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最强县|张家港市:畅通城市“脉络” 共守江河安澜

当前正值主汛期,张家港市已全面进入防汛实战状态。为有效应对洪涝风险,全市正加紧落实各项防汛准备工作,强化工程调度和应急保障,全力保障江河安澜、城市运行顺畅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强排泵站升级

精准调度稳水位

在走马塘江边枢纽泵站机房,大型水泵持续运转,将内河河水排向长江。长防处七干河所所长石伟龙介绍:“该泵站是保障‘澄锡虞高片’及‘望虞河引江济太西岸控制区’防洪排涝安全的关键工程,设计流量为80立方米/秒。当长江高潮位顶托、枢纽自排困难时,泵站的强排能力对于区域防汛至关重要。”自5月入汛以来,该泵站已累计试运行6台次,排水量达167.04万立方米,有效分担了枢纽排水压力。

科学调度水量是防汛工作的核心。在市水务局防指中心,电子大屏上实时显示干河水情、工情。沿江23座闸站、22座涵洞,内河48座闸站及圩区782座闸站,共同构成了一张实时调度网。市水务局党组成员、市防汛防旱指挥部办公室主任王鹏表示:“我们通过市、镇水利工程统筹调度、精准调度,保障干河水位安全可控。目前我市沿江泵站强排能力达395立方米/秒,在长江底水较高、自排困难时可以保障城市涝水的持续排江。”

管网攻坚疏涝点

力解城区内涝忧

在城区弯背塘区域,弯背塘二期工程建设已接近尾声。工作人员现场启动抽水泵站后,河道河水顺利外排。“该工程主要在南门路路口、金港大道路口、澳洋医院北侧等易涝点新建雨水管道,提升弯背塘河道整体排水能力。”市供排水管理处副处长黄海磊介绍,该工程投用后,将显著增强区域引调水能力和防洪排涝效果,兼顾生态效益,为周边居民提供安全保障。

防范城市内涝,既依靠工程设施,也离不开人员的响应能力。目前,城区相关单位已组建48支共912人的排涝队伍,配备大流量排水车、移动泵等设备100多台,随时待命。针对下穿通道、老旧小区、在建工地等易积水区域,应急力量也将提前部署,确保强降雨时能迅速巡查和应急强排。“为及时响应市民诉求,我市抽调水务、公安、城管、交运等部门人员组成工作专班,强降雨期间专门负责12345热线防汛工单的实时调度,协调力量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王鹏说。

构建应急体系

全域布控保平安

扎实的工程措施是防汛基础,覆盖全域、响应迅速的应急体系则是应对风险的关键防线。当前,张家港建立起一套层次分明的抢险力量体系:12支市镇水利工程专业抢险队、48支成员单位排涝队作为主力,344支区镇民兵队伍作为补充,并吸纳了4支社会志愿队伍共同参与,确保关键时刻队伍拉得出、顶得上。

此外,全市落实34处市级转移安置场所,可容纳4.4万人,配备12辆大巴车负责应急转运,各环节责任到人。“物资储备是应急响应的坚实后盾。”王鹏介绍,全市现有17个水利物资储备点和53个应急救援物资前置储备点,共储备应急抢险和救助物资近500个品类,包括防汛块石、土工布、木材、帐篷、照明设备等,抢险救灾时可及时调用、保障到位。

调度工程正常投用,整治工程加紧收尾,应急物资储备充足,人员队伍严阵以待。众多工作人员坚守在张家港防汛一线,认真落实各项防御措施。通过周密的工程部署、科学的调度指挥和扎实的应急准备,我市正积极构筑防汛防线,努力确保全市安全度汛。

【作者: 闵京】 【编辑:蒋亦子】
星沙时报,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举报
关键词:
时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星沙时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