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报国 书写家国担当
◎柳格彬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每时每刻都面临着巨大挑战。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洪流,我们怎样才能排除干扰,力争和平发展的宝贵环境?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唯有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个人层面,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青少年又该如何自处呢?最重要的,莫过于坚定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为国家为社会贡献微薄之力。正如艾青先生之言——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我爱这土地》)。
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掌握顺应时代的必备技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的经济模式早已从“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粗放型,过渡到了“清洁无尘、智能高效”的集约型,智能制造的背景下,劳动力多余,人口红利消失是大势所趋,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也将成为新常态。因此,是学生,必须从现在起,学好功课,努力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是已经步入社会的青年,唯有及时给自己充电,学习想要从事行业的尖端技术,才能不断为未来的美好生活添砖加瓦,保驾护航。
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从课本上学到的知识,从书籍媒介上获得的技能,如果只停留在理论阶段,始终是没有生命力的摆设,只有将它与实际相结合,积极地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我们的生活才能焕发出青春的光彩。比如,参与志愿服务,既了解了国情民情,增强了我们的社会责任感,也提升了我们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积极创新创业,既磨炼了自己的意志,提高了自己的胆识,也拓展了我们的工作视野和思维能力。
武汉工程大学机电工程学院2018级本科生张靖宇,带领20余人的团队,坚持不懈埋头钻研,终于攻克了微电子元器件在激光锡焊过程中,温度难以控制的痛点问题,斩获2024年“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一等奖。这就是我们青年学生的榜样。
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毛主席说过“青年人朝气蓬勃就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青少年是人生当中最具活力,最具可塑性的阶段,因此,我们要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坚决地向“佛系”“躺平”“摆烂”等这些颓废的思想说不,树立积极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传递“攻坚克难”“奋斗不息”“实干兴邦”的正能量,为未来的人生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亲爱的同学们,何其有幸,我们生活在物质丰盈蒸蒸日上的新时代,有足够的加持支撑着我们去改变、去创造。然则,坎坷和风险同在,机遇与挑战并行,我们唯有以时不我待的使命感,满怀激情地投入到学习工作中去,才能勇立时代潮头,交好书写家国担当的青春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