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故事 | 熊艾迪:家风如细雨 润物细无声

熊艾迪

所谓家风就是一个家庭里父母或者长辈所倡导的某种生活习惯,并且能通过他们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形成的一个家庭的风气和道德氛围。能感受到一个家庭的和睦、尊老爱幼、诗书传家的美好家风,正所谓家风正则后代正,家风正则源头正,家风正则国家正。

我家的家风是什么,父母从未告诉我,也不曾念叨一句家训,也没有见到过一块刻上“勤俭持家”的牌匾。既然家风不以以上任何一种形式存在,莫不是我家竟无家风?一边疑惑,一边慢慢长大,才发现家风一刻不曾消散。

爷爷是一名工人,家庭条件在当时还算得上富裕,娭毑一位普通得农村妇女,不善言谈,不会讲一些大的道理,从她缝缝补补的衣裳让全家人学会了节俭。在那个生活在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身处偏僻的农村,常常是一件衣服缝缝补补不知穿过多少岁月。娭毑讲她小时候夏天穿的鞋子都是用稻谷编制的草鞋,那个农作物稀缺的年代稻谷编制的草鞋都是一种奢望,但没穿几天,就老化断裂,娭毑就会用干草拧成细小的绳编到断裂的地方,就这样缝缝补补,穿着草鞋过一个夏天。想起自己小时候,虽然生活日益充裕,父母对我们的要求却非常严格。例如要求吃饭时要吃得干干净净,碗里不剩一粒米。

记得有一次,七岁的妹妹到外婆家吃饭,吃过后刚放下碗,一看其他亲戚碗里干干净净,只有她自己碗里还有几粒米,她吓得赶快拿起碗把那几粒米扒到嘴里,又一低头,看见桌子上掉了几粒米,马上偷偷把米粒捡起,抹到嘴里。

在我印象中,从未见过我母亲与他人争吵,小时候的我调皮闹事,三天两头被老师请家长,母亲总是配上笑脸和满满歉意,尽管有些时候并非错全在我。她领着我回到家,让我抬头看墙,墙上是她亲自绣的十字绣,布上三个大字就是“和为贵”。我边看,她就开始她的教导。它像是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让我们在生活的波折中,始终保持着宽容与理解。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母爱如蚕是游子临行时密密缝制的衣衫,是那么厚重又平凡;我的母亲用自己的行动向我展现“孝”。去年,娭毑摔了一跤盆骨骨裂,再加上年纪大了,到现在还一直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一直都是母亲一个人在家照顾,虽然嘴巴上老是抱怨,但是从柜子里的瓶瓶罐罐的保健品、奶粉、还有房间里床上干干净净,娭毑老是念叨她有个好儿媳,她的行动也让我知道了“百善孝为先”更深层的含义。

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家风的延续亦是国风,国家如树,本根不摇则枝繁叶茂。传承家风,传的是五千年中华文明,承的是历久弥新的家国情怀。因此我坚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用传统美德自省自律,每个家庭都把优良家风世代传承,将这股正气在社会中传递、弘扬,我们的法治之树必将长青,文明之树必将长青,和谐之树必将长青,祖国这棵大树必将永远繁茂!

【作者:熊艾迪】 【编辑:彭柯】
星沙时报,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举报
关键词:
时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星沙时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