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的村庄 | 彭湘(生态文明作品)
◎彭湘
一座小镇,有了虎园,还有茶叶,那便是一种惬意。我想的是动如虎,静如茶。“In me the tiger sniffs the rose”,这是英国诗人西格里夫·萨松代表作《于我,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经典诗句,诗人余光中将这句话翻译为: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猛虎、蔷薇也可浑然一体,在苍莽深山中的那百兽之王,依然会驻足看柔弱而美丽的花朵启颜开放,再怎样的心坚如石,胸中依然有一份恬静蕴藏其中。此刻,在金井古镇,冬日暖阳下,我们似乎又找到一份安然。
自然界的精灵老虎,在金井这座小镇栖居十四年了,隔着玻璃墙,看到老虎的那一瞬间,我一下忘却它们生命中的天性。这便是让人惧怕的老虎?它们在冬日暖阳拂过的院子里散步,徐徐而行,目光如炬,黑色的瞳孔无比深邃。
“猛虎潜深山,长啸自生风。”这种情景在古老的森林自然境地才有的吧,但在金井镇湘丰村万籁俱寂时,可听到这种自然声。十四年前,八只老虎跋山涉水来到金井三珍虎园这片福地,栖息于此,艳阳高照的日子,老虎们雄踞在湘丰村(当时为脱甲村)山头,依山傍水,眺望远方,虽然是异乡,却如久违的故乡。虎园董事长朱豫刚是一位传奇人物,他16岁参军,18岁奔赴前线参加保卫南疆的战斗,所在的连队是军内闻名的“猛虎连”,这也是他最初与“虎”结缘的由来。在后来经历的一次战斗中,朱豫刚冒着生命危险,扛着战友遗体冲出炮火,硝烟滚滚的战场前线,他如猛虎一般。可在战斗中他身负重伤,只能从战场上撤了下来,但虎的血脉已经在他心里流淌。退伍回乡后,他当教师、做生意、办企业。曾经,从甘肃到长沙拖土豆,一整车土豆30吨,他一人从早上到中午全部卸完。凭着坚毅的信念和虎虎生威的热情,他打造出这个湖南最大的虎类饲养繁殖基地——三珍虎园。
从此,金井镇于产茶区之外又多了“三珍虎园”这张靓丽名片。岁月深处走过的路,被一层层欣悦所充溢。十年前,一个宁静而又不寻常的夜晚,在虎园工作人员精心培育下,第一只虎崽终于出生。刚出生的虎崽只比猫略大一点儿,分布有金色的细条纹,萌呆呆的眼神环顾周遭。小生命的诞生,在虎园,在村落,都是天降喜讯。十多年积累,繁殖到现在,虎园有两百多只老虎了,东北虎、白虎,世界上的珍稀动物,在这里安家落户。幸运之神一直眷顾着,虎园保持着近90%以上的幼虎成活率,近几年,还罕见地连续出生成活的四胞胎东北虎幼崽。谁不说俺家乡好,许多在外的年轻人,纷纷“回流”、回到家乡创业。朱豫刚说:“我来金井养虎、搞项目,就是想让这一方百姓富起来,如今,我的愿望实现了!”
冬日的虎园天空似乎特别蓝,阳光如烟,银杏叶在空中形成一抹耀眼的黄,还在地面铺下了一层金色。这里有清脆的草木虫鸣,近两百亩的虎园,山头绵延起伏,苍翠如洗,木叶声声,民宿林立。万物皆可入文,动静皆可成诗。漫步虎园丛林,有不同季节的许多果蔬,梨树、黄桃、杨梅、柚子、橘子、枇杷,各种植物俯仰生姿。身边是一群群迎面而来的老虎,让人似乎是现实之外的虚构世界和梦境。有兴致还可以抱一抱虎崽,感受一份小惊悚和喜悦,温顺的小虎崽不怕生,可以亲近。
金井,这个飘着茶香的小镇,是大地上人与万物和谐共居的家园样板,因为有老虎生命的跃动而蓬勃生姿。山头的老虎,群居或者独行,它们也许在看山包上的茶园,看那一片点缀在崇山峻岭间的碧绿生机盎然。“湘丰茶”闻名遐迩,湘丰茶业庄园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可以体验源远流长的茶文化,千年茶画手作,茶旅融合,漫步千年古茶园,遒劲的枝干,诉说这个村落的古朴绵长。在竹笠下,是挎着茶篓的采茶姑娘,指尖轻拨,一颦一笑,尽显茶乡人的烂漫和风姿。
“金井茶乡”之美誉由来已久,隋唐名将尉迟恭喜茶,于金井督造古寺,金井遂与唐茶结缘。金井河和金脱河的交汇处,屹立一座古茶运码头,“一座老街随日月,二河流水写春秋”,那时码头的繁忙似乎依稀可见。茶园围村而生,一片绿意,在百兽之王眼里延绵开来。老虎在漫步,在奔跑,它们的慢生活,与金井山水融合在一起,一起感受千年古井、九溪古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