外,城区还提前布设了110个防汛视频监控点,犹如“千里眼”般紧盯易涝区域,实时掌握水情,把风险扼杀在源头。

除了日常维护,长沙县还从系统性工程上着手解决易涝点“老大难”问题。针对万家丽跨捞刀河北侧桥下排水瘫痪、空间杂乱等问题,县城管局积极推进清淤修沟、道路摊铺、人行道修复等作业,改造总面积约6000平方米。

与此同时,县城管局安排4支应急队伍、约100人常备待命,配备32台工程车辆全天候值守,打好这场“有备之仗”。

雨正急——

快速响应,多线协同应对

4月21日,暴雨来临前夕,长沙县北斗路等重点区域早已“严阵以待”——应急处置人员提前进场待命,雨水篦子全部打开畅通,值守人员彻夜不离岗。

长沙县交通运输局路口中队队员及时清理路面倒塌树木,确保道路通畅安全。长沙县交通运输局供图

不远处,交警人员现场指挥,及时疏导交通分流,多部门并肩作战,为城市排涝织密第一道防线。

“一处涝点,一套方案,一个责任人”长沙县城管局对城区10处易涝点实施“一点一策”台账管理,逐一明确责任人、处置流程和联动机制,确保每个环节有人盯、每处隐患有人管。

“城市在下雨,调度中心在作战。”长沙县应急系统实行24小时联合值守,联合水利、自资、城管、交通、气象、水文等部门集中办公,强化会商研判,精准预警,落实“631”机制,提前做好重点区域群众避险转移;并调度应急综合救援力量与无人机航空队伍,快速响应,第一时间处置突发险情。同时,县城管局市政设施维护中心会议室内也24小时灯火通明,城区防涝排渍指挥部指导督促城区各街道落实城市内涝防治工作,监测城区易涝点一线情况并及时响应。

长沙县应急综合救援大队协助镇街清理倒伏树木。长沙县应急管理局供图

城市之下,是奔跑的身影;风雨之中,是坚定的守护。县交通运输局组织“两客一危”、公交、普货运输企业提前评估停运安排,督促在建项目停工避险,并派出20人道路巡查抢修队,准备麻草袋1960个、砂石120吨等抢险物资,以备突发处置。

县行政执法局同步发力,黄兴、青山铺、路口等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出动执法队员在桥涵、低洼地段开展夜间巡查,及时清理倒伏树木、断枝与路障。

黄兴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合力将折断树枝拖离路面,消除道路隐患。长沙县行政执法局供图

雨已歇——

清障收尾,城市恢复步入正轨

暴雨退去,城市接力修复。随着雨势渐缓,全县迅速转入“雨后清障”阶段,推进路面清理、设施修复等后续工作。

图为园林绿化维护中心工作人员联合维护工人清理倒伏在路上的树木。长沙县城管局供图

特立路与东五路交会处附近,一棵大树被狂风刮倒,横卧在行车道上,造成通行受阻。接报后,县城管局园林绿化维护中心工作人员迅速赶赴现场,第一时间安排维护工人整理倒伏树木,并清除地面枝叶和淤泥,仅半小时恢复道路通畅。

此次暴雨中,园林绿化维护中心联动各镇街维护公司,共出动150余名园林工人、50余台设备,全力处理树木倒伏、断枝等问题。截至目前,全县428处树木受损点,已全部完成扫尾工作。

环卫工人在雨后清晨清扫街头巷尾的垃圾、淤泥和落叶。长沙县城管局供图

“哪怕只是一根断枝,我们也不放过。”市容环境卫生维护中心则出动2000余名环卫工人,在雨后间隙连夜清扫街头巷尾的垃圾、淤泥和落叶。每一辆环卫车驶过,都是城市恢复秩序的节奏点;每一名环卫工弯下的背影,都是城市最温柔的力量。

“清理的不只是街道,更是城市经历风雨后的褶皱。”这场暴雨,是对长沙县“大城管”体系的一次实战考验。

风雨来袭前,有备无患;风雨之中,反应迅速;风雨之后,恢复如常。这背后,是一张跨部门、多层级、高效协同的城市运行保障网,在默默撑起整座城市的安稳与秩序。

据悉,长沙县将持续健全“大城管”运行体系,推进雨污分流、排水系统改造等系统性工程,提升城市治理和应急管理综合能力,用“看得见”的行动守护“看不见”的安全,让每一次风雨,来时可预判、应对有方案、恢复有保障。

【作者:杨欣雨 刘梓嫣 刘萍 谭晓波】 【编辑:朱波】
星沙时报,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举报
关键词:
时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星沙时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