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少年·校园文学 | 长沙县中小学生6月征文活动优秀作品展示(初中组)⑧
大美松雅湖
长沙县实验中学中南学校 郭一乐
指导老师 王兰
春——
柳枝垂落成湖的睫毛,
晨露衔来南方的磷火,
在解冻的波纹里,
种下第一枚月牙形的涟漪,
新绿正从青铜器的纹路里苏醒。
夏——
蜻蜓的翅膀碎成蓝玻璃,
扎进深不可测的湖蓝,
睡莲张开紫色的舌苔,
丈量雨季涨潮的刻度,
游鱼啃食着云朵的倒影。
秋——
芦苇用银线缝补风的缺口,
雁阵在天空绕出斜线,
枯叶蝶从枝头,
飘向湖心的邮筒,
寄出琥珀色的秋日遗嘱。
冬——
寒水中仍有鱼儿嬉戏,
树影在雾中结出盐粒,
我们踩着年轮的唱片,
把时间凝成,
碎银般闪烁的薄霜。
爱在松雅湖
长沙县实验中学中南学校 黄心怡
指导老师:王兰
走进松雅湖,风会轻轻告诉你:这里的每一丝涟漪都藏着温柔,每一片沙滩都写满守护。
晨光里的守护者
清晨的风裹着鸟鸣与花香,掠过松雅湖的水面。阳光沙滩被金色的晨晖染成蜜糖色,细沙在指缝间沙沙流动,仿佛在诉说湖岸的故事。
就在这片明亮中,有片背阴的角落格外显眼——一位穿灰色背心的环卫员大叔正俯身工作。汗水早已浸透他的衣衫,却浇不灭他眼中的专注。手中的竹木棍看似笨重,在他手里却化作灵动的画笔:轻轻划过水面时,只带走漂浮的水草,连游鱼都未曾察觉扰动。哪怕只是残留一根细小的浮萍,他也会折返再清理一遍。
往来的游人渐渐注意到这位守护者:有人递上一瓶水,他直起腰,黝黑的脸上绽开质朴的笑,接过水却不急着喝,直到将眼前的湖面梳理得清清爽爽,才仰头灌下一大口,喉结滚动间,汗水顺着脖颈滑进背心里。
暮色中的守望者
夕阳给松雅湖镀上玫瑰色的边,阳光沙滩在路灯下化作金色舞台。小飞虫围着暖黄的光晕跳起圆圈舞,孩子们的笑声混着沙铲的轻响,编织成傍晚的歌谣。
沿着湖岸,一位身着制服的保安叔叔身影笔挺。他的衬衫永远扣到最上端,哪怕夏夜的风裹着燥热,也吹不乱他额前的碎发。他的目光时而掠过戏水的人群,时而扫过踏沙的孩童,眼神里的坚定如同湖畔的樟树——当有孩子跑向深水区,他三步并作两步上前提醒;当老人在石阶旁驻足,他立刻伸手搀扶。那抹藏在严肃表情下的温柔,比湖风更让人安心。
暮色渐浓,沙滩上的“聚光灯”依然明亮。这片被阳光与守护浸润的土地,连沙子都泛着温暖的光泽——不是单纯的金黄,而是无数细碎的感动在闪烁:是环卫员大叔竹棍划过水面的轻响,是保安叔叔鞋跟叩击石板的节奏,是陌生人递水时掌心的温度。
原来松雅湖的美,从不止于湖光山色。当晨光与暮色交替,当守护者的身影与游人的笑脸重叠,这里的每一寸光阴,都在诉说同一个字:爱。
星沙如画,你我共护
长沙市梨江中学 况文萱
指导老师:周洋帆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是王安石笔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诗意画卷。在星沙,每一株小草,每一朵小花,都在用力书写新时代星沙生态画卷。作为初中生的我们,每天背着书包,穿梭在大街小巷中,感受着家乡的变化、生态的和谐——松雅湖的白鹭越来越多,社区里的绿植愈发葱郁,但偶尔也会看到随手丢弃的垃圾、草坪中的脚印。我知道,守护这片美丽家园的接力棒,也该传到我们手中了!
