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奋斗者㉖】1年接诊4万人,“陀螺医生”转不停

2018-04-24 09:27:34 来源:  掌上星沙

  星沙时报全媒体4月23日讯(记者 陈妙琼)从星沙城区沿着S207一路向东,大约半个小时的车程,可直达长沙县春华镇卫生院。这座服务于春华全镇4.5万人的卫生院,2017年门诊服务人次刷新了全县基层医疗机构最高记录,每天门诊量近250人次,全年达89863人次。其中,儿科接待服务人次占了几乎一半份额。值得注意的是,这项数据中有很大一部分源自该院儿科名医杨百林。

(长沙县春华镇卫生院医师杨百林医术高、医德好,深受村民信赖。 彭家瑞摄)

  “看病就找杨百林”已成为春华镇村民的共识,这让杨百林的“综合门诊”日接诊量超百余人次,年接诊量近4万。通常情况下,这种现象只能在大医院的老专家诊室才能看到。一个基层医院的乡村医生,一个1977年出生的后辈医生,是如何做到的?近日,记者来到春华镇卫生院对此进行探访。

  每日接诊百余人

  记得住患者的名字

  当日13时30分,记者来到春华镇卫生院综合门诊。虽然此时离医院正常上班时间还有半个小时,但在走廊上,已有十多名患者在排队等候。望向杨百林的办公室,不到十平方米的空间里,挤满了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

  “小朋友有点发热,流鼻涕,扁桃体有些红肿,先做个血常规检查。”诊室内,杨百林正在给一个1岁半的小女孩做口腔检查,并向家长讲解病情。检查完后,杨百林摸了摸小朋友的头,夸了句“你真棒”,还递给她一颗糖。原本带着哭腔的小女孩,立马笑了起来。

  刚给小女孩看完病,马上又有一位患者坐了下来。“彭娭毑,您有一阵没来了,血压控制得怎样?哪里不舒服?”杨百林开口就叫出了患者名字,对病人既往病史、过敏史了如指掌。

  “杨医生就是记性好,每天看这么多病人,居然还能记得我们。”患者名叫彭爱华,今年62岁,跟她一起来看病的还有她的儿媳妇,“杨医生不仅看儿科在行,其他的病也都里手,我们一屋人都找他看病。”

  记者看到,整个下午,杨百林的诊室挤满了人。排队等候的患者告诉记者,为了不让他们白跑一趟,杨百林每天都提前上班,直到替当天所有的患者诊疗完才下班,有时甚至住在医院,以腾出更多时间给患者看病,“他的手机24小时开机,方便我们找他”。

  勤做笔记钻研医术

  为农村患者减轻负担

  “农民总是有病就扛,不敢来看病,我们乡村医生要为他们着想,为他们省钱。”下班后,杨百林接受了记者采访。杨百林介绍,来基层卫生院的患者一般都是看常见病,主要是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方面的毛病。

  为了快速对患者病情进行预估,让农民患者少做不必要的检查、少花些冤枉钱,杨百林不断学习,要求自己对农村常见病症有足够的了解,“通过望闻问切,就要基本知道个大概,尽量让农村患者少花钱做检查。”

  每次遇到不熟悉的病情,杨百林都会详细地记载下来,等到晚上下班后看书琢磨,有时候一看就看到晚上12时。他还加了很多上级医院专家教授的微信,有棘手的问题就及时向他们请教。

  少花钱,看好病,对患者来说是硬道理。如今,杨百林不仅成了春华当地的“妙手名医”,更是引得周边乡镇甚至来自浏阳的众多患者前来求医。

  记者手记

  家乡人的健康是他奋进的动力

  记者采访时,还未见到杨百林本人,走廊上候诊的患者就抓着记者,你一言我一语,争抢着述说杨百林的好。“他耐得烦,从不发脾气”“他负责任,一门心思都放在病人身上”,言语间都是对杨百林莫大的肯定。

  记者采访得知,杨百林大学毕业后,本有机会留在城市就业,后来的从业生涯中也有更好的机会,但他毅然回到家乡春华镇,选择了留在基层卫生院。这一坚持,就是19年。常年坚守一线的他,每个月最多休2天。

  谈及为什么能一直坚守奋斗在基层,他笑了笑说:“我是春华人,能一直为家乡人看病,就是奋斗的目标,也是我奋进的动力。”

作者 | 编辑 | 林毅 来源 | 掌上星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