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供应足 发展动能强

◎星沙时报记者 杨源 通讯员 刘晨光 邓倩

5月15日,第四届国际机械工程展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在这场以“智造未来”为主题的工业盛会上,国网长沙县供电公司提前一周进驻场馆,对12个特装展厅开展用电负荷建模分析,定制“双回路供电+应急发电车”保电方案,确保展区灯光、数控机床等设备零闪动运行。这正是国网长沙县供电公司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生动缩影。

图为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在调试新能源电站。杨源 摄

作为工业强县、制造高地,长沙县产业发展动能强劲离不开电力保障。国网长沙县供电公司以精准服务、创新示范、管理提效“三力驱动”,在增供扩销实践中走出了一条具有地域特色的破局之路。从工业园区到充电站场,从电价核查到流程再造,一次次生动实践折射出电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探索。

精准赋能产业升级:从“用上电”到“用好能”的跨越

“供电公司不仅帮我们算清了经济账,更算好了绿色转型的发展账。”北汽福田设备部负责人望着屋顶的光伏板感慨。面对长沙经开区企业能效提升需求,长沙县供电公司组建“1+N”专属服务团队,以“电能替代+综合能源”组合拳破解企业痛点。在北汽福田油锅炉改造项目中,团队72小时内完成光伏+空气源热泵方案设计,实现年替代电量超800万千瓦时,用电量不降反增12%。

图为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在检修电力设备。

这种“一企一策”的精准服务模式正在全县铺开:为蓝思科技定制丰水期错峰生产方案,单月增产电量1941.93万千瓦时;替广汽埃安优化车间无功补偿装置,功率因数从0.85提升至0.95。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园区企业用电负荷增长率达9.8%,印证了“可靠供电+能效服务”的乘数效应。

创新示范引领变革:超充站打造绿色出行生态圈

“在这里充电比加油还快!”陶小姐在㮾梨超充站体验“一秒一公里”的极速补能后,成为新能源车的忠实拥趸。这座集“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液冷超充”于一体的示范站,月充电量较年初增长79.95%,其成功密码在于三重创新。一方面,得益于技术集成创新,600kW液冷超充桩搭配V2G技术,实现新能源汽车与电网双向互动;另一方面是场景融合创新,融合车辆检测、体验中心功能,打造新能源产业生态闭环;同时,还在于服务模式创新,五一小长假期间,县供电公司组建党员突击队,通过“充电桩热力图”引导车流,单日服务车辆峰值突破350台次。该站已成为长沙县新能源汽车发展布局的战略支点,带动周边充电网络电量同比增长20%,更吸引比亚迪、三一重工等企业洽谈储能合作,催生“充电+产业”的新业态。

管理提效筑牢根基:从“流程优化”到“生态重构”

“没想到缺材料也能办电,供电公司帮我们抢出20天工期!”长沙经开印务负责人展示着新投产的生产线。这得益于长沙县供电公司首创的“容缺受理+前置服务”机制:在经开印务项目中,技术人员顶着38℃高温完成现场勘查,设计团队连夜出图,通过“网上国网”APP实现30分钟线上办结,将常规15个工作日的流程压缩至7天。

管理创新带来连锁反应:电价核查专项行动追回损失58.38万元,督促32家企业规范用电;政企共担机制降低企业接电成本18%;反窃电行动挽回电量216万千瓦时。这些“刀刃向内”的改革,构建起“清亲”的电力营商环境,2025年县域企业扩产意愿指数同比提升23个百分点。

“增供扩销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而是用电力人的‘辛苦指数’换取经济发展的‘质量指数’。”该公司负责人表示,在长沙县高质量发展征程中,国网长沙县供电公司以“服务有精度、创新有深度、管理有力度”的实践,诠释了新时代县级供电企业的责任担当。当光伏板在厂房顶熠熠生辉,当超充桩为新能源车注入动能,当生产线因可靠供电而高速运转,这幅电力与产业共生共荣的画卷,正在星沙大地徐徐展开。

【作者:杨源】 【编辑:朱波】
星沙时报,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举报
关键词:
时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星沙时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