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促技护银龄,破解养老护理人才瓶颈

星沙时报9月25日讯(记者 柳峥 通讯员 杨静)“唐奶奶,今天降温了,我给您换件厚毛衫,您抬抬胳膊……”9月25日,长沙县星工杯“星沙工匠”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暨2025年长沙市养老护理员行业职业技能竞赛长沙县选拔赛拉开帷幕。

竞赛现场。均为县民政局供图

当“银发浪潮”来袭时,养老护理员成了守护老年人晚年幸福的关键角色。在本次竞赛中,来自全县各养老服务机构的43名护理精英凭借“专业+温情”的双重考验,让大家看到这个职业的硬核实力与柔软内核,认识到每一个动作、每一句沟通都藏着“守护的学问”。

据了解,本次竞赛由长沙县总工会、长沙县民政局主办、湖南创兴淞果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承办,此前经过精心筹备,报名通道面向全县符合条件的养老护理一线职工开放,明确参赛者须为“累计从事养老护理相关工作满1年的在职职工”,经过资格审核,最终遴选43名选手入围决赛,竞赛以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高级工及以上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为依据,设置“理论考核+实操比拼”双重赛制,全方位检验选手专业素养。

选手们通过抽签决定参赛顺序。

开赛当日,实操竞赛现场气氛紧张热烈,三个平行赛道同步开启,参赛选手统一着装、精神饱满,迅速进入“竞技状态”,围绕生活照料、基础护理、康复服务三大核心模块展开激烈角逐。“陈叔叔,我帮您活动活动胳膊和腿,别担心,我会慢慢来。”选手们一边用亲切的话语与“老人”沟通,一边娴熟地完成操作。为模拟老人翻身时轻托腰背、动作轻柔,更换衣物时关注保暖细节,沟通时用温和语气耐心引导……这些日常工作中的“小心思”,成为赛场上最动人的亮点,也诠释出“匠心护银龄”的职业内涵。

记者注意到,来自长沙县高桥镇敬老院的参赛选手廖合林是现场唯一一位男性养老护理员,在传统认知里,养老护理似乎是女性的“专属领域”,但在现场,他用细腻的感知与操作证明了自己的专业护理能力。廖合林表示:“我今年23岁,从事养老护理工作已经3年,我认为这份职业无关性别,只想用实际行动诠释青春的意义。”如今,凭借体力优势与快速学习能力,他也成为了高桥镇敬老院护理团队里不可或缺的“男性力量”。

参赛选手廖合林进行实操环节。

此次竞赛的评委团同样含金量满满,来自湖南师范大学、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省妇幼保健院、中南大学湘雅护理学院等高校、医院的11位评委为赛事的公平、公正、公开保驾护航。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潘国庆担任实操二赛道主裁,他表示:“我们从操作流程规范性、时间控制精准度、安全防护意识、服务态度和亲和力等维度综合打分,确保评判有据可依、客观公正,真正选拔出‘技能过硬、素养全面’的行业标兵。”

为充分激发选手积极性,赛事设置了多层次、高激励性的奖励体系:个人奖项共10名,其中一等奖1名奖励10000元及证书,二等奖2名各奖励5000元及证书,三等奖3名各奖励3000元及证书,另设4名优胜奖颁发荣誉证书;竞赛第一名选手将由组委会按程序审核并授予“星沙工匠”荣誉称号,颁发奖章、奖牌与证书,在全县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的浓厚氛围。

随着当日实操竞赛圆满结束,9月26日将迎来理论考试环节,重点检验选手对养老护理专业知识的系统掌握,形成“理论筑基+技能实战”的闭环考核。竞赛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长沙县委、县政府始终致力于为职工搭建素质提升、成长成才平台,此次竞赛不仅是护理员切磋技艺的“竞技场”,更是推动行业提质升级的“催化剂”。

未来,长沙县将以竞赛为契机,进一步激发养老护理人员钻研业务、爱岗敬业的热情,推动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养老服务队伍,让银龄群体享受到更有温度、更有尊严的高品质养老服务,为全县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作者:柳峥】 【编辑:蒋亦子】
星沙时报,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举报
关键词:
时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星沙时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