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头条 | “村管家”开出“致富花”

“村管家”开出“致富花”

长沙县供销社推行“供销村管家”,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星沙时报记者 宋彬彬

“订10袋化肥,麻烦明天送来。”眼下正是春耕备播期间,长沙县北山镇新云村村民莫四海来到田里查看一番,便给村级供销社打去电话预订化肥。莫四海笑着说:“村里有了供销社,干啥都方便,农村发展越来越好了!”

在长沙县,越来越多的村民与莫四海一样,享受到长沙县创新“党支部+村级供销合作社”模式,推行“供销村管家”带来的便利。村里产业升级、销售不愁、服务提升、主播涌现、集体致富,都是他们最直观的感受。

兴农供销集市上,一摊位前围满了群众咨询了解。均为县供销社供图

村社共建,“画”出“同心圆”

去年,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助力乡村振兴,长沙县供销社大胆创新,按照公司制形式,依法依程序成立村级供销社,约定法人由支村两委成员担任,注册资金依据村实际情况认缴。

“各村资金来源基本分为三种。”长沙县供销社工作人员介绍,根据各村情况,大家可选择一是由县供销合作社兴社资产公司投资10万元至15万元入股,占股35%左右;二是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投资35万元至40万元入股,占股65%左右;三是村(社区)吸纳村内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主、种养大户、贤达能人等合作办社,由股东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村级供销社长啥样?能为村民提供哪些业务?记者带着疑问跟随莫四海走进了新云村供销合作社。在这里,琳琅满目的货物整齐摆放,不少村民正在挑选。村民张岁如说:“本地村民居家购物基本都来这里买,距离近,东西便宜质量又好。”

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现在的村供销社主要坚持“为农、务农、姓农”宗旨,广泛向社会提供农资代售、农技服务、快递代办、冷链仓储、社区团购、代耕代种、代管代收、代理保险、集市展销、直播带货、电信服务、家政服务等全方位、多领域业务,已实现“一站多能、一网多用、双向流通、综合服务”。

不仅如此,各村结合自身实际发展供销特色,村产业因此实现升级。北山镇新云村投资100多万元建设粮食烘干厂、大米加工厂,每年可烘干粮食150吨、加工大米120吨;北山镇福高村引入湖南渔米湘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攻克了澳洲小蓝龙本地育苗技术,建成了年育1000万尾的淡水龙虾养殖育苗基地;高桥镇白石源村供销社利用省农科院实验基地独特的地理优势,发展“农、文、旅”相结合的休闲旅游;春华镇九木村供销社流转土地80亩,引导阳雀湖辣椒产业发展,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图为星沙甄选门店。

外引内联,“挂”好“升级档”

建好村级供销社不难,如何引导其平稳健康发展,满足村民对农村供销社的高期盼才是长沙县探索的重点。对此,长沙县供销社选择通过搭建平台、引进优质资源、争取项目支持“三箭齐发”,实现良好发展。

一边,县供销社引进优质资源,组建了两家平台公司。与湖南国达供应链有限公司合作,组建长沙兴农供销服务有限公司,通过“兴农供销集市”帮助村供销社对外招商,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与长沙星沙时报传媒有限公司合作,组建湖南星沙甄选供销服务有限公司,将本地农副产品纳入“星沙甄选”销售。

另一边,与本地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引导长沙美丰农资连锁有限公司、长沙新三维农业综合服务有限公司、长沙天健农机专业合作社等社属企业与村供销社联合,创新开展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等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动供销合作企业旌日电商、神农金康等公司利用线上网络优势,带动村供销社开展农产品上行业务;与思山传媒公司合作,开展“山生万物”项目,在北山镇新云村、福高村拍摄视频和直播带货;与中国联通长沙县分公司合作组建“通讯合作社”,引导春华镇九木村、百熙村,路口镇花桥湾村,高桥镇白石源村,金井镇王梓园村等11个村供销社开展业务,102户村民发展为社员。

县供销社开展主播培训。

同时,争取项目支持。近年已引荐指导新云村、花桥湾村、九木村申报省市“示范基层社”建设项目,均得到了省市的大力支持与肯定。

在系列举措下,农产品销售不再是村民的烦心事。2023年3月以来,通过“星城农家菜”实现县域内农副产品定点收购、统一质检、统一包装,通过6个城区“供销鲜生”直营店、300余个社区团购群销售,共向8个村111户农户收购农家菜2.9万公斤,每户月均增收达1300余元。旌日电商、神农金康等供销企业带动村供销社开展农产品上行业务37次,实现电商销售本地乌梅、黄桃水果3900件,销售牛肉、羊肉4000多公斤。开展“兴农供销集市”4场次,推出优质农副产品共400多个品类,累计销售农产品150余万元。

供销社开展消费帮扶活动,帮助售卖农副产品。

村服务的提升,让农民种田更加省心省力。供销系统企业美丰农资、新三维、天健农机等与村供销社联合共开展“田保姆”服务田地2700亩,提供测土配方施肥3500亩,推进水稻镉超标治理4900亩,为解决农作物“疑难杂症”问题提供了新的“解题方式”。

村主播涌现,农民有了“新职业”。通过“山生万物”项目,长沙县成功培育村民主播及运营团队11个,直播带货90余万元。

培育人才,“管”出“致富路”

为做好“供销社+”这篇大文章,在乡村振兴中贡献更大的“供销力量”,经过头脑风暴讨论,长沙县供销社最终决定由支村两委集体推荐,报县社审核把关,在每个村任命一名村“供销管家”,具体开展“四管”。

一是“管”产业。对接县供销平台,结合村上实际,制定特色产业发展计划。

二是“管”销售。引入CSA(社区支持农业)的模式,由村“供销管家”组织农户签订“庭院经济”种植合同。

三是“管”服务。按照村级供销“八有”标准要求,完成12家村供销社硬件建设,拥有独立的运营场所、独立的核算体系,各站点不断拓展服务功能,提供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的综合服务,涵盖了代售、代办、代收等便民服务项目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等。

四是“管”增收。打破资源壁垒,畅通合作渠道,推荐村供销社与县域内供销系统企业、基层社以及兄弟县的供销企业和基层社进行业务交流、经验学习,增加村供销社拓展人脉、业务的机会。多方互利共惠,实现合作共赢,一方面,各供销系统企业、基层社以村供销社为合作媒介将服务触角延伸至“最后一公里”,实现“服务到户”需求;另一方面,村供销社能接收来自各方的业务“订单”,让村集体经济得到实实在在的收益。

有了管家的加持,如今,村集体经济随之迈开了“步子”。新云村供销社代销农资,开展大米加工、粮食烘干、农产品销售、新媒体运营等业务营收超过30万元;白石源村供销社承接乡村旅游业务、开展农副产品营收超30余万元;王梓园村供销社开展通信合作社、代销农资营收超20余万元;百熙村、春华山村、九木村分别通过乡村旅游和农产品销售、代销农资、辣椒种植等营收超10万元。新云村、花桥湾村、九木村近年申报了省市“示范基层社”建设项目,共争取省市供销专项补助资金33万元。

【作者:宋彬彬】 【编辑:王嫔】
星沙时报,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举报
关键词:
时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星沙时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