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黄花综保区“国考”再进位,居全省首位!
星沙时报11月18日讯(记者 李丹 通讯员 李丽君)近日,海关总署公布2023年度全国综合保税区发展绩效评估结果,长沙黄花综合保税区在全国150个综保区中脱颖而出,综合排名第44位,较上年度进8位;在中部排名第6位,较上年度前进9位;在全省排名第1位。这是长沙黄花综保区从2019年首次参评以来的第五次进位,五年实现五进位,累计进位22名。
长沙黄花综保区位于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核心区域,于2016年获批设立,规划面积1.36平方公里,是湖南省批复时间最晚、也是唯一的临空型综保区。2023年6月,海关总署正式批复园区全域验收,7月实现一二期整体封关运行。
从全国综合排名66位到44位,长沙黄花综保区靠什么?
靠定力,始终聚焦外贸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长沙黄花综合保税区坚持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不动摇,园区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今年1-9月,黄花综保区实现进出口额约351.98亿元,在全国海关特殊监管区排名第39名,在全国综保区排名第35名,在中部六省综保区中排名第4位。实现关税约20.3亿元,同比增长11.9%;新增AEO企业3家,累计5家;四上企业19家,其中研发投入破零4家;引进了南非BUFFALO、中通保税仓、芯超等37个项目;1-8月保税研发进出口值在全国综保区排名第14位,增幅排名第1位。
靠优势,始终聚焦平台功能发挥
依托口岸优势。协助开通湖南首条第五航权货运航线,实现了“一线连三国通四洲”,进一步畅通湖南与非洲、欧洲的航空货运通道,助力亚非欧经贸往来;实现非洲—长沙—乌兹别克斯坦的鲜花转口贸易破零。今年1-9月,长沙黄花国际机场货邮吞吐量14.7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4.6%;其中国际及地区货邮吞吐量5.2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21.1%。
借助综保区平台优势。今年2月,湖南鸿翼在长沙黄花综保区内开展该保税培训业务,依托综保区保税、免税等优惠政策,减少了至少13%的税费成本。同年5月,长沙瑞德首批80支猫肝微粒体空运出口德国,这意味着湖南首例保税研发产品的出口动物源性生物制品出口。至此,长沙黄花综保区在湖南省率先实现保税研发、保税维修、保税培训业态“三破零”。
靠创新,始终聚焦特色综保区建设
近年来,长在海关部门促进综保区高质量发展系列措施支持下,长沙黄花综保区落地保税研发基地初步成型。园区已落地吉因加、瑞德、华科生物等一批优质保税研发类项目10余个,率先全省出台保税研发业务监管方案和指标评估体系。
长沙瑞德体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为落户长沙黄花综保区并拿到了全省首张“保税研发账册”的企业,订购300多万元的进口实验设备,免除全部25%的加征关税。
靠服务,始终聚焦通关便利化提升
对企进园区卡口免费开放地磅称重功能,为企业每趟车节约近一百多元的物流成本;支持企业先行先试,与企业、长沙黄花机场海关等机构联动协调,让湖南首单,中通首批“1210保税备货”模式进口树熟榴莲顺利、迅速通关;陪同一优企业对接海关相关部门,开展“两票多车”“多票多车”保税物流业务;落地“跨境一锁”快速通关改革,长沙、深圳、香港三地海关深度协作,通过执法互助、信息互享,结合卫星定位互联网、卡口直连等技术,实现货物在口岸自动快速验放,有效降低企业通关物流成本,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该模式成为国务院自贸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简报刊发的案例,并入选人民网主办的“2023年优化营商环境案例”……一项项契合企业发展的通关便利化措施实行,助企腾飞。
未来,长沙黄花综保区还将根据企业需求和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智慧园区、通关便利化等相关功能,通过“无感”通关来提升企业“有感”便利。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长沙自贸临空区(长沙黄花综保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下一步,园区将紧密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主旋律,以高标准招商选资丰富“保税+”业态,以改革创新增添发展动能,以优质服务争创一流营商环境,不断提高产业的外向度、含金量和含新量,培育新质生产力,重点打造“保税研发+未来医学”为定位的特色型综保区,加快实现“综合排名进A类,挺进全国三十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