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3万人赴约,送出26000碗福寿面!开慧这场活动火出圈→

万人同吃福寿面
开慧“村晚”火出圈
活动吸引超3万名游客和村民参与,带动文旅消费超270万元
星沙时报11月6日讯(记者 张庆)11月6日,2025年开慧镇冬季“村晚”暨开慧村第十一届母爱文化艺术节在开慧镇圆满举办。这场以“一首歌、一碗面、一场演出”为核心的文化盛宴,将红色基因传承与母爱文化弘扬深度融合,吸引超3万名游客和村民参与,带动文旅消费超270万元。据不完全统计,当日开慧镇送出超26000碗福寿面,既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更激活了乡村文旅发展新动能。

一碗福寿面,一曲红歌
万人共追思
当天上午11时,杨开慧故居前坪主会场与镇内13家餐馆分会场同步拉开“同吃福寿面”的温情序幕。
热气从大锅里升腾,在清冷的空气中袅袅盘旋。掌勺的师傅利落地捞面、浇汤,一碗碗承载着祝福的面条被端上桌,香气四溢。乡亲与游客围坐一堂,筷子挑起的是筋道面条,口中叙说的是家长里短。面暖情长,不仅是舌尖上的暖意,更是心与心之间的温度——传递着健康长寿的质朴祝福,凝结着邻里相亲的淳厚情谊,也寄托着对革命先辈的绵长追思。

午后,浸润在怀旧氛围中的初恋茶馆座无虚席。灯光渐暗,红色微短剧《板仓坚守》缓缓上演。“骄杨”形象跃然台上,她是坚贞的革命者,眉宇间是矢志不渝的信念;她亦是慈柔的母亲,眼眸里是对孩子无尽的牵挂。细腻的表演如涓涓细流,引发台下观众强烈共鸣,不少人悄悄擦拭眼角。
短剧落幕,余韵未了。《金花籽开红花》《霞姑归来》的熟悉旋律次第响起。手鼓的节奏铿锵敲响,合唱的歌声嘹亮迸发,一场“同唱一首歌”的红歌快闪将午后的气氛推向高潮。白发长者与青春少年同声相应,鼓点与歌声交织,爱国情怀在旋律中升腾、激荡,穿透茶馆的木窗,回荡在板仓的田野之间。

一场“村晚”,一片焰火
照亮振兴路
夜幕低垂,初恋大舞台的灯光渐次绽放,活动迎来最璀璨的华章。
女声二重唱《是妈妈是女儿》以温柔声线吟咏母爱深沉,仿佛月光下的低声絮语;舞蹈《一起向未来》跃动着青春的活力,《红棉在守望》则以柔美身姿演绎着传承与坚守;古筝与笛子的悠扬奏鸣,如山风涧流,引来掌声如潮。
最后,全场齐声高唱村歌《村民最听党的话》,歌声汇聚成河,质朴而昂扬,唱出了乡村崭新的精神风貌。近两小时的演出,台下掌声与喝彩此起彼伏,如浪涛般涌向舞台。
当压轴节目落下,一束束绚烂焰火骤然划破板仓的夜空。金色、红色的火花 层层绽放,将大地与天空映照得恍若白昼。现场观众纷纷举起手机,屏息记录这难忘瞬间。长达五分钟的掌声与欢呼,为这一日的精彩画上炽热而圆满的句号。

本次活动创新融合“红色教育+群众文化+文旅体验”,让红色精神可触可感,让文化种子落地生根,真正实现了“文化暖民心,活动促发展”的双向奔赴。
从引人入胜的“我在开慧有丘田”项目,到充满情怀的“初恋茶馆”,开慧镇正将深厚的红色底蕴,转化为乡村振兴的澎湃动能,在广袤的田野上书写着新时代的“田园牧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