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长“小角色”展现基层“大作为”
◎星沙时报记者 阮霖浩 通讯员 朱玉文 聂芬
在长沙县安沙镇三合社区,提到胡海,很多人会不自觉扬起嘴角。“有困难,找胡海!”成了一些居民挂在嘴边的话。
从征地拆迁的“政策通”,到邻里之间的“和事佬”,再到默默服务的“勤务员”……胡海身兼多职,却始终步履不停。他不仅是三合社区毛家托组的组长、邻长,更是在社区治理最末梢的一股温暖与力量。
从征地拆迁到邻里调解,他冲在一线
近年来,随着安沙镇的快速发展,三合社区迎来重点项目土地征收,毛家托组一多半居民涉及搬迁。
征地拆迁历来是基层工作中最难啃的“硬骨头”,历史遗留问题多、群众心结复杂,推进缓慢几乎是常态。但胡海不信这个“常理”,他第一时间加入征拆专班,带头签协议、先拆自家房,用实际行动打消邻里顾虑。
面对心存犹豫的居民,他白天帮忙算经济账、长远账,晚上召集大家一起开会:讲政策、听诉求、解心结。那段时间,他成了组里最忙的人。电话响到深夜,微信步数日日破万。
征拆“战场”,他的小组,零上访、零纠纷。征拆之外,他也是社区矛盾纠纷的“灭火器”。
一次,辖区两户居民因宅基地边界争执不下,险些动手。胡海连夜查资料、请证人,第二天把双方拉到现场,对照图纸讲历史、谈感情,最终促成双方各退一步、握手言和。“只要把道理摆明、把人心拢齐,就没有解不开的结。”胡海笑着说。
从修路除草到帮代办,他干在前头
“路不好走,我来修;草长了,我来割。组里的事,就是我自己的事。”言语间,胡海拿起工具就准备出门张罗砍青的事。
初秋时节,组级道路杂草疯长,胡海主动扛起打草机,一干就是好几天。同时,他还发动社区党员、群众组成志愿服务队,每年清理道路超2000米。
“前不久,毛家托组的主干道因车辆频繁通行出现坑洞,胡海二话不说,自掏腰包买来砂石材料,带着工具和几位热心居民,花了一下午把路填平。”谈及胡海的义举,居民周五美竖起了大拇指。
周边谁家老人出门不便、谁家遇到急事难事,胡海心里都有一本清晰的“民情账”。电器坏了、水管漏了,只要一个电话,他就上门帮忙。平时代购药品、代买米油,更是家常便饭。
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却是居民心中的“大事”。一步步走、一件件做,胡海用最朴实的方式,当好毛家托组居民最可靠的“守护人”。
像胡海这样的“三长”,在安沙镇不是个例。他们带头示范,在政策宣讲、矛盾调解、产业发展中主动作为,用“跑腿服务”践行责任与担当,成了居民身边最可靠的“贴心人”。
安沙镇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不断深化片组邻“三长制”工作,形成了“党员干部带头干、‘三长’协同干、群众一起干”的生动局面,有效推动了基层治理走深走实。
如今,胡海依然每天穿梭在三合社区的乡间小路上。他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常年不变的承诺:“我做的都是小事,只要大家觉得日子更安心、更放心、更舒心,就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