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昌学兴家国 济拔育栋梁
编者按:2024年6月13日《中国教育报》10版“教育视窗”栏目刊发报道《昌学兴家国 济拔育栋梁》,介绍长沙县昌济中学以立德启智、健体尚美、和谐发展、争创一流为办学目标,向着“推进高质量教育、建设高品位学校,培养高素质学生”的品质县高愿景迈进。
昌学兴家国 济拔育栋梁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昌济中学打造品质县高的初步实践
文/袁铸
这是一所全体老师和学生一起参加军训和升旗仪式的学校;这是一所教师不带手机进课堂、学生不带手机进校园的学校;这是一所国家课程校本化、每一堂课都使用学案教学的学校,这更是一所每个学生都能上讲台,每个老师都能上舞台的学校……这就是长沙县昌济中学。
长沙县昌济中学创办于2021年,以著名伦理学家、教育家杨昌济先生名字命名,学校传承昌济先生“欲栽大木柱长天”之宏愿,秉承“让世界因我们更美好”的教育理念,确立以立德启智、健体尚美、和谐发展、争创一流为办学目标,教师倡导“三爱三正”,学生培养“三气三自”,师生实现“三同”,昌天地之正气,弘教育之本质,拔人生之成长,向着“推进高质量教育、建设高品位学校,培养高素质学生”的品质县高愿景迈进。
党建引领,作风建设彰显担当
昌,通“倡”,有倡导之意。作为首批实行“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学校,昌济中学立足实际,以作风建设为抓手,发首倡之声,担首倡之责,行首倡之为,让红色成为校园的鲜亮底色。
抓好示范,突出引领作用。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学校创建“党员示范班”,党员干部带头做自律实干的表率,要求教师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率先做到,以上率下,同时党员干部全面落实“三爱三正”标准,即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爱岗敬业,思想充满正能量、凡事能够正面思考、言行举止正心立己;形成了一支讲奉献、有担当、能干事、干实事的管理队伍。
注重育魂,点燃奋斗激情。人在一起叫聚会,心在一起叫团队。学校抓实三个层面管理,即以制管人(管行)、以情感人(聚心)、以文化人(育魂),目标以振其志,规范以正其行,服务以感其心,氛围以沫其神,让教师明白,一位教师一辈子平均只能教10届高三,值得珍惜;让教师感知,不努力,教学水平提升的速度就赶不上年龄的增长,让努力工作、靠实干立身、凭实绩出彩成为教师的不二选择,造就了一支团结和谐、想干事、肯钻研、把教育当作事业经营的教师团队。
压实责任,激发担当精神。学校以初心铸匠心,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一是教育目标责任到班,落实班级担当。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育人合力;二是学科教学责任到组,落实备课组担当。狠抓备课组团队建设,做到目标一致,步调统一,齐头并进;三是培优补困责任到人,落实个人担当,学生的磨尖治拐任务到人、绩效到人,形成了团结协作、上下同欲、扎实肯干、精耕细种、科学高效的良好局面。
开拓创新,课堂建设彰显品质
一节课有45分钟的时间,如何让课堂效率更加高效,是所有老师关心的话题。昌济中学开辟思路,用“学案”代替“教案”,以“互动学习”代替“讲授学习”,形成了以“四精三阶五环”为主要内容的“学主课堂”。
具体来说,教师备课落实“四精”要求,即精研教材,精编学案,精制课件,精选练习,教师课前精心准备;学生学习路线分解为“三阶”即自主学习、互动学习、应用学习;“五环”即自学生疑、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纠错点拨、归纳巩固。“四精”促进教师课前的主动钻研,三阶五环凸显学生的主动学习,课堂流程清晰,学生状态积极,你问我答,气氛融融,老师们编的学案集思广益,既按三阶五环规范编排,也是各具学科特色,有的严谨细致、有的图文并茂、有的还有温馨提示与标注……一篇篇精心设计的学案,不仅是教师教学的设计表,更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
教师是课堂教学中的主导者,针对青年教师居多的现状,学校多措并举,一是抓教师培训帮助成长,每年暑假组织教师集中开展主题研修,每学期开学前都专门开展师德培训和集体备课,帮助青年教师“一年站稳讲台,三年能打通关,五年初具特色”;二是抓师徒结对传承发展,建立制度规范师徒的责任与义务,让师傅乐教、徒弟好学,传承昌中精神与作风;三是抓“七一工程”提供平台,每学期召开一次青年教师成长座谈会、举办一次师德师风、育人典例宣讲会、组织一次“学主课堂”教研展示课,撰写一篇教学反思(心得);每学年举办一次解题大赛、组织一次讲题比武、开展一次“三笔一话”比赛;四是抓集体备课团队建设 ,每周至少有1次研讨活动,围绕学案编写和教学教法深入探讨,让教师“带着问题来,解决问题走”;五是抓示范引领激活动力,鼓励老师参加国家、省、市、县各级各类赛课和培训,数十名教师在各级各类赛课中取得突出成绩,受到国家和省市级各类表彰。学校年均5次承办县级及以上校际教育教学经验交流。
富养“三气”,立德树人彰显特色
“被子要叠规范一点”“厕所垃圾没有倒掉”……每当夜幕降临,学校各个班级准时开展夕会,每个班级分成6个小组,就当日学习、纪律、就餐、卫生、就寝五个方面的表现进行总结、讲评,表扬优秀,改进不足,极大增强了学生的自觉和自律。
“小夕会,大德育”,是昌济中学德育特色活动之一,学校建立和完善夕会制度,以规矩定方圆,成就大德之人。师生“三同”(师生同餐、教学同案、同军训升旗)推动共同成长,师生同餐让食堂成为生活课堂;教学同案让学生主观能动、学习成为行动自觉;每年全体教师与高一新生共同参与军训、每周全体师生共同参加升旗仪式成为教师身教胜言传的最好诠释。出台《昌济中学好学生标准》,学校以涵养学生“浩然之正气,奋发之锐气,文明之雅气”为目标,选取三个方面加以突破。一是扩充阅读量,文明其精神。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为重点,组织开展“211”读书活动,即每周开两节阅读课,每月写一篇读后感,每期精读一部名著;二是补齐表达力,优雅其气质。语文、英语早自习在操场激情朗读,唤醒一天的精气神;课前5分钟演讲,每堂课必须有学生单独回答的提问;学校和班级组织经典诵读竞赛、演讲比赛、讲故事竞赛、主持人大赛,多途径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三是增加运动量,野蛮其体魄。每生军训不少于15天;每天坚持跑操1800米;每年组织一次30公里的远足或拉练;每学年进行两次体质体能健康测试,并计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2023年冬,学校举行跑操比赛,32个班级展开激烈角逐,展示了学生团结协作、奋发向上、勇敢无畏的精神面貌。
在昌济中学,德育不再是德育处和班主任的独唱和对唱,而是全体教师的大合唱——校长是指挥,班主任、德育处是领唱,所有学生成长的相关人员共同参与,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将德育之歌唱得气势恢宏。
“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新时代新征程中,朝气蓬勃的昌济中学,如同飒飒少年,怀揣理想与希望,向阳生长,逐梦前行,为实现学校快速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