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至名归!长沙县稳居中部百强县第一,硬核实力解码→
星沙时报11月7日讯(记者 李依露)11月6日,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连续发布《2025中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与《2025年西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两大重磅榜单。在这场涵盖中部六省、强县如林的激烈角逐中,长沙县凭借卓越的综合实力与发展质量,再度脱颖而出,稳居中部百强县榜首。

据悉,此次评价以“量质并重”为基本导向,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指引,其核心在于引导县域经济从追求“体量增长”转向“质量跃升”。评价体系设置的经济实力、发展潜力、智造能力、城镇活力、富裕合力五大维度,共同构建了一套全新的“高质量发展”标尺,最终形成“2025赛迪中部百强县”“2025赛迪西部百强县”榜单。
在如此全面、立体的评价体系中持续领跑,是长沙县始终坚持“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和“三个高地”先行区目标,创新实干、踔厉奋发的必然结果。

2024年,长沙县地区生产总值首次半年度突破千亿大关,全年同比增长6.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1%;新增规模工业企业73家,镇街规工产值破2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达5.5%。
2025年上半年,长沙县GDP增速达6.0%。在2025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报告中,长沙县稳居综合实力百强县第5,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第3、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第4、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第4、全国新型城市化质量百强县市第4。

作为经济发展的“压舱石”,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今年1—10月,省重点、市重点、县区重点建设项目投资完成率预计分别达80.1%、106.11%、105.8%。2025年县区新建项目179个已全部开工,开工率100%。
产业升级塑造竞争新优势,工程机械产业凭借全球最长臂架泵车、最大直径盾构机等硬核产品,在海外市场逆势突围,2024年累计出口额高达99.93亿元,同比增长47.7%。

新兴产业布局蹄疾步稳,通过建设国内首个全量感知多源融合低空智联网、发力建设民用无人机产业第一城、成立全省首个县级层面的低空经济科、组建全省首个县级无人机应急救援大队、开通22条无人机配送航线等举措,低空经济的春风开始真正吹入千家万户,发展潜力不可小觑。
创新融入长沙县高质量发展的血脉。截至目前全县已累计布局市级及以上创新平台406家,其中国家级12家,为创新基座提供了有力支撑。2024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提升至3.08%,高新技术企业总量增至134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1516家,构成了生机勃勃的创新群落。

绿色发展夯实幸福底色。截至6月30日,全县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0.1%。水环境质量持续领跑,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与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连续保持100%,切实守护了全县人民的生态福祉。
在“蓝天保卫战”中,长沙县通过创新建立国、省控站点“一站一领导”联系制度,强化秸秆禁烧与餐饮油烟管控;“碧水保卫战”则通过优化整合县控监测断面、完成浏阳河与捞刀河流域241个入河排污口的整治,确保了河清岸绿、碧水长流,做到用绿色发展托底民生幸福。
今年以来,长沙县坚持以增进民生福祉为核心,奋力推进“共同富裕先行区”建设,在密织社会保障网络、发展教育卫生事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扎实推进各项惠民举措落地见效,让全县人民真切感受到“在星沙 很幸福”。
1至9月,长沙县城镇新增就业1.64万人,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之比1.44,排名三县市第一。雅礼中学(东校区)、花园中学如期开学。“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改善,正不断转化为老百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温暖底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