还记得儿时,松雅湖还不是如今这般风景如画的模样。那时,它周边垃圾堆积,湖水浑浊,散发着阵阵异味。后来,政府下定决心整治松雅湖生态环境,制定相关政策进行保护,大量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清理湖底淤泥,治理周边污染源,还在湖边植树造林、修建小道。
如今的松雅湖,水域辽阔,湖水清澈见底,水草摇曳,鱼儿欢畅。清晨,晨练的人们沿着湖边步道慢跑,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傍晚,夕阳的余晖晕染在湖面上,波光粼粼,宛如一幅绝美的画卷。松雅湖不仅成为了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还吸引了众多珍稀鸟类栖息,成为了一座生态宝库。
星沙的生态之变,不仅是政策推行下环境的改善,更是每一个星沙人思想观念的转变。只有我们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只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每一片绿叶的舒展,每一朵花朵的绽放,每一只鸟儿的鸣叫,都是大自然对我们的馈赠。而这些场景无不印证:人类守护生态的每一份努力,都会在自然界引发美好的回响。
作为星沙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是生态环境的守护者。从日常生活中的垃圾分类、绿色出行,到积极参与环保志愿活动,我们的每一个小举动,都能汇聚成保护生态环境的强大力量。
让我们携手共进,以实际行动为大美星沙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这片土地永远保持绿水青山的美丽容颜,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乐章,在星沙大地奏响更加激昂的旋律!
俯身时,万物生
长沙市梨江中学 刘默翾
指导老师:周琼
松雅湖蜿蜒如带,水色却曾浸染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灰暗。我曾与伙伴们嬉戏岸边,常俯身去捞水里的蝌蚪,然而掌心摊开,水珠混浊滴落,掌中空空如也——那混沌浊流,已难容下鲜活的生命。那时我的幼小心灵,仿佛提前感知了自然被辜负的隐痛。
去年春末,我报名了一个“全民行动,守护星沙”的志愿行动。那日骄阳似火,我们散落在河滩各处。我俯身捡拾散落草丛间的塑料瓶罐,腰酸背痛之际,偶然在靠近水边的一丛芦苇旁,发现了一个半埋的矿泉水瓶。瓶中残余的液体里,竟晃动着几尾细小的蝌蚪,瓶身残余的水渍折射出小小彩虹。我屏息蹲下,小心翼翼拧开瓶盖,把瓶子微倾。清流携着微小的生命,如获大赦般滑入流动的河水。趋近僵硬的身躯也有了活力。那一刻,似乎有某种无声的谢意随涟漪荡开,在我心中悄然扎根。
从此,我成了周末河岸的常客。那个暑热蒸腾的傍晚,我望向河畔,晚霞的流金融化在河面,水纹荡漾起明澈的暖色。忽然发觉近岸水草丰美处,数尾小鱼正嬉戏穿梭,搅动起细碎银光,像星撒落人间,这崭新的生机在昔日的荒芜之上重燃。
我俯身时,常见一位白发老人也在不远处躬身忙碌,他是这河岸忠实的守护者。他皱纹里嵌着泥土,身影静默如岸边扎根的古柳,弯腰弓背的姿态里,竟沉淀着一种与大地无声对话的庄严。他静默的劳作,是大地之魂在人间最朴素而坚韧的投影。
那一刻,我仿佛窥见万物之间那根无形的纽带,清洁的细流与纯粹的呼吸,原来需要无数微小善念的汇聚来滋养。
当蝌蚪在洁净水流中终将蜕变成蛙,跃入青翠稻田;当守护者俯身时那与大地无言的盟誓,终将化为星沙血脉里不绝的绿意。我忽然懂得,所谓“大美”,并非悬于高处的风景,它就在我们俯身拾起垃圾的指间,在每一次对生灵的放生里悄然萌发。
