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塘新村看新景丨千万工程在黄兴⑨
斗塘新村看新景
长沙县黄兴镇斗塘新村践行“千万工程”理念,展现出产业兴旺、治理有效的现代气象
◎星沙时报记者 张鋆
漫步长沙县黄兴镇斗塘新村,一幅美丽乡村画卷徐徐展开——错落有致的农家院落掩映在绿树丛中,整洁宽敞的村道蜿蜒延伸,处处洋溢着诗意栖居的田园风情。这个践行“千万工程”理念的示范村,不仅先后荣获“省级美丽乡村”和“平安乡村”称号,更以一步一个脚印的建设成效,让村民的笑容更灿烂、日子更踏实、心里更亮堂。
党员带头突破拆迁难题
“2022年,我们村获评县级‘平安法治乡村’,在拆迁工作中,党员带头解决难题,整体推进要比预期更顺利!”谈起征拆工作,斗塘新村党总支书记胡治国充满自豪。
作为紧邻黄花机场的重点区域,斗塘新村正全力推进机场中轴城际快速干道南段、机场国际贸易港智慧物流一期、机场东扩水系恢复等6个重点项目,涉及征地2000余亩,拆迁任务艰巨而繁重。
为保障重点项目顺利实施,斗塘新村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屋场会、敲门行动等方式,深入群众宣讲政策、倾听诉求,积极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在依法依规推进征拆的同时,全力维护村民合法权益,确保工作平稳高效开展。值得一提的是,在此过程中,有3个小组受政策因素影响,拆迁资金分配陷入困境,相关款项在村级组账中搁置已逾两年。为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村党总支书记带头攻坚,组织党员连续数月入户走访,最终通过耐心疏导和政策创新,圆满完成了这3个小组的拆迁资金分配工作。
斗塘新村的实践表明,只要始终将群众的利益置于首位,再复杂的难题也能得到妥善解决。征地拆迁的“零钉子户”,不仅拆掉了隔阂、拆出了空间,更为斗塘新村的后续发展拆掉了束缚、拆出了信心。
产业振兴书写民生答卷
产业振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斗塘新村成功引进湘筑智能、众和包装、壕铭生态农业等龙头企业,改善了部分村民生活质量。其中,壕铭生态农业通过204亩特色种植,充分带动村民就业达56人,实现年人均收入达5万余元,勤劳智慧的斗塘新村人民生动诠释着“勤劳、诚信、健康、团结”的村训。
在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民生保障水平同步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完成35个村民小组自来水全覆盖工程。累计完成了道路设施建设超13.8公里,不断推进村域道路交通网完善。配套建设山塘35口、灌溉水渠8条、深水井1口,安装太阳能路灯286盏;通过专业保洁队伍与“周五全民大扫除”相结合的方式,助力村庄获评2021年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点,建成3个美丽宜居村庄示范片区。
民生兜底保障成效显著,斗塘新村精准落实96名残疾人、74名低保户、19名“三无”人员帮扶政策;累计开展高龄老人及特殊群体慰问235人次,发放慰问金15.9万元;通过产业帮扶资金分配机制,向12户低收入家庭发放扶持资金37.48万元,有效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
产业、设施、保障三线并进,今天的斗塘新村,既有持续生长的产业活力,也有稳稳托底的民生温度,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写下了扎实而温暖的注脚。
凝心聚力共绘和美斗塘
“老斗塘人讲历史,新斗塘人展未来……”斗塘新村的屋场前,老支书、老党员、非遗传承人正在讲述村庄变迁史和他们奋斗的故事,在追忆往昔、畅想未来中,共绘乡村振兴新蓝图。
近年来,斗塘新村深入践行“生态立村、生态兴村”的理念,精心打造“和美斗塘”。线下,村里新建一座集红色教育与休闲功能于一体的小游园;线上,依托小游园在人员密集区布设智慧 LED 大屏,实现信息发布、文化展示与群众互动的线上线下联动新格局。
面向未来,斗塘新村将进一步挖掘“和美斗塘”的精神内涵,深入梳理本村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把“和文化”与乡村振兴理念相融合,努力建设美丽宜居、文明共建、和谐善治、智慧便民、幸福共享的“五型示范村”,全面提升村民幸福指数,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乡村治理样板。
在“千万工程”的持续推动下,斗塘新村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实际的发展路径,通过重点项目的扎实推进,实现了民生改善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依托“和美斗塘”的创新打造,构建起“五型示范村”的发展新格局。如今的斗塘新村,展现出产业兴旺、治理有效的现代气象,未来,斗塘村民也将在这片热土上描绘出乡村振兴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