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管控+动态监管,多措并举破解河道房屋治理难题
星沙时报5月26日讯(记者 彭娴 通讯员 金萍)长沙县果园镇沿河分布的老旧房屋,每逢汛期便面临被淹风险,居民不得不频繁转移物资、甚至临时撤离——这一困扰当地多年的安全问题迎来破解新进展。近日,长沙县自然资源局联合多部门对县人大代表提出的河道房屋治理建议作出回应,通过规划管控和动态监管等系统性措施,推动隐患治理与民生改善同步落地。
作为连续多年被提出的“老大难”问题,河道内房屋安全涉及国土规划、水利防汛、农村建设等多领域。长沙县以“三区三线”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在13个镇级规划中锚定村庄建设边界,划定村民集中建房区,利用留白用地预留弹性空间。
“既要守住安全底线,也要考虑群众实际需求。”县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县131个村庄规划正在更新,明确农民建房不超过3层、风貌符合乡村特色等刚性要求,同时严查城镇居民违规购地建房,从源头遏制新增隐患。对于现存危房,建立“保险+体检+巡查”三重保障:城乡房屋安全综合保险覆盖倒塌损失,属地镇街定期开展安全鉴定,极端天气加密巡查频次,确保C、D级危房“不住人、不经营”。
水利部门将进一步提高全县防洪保安能力,按计划逐步实施敢胜垸、果园垸、双江垸、红花垸等堤防达标建设项目。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对于影响堤防建设的河道内房屋,将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有序开展征拆搬迁工作,确保堤防建设顺利进行。
“从‘年年防汛’到‘长治久安’,需要政策力度更需民生温度。”长沙县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回应,将建立人大代表参与监督的常态化机制,让河道治理成果真正惠及百姓。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