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制湘军”承包你的下饭综艺 | 爱拼会赢——星沙民营企业弄潮记⑪

“摄制湘军”承包你的下饭综艺

墨天视觉打造众多爆款IP,在影视(音视频)产业突飞猛进,今年营收预计可达1.4亿元

◎星沙时报记者 邬振 通讯员 周靓

在长沙县湘龙街道湘龙文创园内,有一家国内知名的“摄制湘军”。其参与拍摄制作的综艺节目几乎覆盖了近年所有热门类型:文化类的《非遗里的中国》、音乐类的《我是歌手》、情感观察类的《心动的信号》、户外真人秀《五十公里桃花坞》……

目前,企业拥有1000余台总价值超5000万元的专业设备和超300位专业摄影师,高峰期可同时推进11个项目并行拍摄。湘龙街道供图

从10余人的草根团队到年营收破亿的行业标杆,从单一摄制服务到覆盖总台央视、各大卫视以及腾讯、优酷、爱奇艺等主流视频平台的“爆款IP推手”……墨天(湖南)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墨天视觉),正以“创新技术”与“爆款基因”,在影视(音视频)产业赛道上跑出“加速度”。

创新突围

爆款IP的“隐形推手”

“当下,综艺市场的变化无处不在,尤其是从传统的‘真人秀’节目走向更具深度与思考的‘真人学’,全新趋势对拍摄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团队在拍摄过程中发挥创新思维。”墨天视觉总经理袁理介绍。

以《快乐再出发》为例,这档主打“老友记”概念的综艺,要求拍摄团队在自由随性的氛围中捕捉嘉宾的真实互动。面对挑战,团队采用轻量化设备与灵活跟拍策略,成功将“即兴感”转化为节目亮点,助力两季播放量破亿。

“而像《变形计》这样的经典IP,如何让‘旧瓶装新酒’,在‘有意思’的同时注重‘有意义’,更是一大难题。”袁理指出,“拍摄过程中,我们需要站在对方立场去设想镜头语言,品察拍摄对象最微妙的情绪触动。”

墨天视觉正以“创新技术”与“爆款基因”,在影视(音视频)产业赛道上跑出“加速度”。湘龙街道供图

经典IP的持续焕新,折射出墨天视觉对内容深度的把控能力,超100档节目的实战经验,更是让企业形成了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洞察,成为综艺爆款IP的“隐形推手”。

“爆款没有固定公式,但专业团队能大幅降低试错成本。”拥有18年从业经验的摄影团队负责人谢威介绍。目前,企业拥有1000余台总价值超5000万元的专业设备和超300位专业摄影师,高峰期可同时推进11个项目并行拍摄,是国内首支整建制的视觉团队。

政策护航

企业发展的“沃土甘霖”

一流的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最好的“梧桐树”和“吸金石”。在湘龙街道,优化营商环境不止于政策扶持与硬件升级,更体现在对企业切身需求的细致关怀中。

“我们目前有400多名员工,许多骨干来自全国各地,子女就近入学一直是个难题。”袁理坦言,墨天视觉快速发展的背后,是人才“引进来”与“留得住”的双重挑战。

从走访调研中了解到这一诉求后,湘龙街道迅速化身“服务专员”,梳理辖区学位资源,制定“一企一策”解决方案,成功帮助多名员工子女解决就近入学问题。

总台央视《城市风华录》拍摄现场。企业供图

“我们选择湘龙,扎根湘龙,看中的就是这里良好的营商环境。”袁理感慨,“有了好环境,我们一门心思谋发展,目前正全力以赴拍摄总台央视《城市风华录》《赢在AI+》、江苏卫视《音你而来2》、腾讯《五十公里桃花坞》等6个项目,同时还有15个项目已经完成签约,预计今年营业收入可达1.4亿元。”

从捞刀河畔出发,湘龙影视(音视频)产业正面向全国、放眼全球。“我们正积极构建影视(音视频)全产业链,促进文化产业与前沿科技产业双向赋能。”湘龙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下阶段,湘龙街道将以“科技+文化”“传统+创新”双轮驱动,充分挖掘产业文化链,承接马栏山溢出效应,打造文化消费新IP及消费场景,加快实现文化产业从“资源集聚”向“价值输出”转型升级,吸引消费者、投资人、创业者、就业人驻足湘龙、投资湘龙、发展湘龙。

【作者:邬振】 【编辑:朱波】
星沙时报,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举报
关键词:
时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星沙时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