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参与 共绘乡村善治新篇

星沙时报记者 杨源

暑期来临,长沙县福临镇境内崭新的柏油马路上,迎来送往的旅游大巴络绎不绝。游客们或参观陈树湘故居汲取奋进力量,或徒步影珠山森林步道……村庄容貌焕然一新,文旅融合生机勃勃,一幅和谐善治的乡村风貌在眼前徐徐展开。

近年来,福临镇创新推行村(社区)、社会工作者、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社会贤达共同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五+1”多维联动机制,组织倡导居民自我服务、自我治理,协同推进居民互助、社区治理,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共建共治共享基层社会治理服务体系,有效推动基层治理创新,构建了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坚持党员示范

凝聚基层治理“大合力”

“请大家有序排队,不要拥挤。”不久前,长沙县万步有约健步走活动在福临镇举行,现场,村(社区)代表和公益组织代表在现场担任志愿者,维护现场秩序。

福临镇党委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构建“五+1”多维联动运行体系,整合社会组织、单位、企业等社会资源60多家、志愿者1100余名,加强组织联建、信息联通、服务联办、问题联治,促进村(社区)干部、社工、志愿者、村民等多元主体积极互动,凝聚基层治理与服务强大合力。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此前,福临镇举办首届影珠山乡村公益节,“五+1”多维联动机制作用充分发挥,一天内招募了118名公益行动大使、60余名公益节志愿者,三天的公益集市、持续20多天的公益行动,共吸引40余家单位、2.5万人次参与,线上线下累计捐出善款30余万元。

福临镇党委在“五社联动”基础上,通过公开推选社会贤达,激活社会贤达资源、凝聚社会贤达智慧、汇集社会贤达正能量,促进社会贤达与“五社”高频联动,实现多方资源共同参与基层治理,形成了党建引领、多方参与的基层治理格局。

影珠山村共推选出7名社会贤达,主要是德高望重的老村干部和知名企业家等,为五社联动阵地建设和活动开展出谋划策、募集慈善资金、提供专业人才技术支撑。其中一位是当地知名的企业家,经营一家民营医院,每年医院都会到村上开展“老有医靠”慢性病义诊和免费送药活动,每年还分批组织全村70岁以上老人到医院免费体检,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对接群众需求

实现基层服务“零距离”

“社区工作者上门通知,体检项目齐全,还有早餐和后续指导,太贴心了!”近日,福临镇福临铺社区开展老年人及“三高”患者的免费健康体检活动,社区工作者上门服务,逐户发放体检通知单,详细讲解体检流程及注意事项,得到了居民们点赞。

福临镇组织村(社区)、社会工作者通过入户走访、座谈交流、发放问卷、召开村社区议事协商会等形式,下沉村居民家中搜集社情民意,让群众能在家门口享受更优质的服务。“通过这一过程,制定村社区资源清单、需求清单、服务清单,打通基层便民服务‘神经末梢’。”福临镇相关负责人介绍。

与此同时,该镇建立困难需求对接机制和帮扶机制,结合三张清单,确定帮扶措施和服务计划,对接社会慈善力量、社会组织力量、志愿服务力量、社会贤达力量等资源,采取“1+7+N”服务模式,针对性地开展各类服务,服务内容涉及扶贫帮困、居家养老、儿童成长、矛盾化解等多个领域。

群众诉求是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2024年以来,福临镇各村(社区)联合民政社工站、“树湘公益”等社会组织链接社会慈善资源20余家,发动志愿者220余人次,开展各类帮扶活动、公益行动40余场,累计帮扶困难家庭585户、服务群众1.5万余人次,有效破解镇村干部分身乏术的窘境,将社会治理服务触角延伸到基层最“末梢”。服务过程中打磨孵化出“温暖餐桌”爱心助餐、“老有医靠”慢性病义诊、留守妈妈“织女计划”和“零花钱”困境儿童帮扶计划等多个受欢迎、能落地、可推广的服务品牌。

突出示范先行

激发基层治理“新效能”

产业生机勃勃,村庄美丽整洁……随着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号角吹响,福临镇影珠山村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一幅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徐徐铺展开来。

近年来,该镇以影珠山村创建“长沙市‘做靓社区’创新民政民生实验点”为契机,先后投入140余万元在影珠山村建设“五+1”多维联动活动阵地和组级示范点议事活动阵地,打造“多维联动 幸福邻里”共享平台。建立并推行“民主议事五步法”(议题收集、协商共议、研究决议、统一执行、公开监督),大家的事大家议、大家定,以此调动村民参与基层治理的自觉性积极性。

“美丽宜居村庄建设要大家参与,成果要大家共享。”在影珠山村横清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片建设过程中,镇上形成初步方案后,就交由组上研究讨论,村民们多次组织协商共议,提出合理化建议17条,其中15条被采纳。同时,村民还对庭院美化、门前三包、菜地整理等方面统一规范、约法三章,真正实现了“遇事要商量、有事好商量、凡事多商量”。

据悉,影珠山村获评全省和谐社区示范单位,其组级治理模式形成了“四有五好两覆盖”经验(四有:活动有阵地、办事有规矩、困难有帮手、增收有门路;五好:一位好组长、一套好制度、一个好项目、一片好环境、一支好队伍;两覆盖:文明实践全覆盖、五零建设全覆盖),并在全镇推广实施,助推组级事务管理更规范化、民主化。

“群众满意”是检验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成效的试金石。福临镇将持续推动建立群众诉求精准收集、快速反应、高效办理、及时反馈、主动服务的为民服务工作机制,依托村社区、社会工作者、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加社会贤达多方力量,将更优更暖的服务送到群众家中,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者:杨源】 【编辑:王倩】
星沙时报,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举报
关键词:
时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星沙时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