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最强县|张家港市:用精细化服务书写民生发展“双优答卷”

社会治理是基层运转的基石,既关乎百姓的日常生活,也维系着区域的稳定发展。为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今年以来,张家港高新区(塘桥镇)以“新里巷”社会治理八大行动为突破口,用精细化服务贴近群众需求,以精准化防控护航企业发展,交出了一张兼具民生温度与发展活力的答卷。

公共空间焕新

老地方有了新温度

早上7时多,高新区(塘桥镇)滩里村“邻里微港湾”里便传出了欢声笑语。推门而入,更是一派热闹温馨的景象——活动室一侧,量血压、测血糖、理发等免费服务正有序开展;另一边,村民们积极参与爱心义卖、健身操等休闲活动,还能参与村组议事、反映诉求。“这里环境好、氛围好,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村里对我们的关怀。”滩里村村民吴雪明告诉记者,他和邻里街坊都是这里的常客。

“‘邻里微港湾’原本是村里的第二卫生室,为了更好地服务周边百姓,我们将这里进行改造升级,结合‘新塘有民星’行动,常态化举办居家养老、文娱教育、邻里议事等活动,每周三还会组织村干部前来收集民情民意,解决问题也更快了。”滩里村村委会副主任施宇辉介绍。

自“新里巷”社会治理八大行动开展以来,像这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民生空间”正不断涌现。各村(社区)纷纷盘活闲置资源,整合现有公共空间和活动设施,合理优化功能布局,已新增42个“新塘邻里家”多功能综合服务站点。同时依托“新塘有民星”行动,各村(社区)积极挖掘身边热心公益、有一技之长的贤能力量,带动群众共同参与社区活动,凝聚起基层治理的“新力量”。

老旧设备升级

小装置构筑大安全

在服务民生的同时,高新区(塘桥镇)也正通过社会治理服务企业发展。作为高端纺织产业聚集地,区镇纺织企业占比超60%。针对部分传统纺织企业设备老旧、安全防护缺失、从业人员应急防范能力不强等问题,区镇推出“安全护经纬”行动,通过推动纺织企业增加设备安全技术防范措施,设置高处作业生命线、设备安全联锁装置等,为纺织企业发展筑起“防护墙”。

走进江苏鹿港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只见全新改造的梳毛机正有序运转,与以往不同的是,机器外侧新增了一圈围挡,围挡内部设有与操作系统紧密联锁的光栅,一旦有人员靠近危险区域,设备便会立马停机并发出声光报警。

“我们的梳毛机设备外部存在较多运动部件,内部还有多个梳理辊,断电后仍需几分钟才能完全停止转动,存在安全隐患。区镇针对我们的设备和工艺流程量身定制了改造方案,共改造合毛机、梳毛机等设备近30台。”江苏鹿港科技有限公司安全总监陆晓波表示,安全生产抓牢了,企业的发展底气也更足了。

今年以来,高新区(塘桥镇)安全环保局联合行业专家深入企业生产一线“把脉问诊”,已累计指导26家企业完成384台老旧设备的改造提升,以安全“经纬”编织出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支撑。

智慧消防赋能

云守护织密“安全网”

在推动企业进行设备改造的同时,聚力安全生产数字化升级的“消防新视眼”行动也在推进。聚焦纺织企业、“厂中厂”等重点区域,区镇积极引导企业在生产车间、原材料堆放仓库等场所安装热成像仪、智能烟感等设备,并接入智慧消防平台,构建“风险实时监测、预警秒级推送、处置一键联动”的现代化防控体系。

在妙桥社区的智慧消防平台上,辖区企业坐标一目了然,系统24小时监测车间温度、烟感信息等,并显示实时画面。“过去消防巡查主要靠人力,引入智慧消防平台后,一旦企业发生火情,平台会立马打电话给企业负责人、社区安保员和应急消防站,处置时间较以往缩短了5~10分钟。”妙桥社区党总支副书记王科介绍,平台今年已成功预警5起火灾隐患,有效保障了企业财产安全。

智慧消防工作顺利推进的背后,是区镇创新建立的“保险+科技+服务”一体化模式。“为了提升企业的积极性,我们与保险公司联动,企业购买安全生产责任险即可免费获赠智慧消防设备及安装服务,大幅降低了安装成本,提升了企业接受度。”高新区(塘桥镇)安全环保局消防监管科副科长吕洪强表示,截至目前,区镇已为近200家企业安装600余套智慧消防设备,数据统一接入区镇消防监管平台,成功将风险管控前置,全域消防安全网络已然成型。

随着“新塘邻里家”“安全护经纬”“消防新视眼”“书记解民忧”等八大行动持续推进,高新区(塘桥镇)的社会治理工作正从“落地见效”向“提质增效”稳步迈进。未来,区镇将继续以“绣花功夫”深耕基层治理,让惠民护企的“幸福图景”愈发亮眼。

【作者:吴思晔】 【编辑:朱波】
星沙时报,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举报
关键词:
时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星沙时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