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青年下乡记·日记①|初见北山

编者按:日前,长沙县“星梦想,向未来”2024年“城市合伙人”超级实习生见面会暨岗前培训活动举行。来自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同济大学等47所高校、79个不同专业的119名实习生,正式开启在长沙县为期1个月的暑期社会实践生活。即日起,星沙时报推出“‘星’青年下乡记·日记”专栏,用文字和镜头记录“星”青年的收获和感悟。

初见北山

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2023级建筑学硕士生 刘永昌

2024年7月16日

车辆疾驰在笔直的中青路上,眼前尽是一派明晃耀眼的景象:正午的烈日灼烧着大地,燥热的风呼啸过绵延的山野,一片片澄澈透亮的荷塘倒映着碧蓝的天穹,一方方金色稻田点缀在这欣欣向荣的大地上。

北山,这个词总让我产生一种亲切感,或许是因为“北”带着故乡方向的指示性,又或许是因为“山”带着乡村的宁静和悠然。暑假期间,我有幸通过中南大学“星火计划”基层党政部门实习实践活动,成为一名“星”青年,以基层工作者的身份在北山镇度过这个夏天。

刘永昌镜头下的北山镇。均为刘永昌供图

当汽车经过持续的下坡,驰出由道路两旁参天大树撑出浓墨绿荫的乡道,对面草坪上赫然立着几个大字:森林小镇——北山镇欢迎您!

原来,北山镇的森林覆盖率达到了80%以上。我想象着在工作之余登临高山、俯瞰绿原,该是何等的生机盎然!镇团委的张书记向我介绍着这条镇上新修的公路,我们看着那如墨般透着乌黑色泽的沥青路面,不由得感慨道:“因为这条路,村民通行不再一身泥土,幸福感大幅提升,这是真正的民生工程!”

再经过水塘和草坪,便可看见屹立在一处平整高地上的北山镇人民政府,正对入口,左边是政务办公大楼,右边是一排整洁的服务设施。在张书记带领下,我来到北山镇村镇建设服务中心报到,没过一会,同事涂姐和曾哥便带着我进行外勤工作。

刘永昌巡查道路。

不同于来时的宽阔大道,村里的道路较为狭窄,路况复杂,涂姐却能驾轻就熟地驾驶着汽车在蜿蜒小路上穿行,曾哥则当起了人肉导航,一路指挥方向。我听着他们介绍北山的基本情况,了解了办公室日常工作内容,其中之一就是我们正在进行的巡路,即检查村镇道路状况,排除各类交通安全隐患。

来到一处水塘边上,曾哥喊停车,只见那是一处陡坡,路边杂草茂密,又紧挨着水边,车辆在这里下坡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政府便对镇域内所有这类临崖临水的路段都安装了安全护栏。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核查哪些地点还需增设护栏,以维护道路环境的安全。

只见曾哥一会从不同角度对现场情况进行拍照,一会冲回车里拿出纸笔对照地图进行记录,黝黑的额头上沁出了细密的汗珠,末了听见他说道“可以了”,我们方才上车前往下一处地点。

后来跟其他同事聊天时我才知道,曾哥上岗才一年,却对镇里几百条路了如指掌,哪些路段有隐患,他心里“一门清”,不久前的那场暴雨,他就一直冲锋在排查雨水冲毁路段的第一线。那时,我突然明白了对他的亲切感由何而来,一定是那张晒黑的脸上足以治愈人心的笑容。

工作中的刘永昌。

实习第一天的工作结束,我走出政府大楼,一抬头,看到了漫天如绮如绫般绚烂的晚霞,晚风习习,仍带着热意。那一刻我告诉自己,我也要像这盛夏的风,怀抱热忱,吹向群众,在北山的岗位上书写下青春独有的热烈。

【作者:刘永昌】 【编辑:王嫔】
星沙时报,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举报
关键词:
时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星沙时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