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全国劳动模范致敬 | 张帅坤:把中国盾构机越做越大
张帅坤:把中国盾构机越做越大
星沙时报4月30日讯(记者 欧亚琦)4月28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2426人受到表彰,包括1670名全国劳动模范和756名全国先进工作者。来自长沙经开区铁建重工一级研究员、正高级工程师张帅坤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在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
上天有神舟,入地有盾构。大国工匠张帅坤,奋进的“刀盘”永不停歇。短短几个字浓缩的,正是张帅坤在一线岗位上的稳扎稳打。
盾构机被称为“地下蛟龙”“钢铁巨龙”,十几年前,是国外品牌“满地钻”的时代。2008年,大学毕业后的张帅坤进入一家隧道施工企业,为了解盾构机的结构和运行原理,张帅坤主动请缨学做盾构机司机。这个岗位一天工作14个小时以上,整天见不到太阳,但他乐在其中,一有时间就跑到主控室外,“按图索骥”般熟悉设备,跟着维修师傅学习维保和故障处理,见缝插针研究盾构机图纸。
2010年,张帅坤接下研制国内首台复合式泥水平衡盾构机的任务,他带着团队从一张张图纸着手。那时,在办公室的角落里,张帅坤总放着一个行李箱,便于随时出发。“好的设计方案,不能只在实验室里研究,必须深入一线把握细节。”他说。
2013年,国产首台6米级复合式泥水平衡盾构机“行健号”成功下线。那一刻,张帅坤激动万分:“这只是起点,我们可以把中国盾构机做得更大。”此后,从“中原一号”“望京号”,到“深江1号”“京华号”,从8米级、10米级,到14米级、16米级,张帅坤和团队把盾构机越做越大。
前不久,在江苏南通,长江入海口北翼,开挖直径达16.64米的国产超大盾构机“江海号”,由北向南开启穿江潜行。为了成功“洞穿”长江,张帅坤带领团队量身定制“江海号”,这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江海号”长145米,总重约5000吨,不仅块头大,而且武力高,其刀盘可切削土石,主驱动配置的可伸缩功能,可以有效实现脱困,同时还搭载了智能化装备系统,在开挖作业中做到全域感知。
“在我们这一代的努力下,国产盾构机快速发展,实现从替代进口到走出国门。相信在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国产盾构机,在地下空间建设中贡献新质生产力。”张帅坤自信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