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最强县|昆山市:为城市“智理”按下加速键

红绿灯能“预判”车流量从而自动调整时长,市民办事动动手指就能“秒批秒办”,电梯能识别电瓶车入梯而自动“拒载”……这些可观可感的便利背后,都离不开一个看不见的“智能中枢”——数字‌昆山公共智慧底座‌。

这个全国县域首个数字化基础设施,正在让昆山城市治理悄然发生“智变”。

何为公共智慧底座?

它并非实体建筑,而是一套支撑城市数字化转型的“软基建”。

昆山敏锐地意识到,要实现数字化转型,必须践行共建共治共享理念,从底层架构“破题”,打造一座坚实的“数字地基”。为此,昆山以“一盘棋”思维建设‌公共智慧底座‌,突破区划、行业、部门界限,让数据充分汇聚、高效流动,建立起城市数字化共性基础。

公共智慧底座建成后,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整合政务、城市管理、数据资源等功能,形成了数据湖、CIM、人工智能等7大模块的一体多翼能力输出,成功打通全市70余个单位的数据交换通道,汇聚数据超260亿条。“以前,同一套城市地图,不同部门各自采购,可能会重复采购十几次。如今,底座一次采购就能供全市使用,既提高了效率又节省了成本。”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对公共智慧底座的集约建设深有感触。

“0.05秒的时间,相当于我们一眨眼的功夫,公共智慧底座的数据就已经被调用了4次。”市数据局党组成员、大数据中心主任朱淳告诉记者,截至去年11月底,公共智慧底座数据已经累计被调用超19亿次。这不仅体现了公共智慧底座强大的支撑能力,也充分反映出各部门对数字化转型的迫切需求和广泛应用。

何以“智”变赋能?

随着这座坚实而稳固的“数字地基”建成,在这片肥沃的数字土壤上,各具特色的数字化应用场景也乘“数”而上,竞相绽放。

“畅行昆山”智慧交通服务平台,可全量掌握每日62万辆进出昆车辆情况,实现“过境即预警、违法即闭环”;“一梯通管”智慧管理平台,为全市8710台电梯装上“智慧眼”,精准识别电瓶车、电池、燃气钢瓶入梯等不安全行为,为居民的每一次进出保驾护航;“牡丹停”平台动态管理全市21万个泊位,实时推荐最优停车路线,变停车“靠运气”为“靠数据”,日均订单量超25万单……

“一路社区禁停区的监控视频数据,加上一套精准的区域入侵算法,一个守护消防应急安全的‘生命通道违停监测系统’就可以迅速落地应用。”朱淳介绍,公共智慧底座就像一个“工具箱”,大家都能以此为基础“搞出点名堂”,轻松解锁一个个切口小、方法巧、效果灵的数字化应用场景‌。

从政务服务到社会治理,公共智慧底座为数字昆山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一系列数字化应用场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截至目前,公共智慧底座已赋能400多个“小巧灵”的数字化应用,聚焦社会治理的难点堵点和日益复杂的公众需求,让技术红利真正转化为民生温度。

何以数智昆山?

时序更替,昆山早已大跨步进入数字化的浪潮。今年春节期间,DeepSeek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AI热潮,而公共智慧底座早已为它的惊艳登场铺就了无缝衔接的“智能舞台”。凭借强大的算力支撑和坚实的数据基础,昆山在全省县域范围内率先完成了DeepSeek的本地化部署,推动政务工作模式向智能化、协同化、数据驱动化转变。

“模型上架公共智慧底座以来,各部门都在基于业务数据集探索开展专业模型训练,积极与我们对接试点应用。”朱淳告诉记者,未来,公共智慧底座还将进一步迭代升级,加速人工智能在政务领域的创新应用,打造更多“DeepSeek+场景应用”的“小巧灵”组件,推动政务服务“网上办”“掌上办”,业务场景“数字化”“智能化”,持续推进数智昆山建设向深向实发展。

从“数据孤岛”到“全域智能”,公共智慧底座让我们看到了昆山这座先锋之城建设数智城市的坚定决心与无限可能。昆山正以公共智慧底座为基石,不断解锁城市的智慧密码,以数字化高质量发展为昆山添智赋能。(来源:昆山日报 | 记者:杨新月

【作者:杨新月】 【编辑:朱波】
星沙时报,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举报
关键词:
时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星沙时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