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院多玩,“小院经济”蹚出乡村致富路

◎星沙时报记者 阮霖浩 通讯员 宋思思 王凤

露营基地秒变相亲现场、生态农庄能认领共享菜地、蔬菜大棚旁投喂大型鸵鸟……当下,“业态混搭”这股风潮正悄然兴起。近年来,长沙县安沙镇深度围绕“小院经济”,吸引不同业态跨界、叠加,创新打造“一院多玩”新消费场景,不仅让消费者“一站式”体验多种乐趣,更为和美乡村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安沙好院”联盟成立大会活动现场。阮霖浩 摄

4月24日,“安沙好院”联盟成立大会在安沙镇春润生态农场举行,辖区各成员单位负责人、院子主理人纷纷建言献策,强化小院联动形成合力,以联盟的力量共同向前,进一步释放发展动能,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春润生态农场。安沙镇供图

环境美丽小院添底气

“从刚来安沙创业时的忐忑,到今天成为‘安沙好院’联盟的一员,我越来越有信心让更多的游客留在安沙、乐在安沙。”大会上,来自鼎功桥村俞家小院的主理人俞晓燕开心地分享着自己的心得。

走进鼎功桥村石湾组,沥青路面干净整洁,清澈的水面微波粼粼,漫步在生态步道,宛如置身“梦里水乡”。

“我们村本来就是长沙市小微水体管护样板片区,再加上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点的建设,大家都说住在这里,比住在县城还舒服咧!”鼎功桥村党总支书记黄超介绍。

正是钟意于这里优美的环境、便捷的交通,从上海退休后来到安沙的俞晓燕,2024年租下了3栋闲置民房,亲手改造成自己的俞家小院,把“庭院”变为“景点”,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自落户安沙,俞家小院目前已经发展成一个集亲子研学、餐饮、纯手工绿色产品制作、共享菜地等于一体的综合型院子,城里的客人都喜欢在这品茶谈天,吃一口香气四溢的农家土菜,孩子们围着滑梯嬉戏玩耍,回城时还不忘带走一袋土鸡蛋。

盘活沉睡的乡村资源,鼎功桥村旧貌展新颜,俞家小院正是安沙镇创新发展“小院经济”的生动缩影。“开业首月就接待游客超1000人次,现在我是居家养老、工作创收两不误。”迎着春日的阳光,俞晓燕拎着菜篮子高兴地朝着菜园子方向,准备去收获属于她的“幸福满院”。

走吧·去野 河谷营地。阮霖浩 摄

一院能多玩,“院景”变“钱景”

“好热闹啊,露营基地居然还有相亲party!”刚走进黄桥村的走吧·去野河谷营地,游客张欣欣就忍不住掏出手机拍了起来。

原来,营地主理人龚利君与鼎功桥村腊味馆的张平联手打造的“桥见婚介所”火出了圈,每月在安沙不同的小院举办一场院子相亲party,让“小院+N”成为农文旅经济的新宠,每到周末,总是人气满满。

一个天幕,一把躺椅,一杯咖啡,三两好友围坐一起,吹吹晚风,仰望星空,感受乡野美好……昔日无人问津的农家小院,通过改造成为年轻人络绎不绝的“网红打卡地”。

像走吧·去野一样的“网红小院”在安沙越来越多,通过“安沙好院”联盟加持,吸引花卉、餐饮、农庄、露营、潮玩、非遗技艺等不同类型企业进驻,不断催生“小院+N”等多业态“混搭”,实现“一院多玩”新消费场景,解锁农文旅新的流量密码。

在和平村越丰生态农场200余亩的种植基地,除了能认领一块菜地,体验采摘的乐趣,还可以近距离投喂鸵鸟,与动物朋友们来个亲密接触;春润农场与篱柒园艺在团建活动上达成合作意向,环境宜人的小院里增设了“插花教学+窑烤面包制作”的团建课程……安沙镇通过“小院+N”的发展模式,进一步整合农耕体验、亲子互动、手工制作、文化创意等元素,覆盖家庭、情侣、年轻人、银发族等多圈层客群,让乡村成为城市客群的“诗与远方”。

安沙满“院”,“愿”满安沙。接下来,安沙镇将继续深度打造安沙“满”院生活计划,加快整合庭院资源、产品供应链,形成“认领一院、激活一链、带动一片”的乘数效应,持续激活和美乡村发展新动能。

【作者:阮霖浩】 【编辑:王倩】
星沙时报,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举报
关键词:
时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星沙时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