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青年下乡记·日记⑥|以实践为笔 绘家乡画卷
编者按:日前,长沙县“星梦想,向未来”2024年“城市合伙人”超级实习生见面会暨岗前培训活动举行。来自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同济大学等47所高校、79个不同专业的119名实习生,正式开启在长沙县为期1个月的暑期社会实践生活。星沙时报推出“‘星’青年下乡记·日记”专栏,用文字和镜头记录“星”青年的收获和感悟。
以实践为笔 绘家乡画卷
湖南工业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2023级本科生 常子丹
2024年7月22日
今天已经是来长沙县北山镇政府工作的第8天了,虽说仍有书卷气,但也染上几分泥土香。回顾上一周,从第一天来工作的茫然,到逐渐清晰地制定计划并付诸实践,每一步都凝聚着汗水和努力。
还记得来实习的第一天,在蒿塘南路的拐角,八个大字印入我的眼帘——“森林小镇 梅香北山”。就这样,我以一个全新的身份来到我的家乡,来到这片既熟悉又陌生的土地。那时我的心情是激动而忐忑的,激动的是我即将作为镇团委兼职副书记来为家乡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忐忑的是面对即将进入的实习岗位,心中十分迷茫:“我能做些什么?我能做得好吗?”
带着这份激动与忐忑,我开始了我的“新手期”。在团委工作的这一周,对我来说既新鲜又充满挑战,踏入自己未知的领域,收获了满满的“第一次”。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次写文字材料的时候,虽然我认真地参照了范文,试图让我的语句看上去能够“像模像样”,但由于业务不够熟练,我虽然能模仿其“形”,但总感觉缺少了范本里的那份专业与简洁。正是感受到了这份差距,我认真听取了丰哥给我的意见,认真学习修改后的稿件,沉淀自己的语句与笔法。虽然过程磕磕绊绊,但好在最终完成了这个任务。“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简单的文字撰写,看似平常,但其中需要的功夫与积累却一点也不少。
在这一周里,我看到的最多的就是忙碌奔波的身影,工作人员为处理群众关切的大小问题穿梭于办公室和基层一线,盛夏的田埂上、群众的家中、夜晚依旧明亮的办公室里,都见证着他们的坚持和奉献。几天前,我也参加了一个志愿宣讲活动,当我走进教室宣讲,看到小朋友那稚嫩的脸庞和认真听课的样子,看到被提问时他们表现出的生动表情和高举的小手时,我感受到他们对知识的渴望。每一个小小的知识点,都可能对他们未来生活起到很大的帮助。那一刻,我意识到这份工作的意义,“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好像一下就从书本中跳出来走到了我的面前,而我也收获到了满满的喜悦。
有人说,来乡镇工作总要有点价值,我亦在内心深处探寻着属于我的价值。都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实践这本“无字之书”就是我用来寻找和实现价值的钥匙。个人的力量或许对于偌大的北山而言并不大,但我付出的每一份努力都是对这片故土的深厚情谊。在这个实习岗位上度过的看似普普通通的每一天,那些沉淀的知识、进村入户踏过的路、孩子们的每一张笑脸,都是我个人成长的见证,更是我在北山实习这段独特旅程里,亲手绘制的精彩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