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雅湖国家湿地公园为候鸟撑起“保护伞”
◎星沙时报记者 王俊
湿地生态美,候鸟迁飞顺,百姓生活怡。近期,湖南省发布第4号总林长令《关于开展候鸟保护专项行动的令》,决定到2025年4月30日持续开展候鸟保护专项行动。而松雅湖国家湿地公园,作为湖南重要的候鸟迁徙通道和停歇地,通过持续深化系列举措,为候鸟撑起一把“保护伞”。
每次走进松雅湖国家湿地公园,都能被这里如画的风景所吸引。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保护候鸟,专业技术人员在环湖区域设置了4条鸟类监测样带,其中1条位于美丽的香岛区域。只要是开展监测作业,他们都会沿着样线缓缓前行,仔细观察两边的鸟儿,认真记录下鸟儿的种类、数量等信息。遇到一时无法辨认鸟种,则拍照后回去详细检索或与鸟类专家确认,并且对于同一只鸟飞过去两次的情况,也不会重复记录。
这些样带如同候鸟的“观察哨”,为科研人员准确掌握候鸟的迁徙规律和栖息习性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定期对样带进行巡查和监测,我们能够清晰地知晓有哪些候鸟来到了这里、数量有多少以及它们的活动状态。”工作人员介绍,香岛凭借在松雅湖湿地的独特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吸引了众多珍稀候鸟前来栖息,这里的监测数据对于保护候鸟而言不可或缺。
“我们深知候鸟保护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对大自然的责任,更是为了给百姓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我们设置这些监测样带和采用科学的监测方法,就是为了更准确地了解候鸟的情况,以便采取更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松雅湖国家湿地公园负责生物保护工作的工作人员还指出,保护候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希望大家都能爱鸟护鸟,做候鸟保护的践行者。
记者了解到,为了给候鸟提供更完善的保护,松雅湖国家湿地公园作为管理方每年聘请专家学者对松雅湖湿地候鸟及其他动植物开展监测,由专家们根据鸟类的春迁、繁殖、秋迁和越冬四个时期进行每季度3次监测,最终形成《湖南松雅湖国家湿地公园动植物监测报告》,再因时因地采取调整策略,开展湿地生态环境修复工作,提升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多样性,让这里更加适宜候鸟居住;同时密切关注候鸟迁徙路线,鼓励市民游客在日常游园时对周围环境进行留意,遇到受困受伤的鸟类给予有效帮助;定期开展鸟类科普教育等活动,让松雅湖湿地不仅成为人人向往之处,也让候鸟能安心栖息于此。
据了解,不断完善和改进候鸟监测保护工作,是为候鸟打造更美栖息地的重要做法,让它们能够安全地迁徙、栖息。这不仅有助于保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也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美好,从而参与国家生态治理和可持续发展事业。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往常监测数据显示,在入秋后一至两个月左右,松雅湖国家湿地公园将迎来下半年首批候鸟到访,有兴趣的观鸟人士和市民游客都可前来欣赏这一难得的美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