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机械齐上阵 长沙县科技“及时雨”浇灌盛夏绿意
烈日之下,长沙县全力战高温,用“科技+匠心”织牢城市绿网
花草树木在他们呵护下
生机盎然
◎星沙时报记者 杨欣雨 通讯员 邵昀珞
七月盛夏,热浪滚滚。然而在长沙县的大街小巷、公园绿地、道路两旁,依旧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烈日之下,一群园林工人坚守在一线,用汗水和智慧,为城市的每一寸绿地浇灌清凉,为市民筑牢“推窗见绿”的生态底色。
在这场高温“烤”验背后,长沙县城管局园林绿化中心提前谋划、科学部署,联合各园林物业维护公司开展抗旱保苗行动,以“人工+机械”的组合方式开展灌溉作业,为花草树木送去“及时雨”,守护城市绿意。
绿意如织
微喷技术细致入微
在望仙公园、长沙收费站月形山花园转角处等绿地,一排排新安装的微喷管笔直挺立,如同一个个静默的守护者。
据悉,长沙县今年来采用微喷管沿绿地铺设,小巧的喷头高约一米,喷出的水雾细腻如丝,呈圆珠状均匀辐射,如同一场轻柔的夏雨,把每一寸草地都温柔覆盖。
望仙公园内,上百个喷头正均匀作业。园林工人张海军蹲在地上,认真安装新设备。他已经在长沙从事园林工作20多年,对每一种植物的状态了如指掌。
“这个喷头看起来小,作用却大。我们得提前一步,把水送到植物‘嘴边’,它们才能扛得住这几天的高温。”张海军边调试边说,满身是汗却丝毫不懈怠。
滴水成线
微喷带“铺”出绿色生命线
除了公园绿地,在滨湖路、东升路、开元路等城市道路沿线,崭新的微喷带也在悄然发挥作用。今年来,湖南仁仁洁环境清洁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分公司在其物业维护范围内共铺设了超过1万米微喷带,宛如一条条滋养绿植的“生命线”。
这些微喷带与沿线消防栓相连,根据道路走向铺设开来。每米喷带设有约40个针眼状喷孔,朝两侧均匀喷水,浇灌覆盖范围达1至2米,为路边绿化带提供稳定水源。
“每次打开1至2小时,就能让土壤保持两天湿润,节省人工,也减少高温暴晒下的工作时长。”长沙县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样的灌溉方式,不仅效率高,还极大地减轻了园林工人的劳动强度。
智慧加码
高压水炮车“歇人不歇车”
除了微喷系统的升级,长沙县今年还引入了改造后的高压水炮车。这些“新式武器”安装了前后上下多个高压喷头,在行驶过程中可同步向两侧喷洒水雾,不仅覆盖面广,还更精准高效。
53岁的园林工人周万双已在这一行干了十几年,见证了绿化养护方式的不断升级。“以前我们得站在车后控制水枪,一趟下来汗水都湿透了,现在水炮车一开,‘人可以歇,车不停’,晚上还能绕城区一圈喷洒一遍,太方便了。”周万双脸上虽布满汗珠,却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据悉,为了应对持续的高温干旱,长沙县城管局园林绿化中心早在入夏前就做足了“功课”。如提前组织园林物业公司部署应急浇灌车,保障水源调配;摸排未接通水源的绿化带水管,协调供水单位及时接通;要求全面检修更新浇灌设备,确保水车、水泵等运行正常。
长沙县以高温为“考场”,用细致入微的“绣花功夫”,展现出城市园林管理的现代化与专业化。推窗见绿、移步皆景,正逐步从“愿景”变为“日常”。在星沙这片沃土上,绿色的种子已然萌芽,在一代代园林工人的守护下,蓬勃生长,绘就一幅幅城市绿色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