美之巨厦,皆由无数微小的善念奠基而成。我们每一次俯身向大地,每一次伸手向生灵,都是为这座名为“星沙”的美丽殿堂虔诚添上一块砖石,当无数颗心开始以清洁为誓,世间生灵便能在我们手中重获呼吸。
星沙的清漪,原在你我指间流淌。愿浊流不再玷染那一泓澄碧,愿瓶中再无生灵困囿的喘息。每一次俯身,指尖轻触废弃的冰冷;每一次放生,水流托起微小的希冀——皆是悄然为故园,注入一丝鲜活的脉息。让无数微光在弓背的身影里汇聚,守护这方水土的澄澈与丰饶。接过自然的托付,让蛙鸣再起,让鱼尾点破晨露,让万千微小生灵,在星沙的怀抱里自在翕张,共织一幅万物清欢的绵长画卷。
我是星城的一滴水
江背镇江背中学 刘宇魏
指导老师:盛向阳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是一股无名的水蒸气,被夏季风吹到了一片荒丘和红薯地的上空,这里空旷而清新,我喜欢在这片领域闲逛。
1992年的一天,我看见28支施工队,350台机械,昼夜轰鸣,还有三一重工研发出世界级的泵车,他们以4天盖一层楼的速度,在这片名为星沙的土地上飞速建设高楼大厦。
有一天,我感到一丝丝凉意,发现自己变成了一滴晶莹剔透的雨水,伴随着轰鸣的雷声,我和其他伙伴互相推搡,争先恐后的着地。最终,我们同时落在了捞刀河里,顺流而下,和河里的水大声喧哗,开启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旅途。
一路上,经过了许多高大挺拔的树,看见了许多五光十色的花朵,倾听着鸟儿的歌唱。有许多水珠从洁白的山茶花瓣上和碧绿的树叶上落下,加入到了我们的队伍。静谧的村庄里,人们谈笑风生,外出工作的年轻人嘴里不断提着“星沙”这座城市,使我十分好奇它的样子。顺着河流,我来到了星沙。
正当我们沿着河道向前游时,一个个脏兮兮的管道挡住了我们的去路,从里面流出来的是充满毒素的工业废水和恶臭的人类生活用水,肆无忌惮地弄脏我们洁净的身躯,人们将他们的生活垃圾肆无忌惮的排放到河里,压迫着我们的脊背,使我们的头上顶着一堆浮藻和废物。罪魁祸首的人类还手捂着口鼻做嫌弃之状。远方的工人们建起一栋又一栋的高楼,落下的灰尘以及汽车的喧闹和排放的尾气污染了整座城市,近处的工厂上空一根根烟囱里,倾吐着一阵阵黑烟,蓝天至此不再蓝,而是被单调的铅灰所代替。
后来,我慢慢的闭上了眼睛,不愿意再看到如此地狱般的环境,渐渐沉睡了过去。
一晃二十年过去了,一阵悠扬的洒水车铃声将我唤醒,眼前的星沙已焕然一新:道路旁栽满了葱郁的大树,空气变得沁人心脾,环卫工人乘着小船清理着我们身上的浮藻和压迫着我们的垃圾。不久,我住进了8大功能组团环绕11.2平方公里的湖面,它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做“松雅湖”。曾经的泄洪区变成了城市绿肺。近些年来,星沙政府开展一系列环保措施,坚持打造全新的大美星沙。从此,重污染的工厂一处处被关闭,湛蓝的天空中,几乎看不见一丝乌云,人类的素养变得高尚起来,不再随意的向我的周身乱扔垃圾。取代人们出行的则是新能源汽车,年迈的老人悠闲自得的在树下下着棋,小孩们在公园里嬉戏着,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利、美好。
星沙,这片镶嵌在时光里的璀璨明珠,以碧水为裙,青山为冠,蓝天为幕,织就了一幅动人心魄的自然画卷。我是星城的一滴水,三十年时间里见证了它的崛起,也见证了它的美化。现在,徐特立公园的绿树间鸟鸣婉转,文化园的青瓦白墙与现代楼宇交相辉映,清晨的松雅湖是星沙最动人的风景,湖面上薄雾轻笼,白鹭掠过泛起涟漪的水面,我真希望这座城市的蓝天更澄澈,湖水更碧绿,未来更璀璨!
山野寻芳
长沙市星沙中学 张亚南
指导老师:郭新林
晨雾未散,我踏上了通往野山的小径。两侧灌木丛生,偶有枯枝横斜,倒像是闯进了一幅未加修饰的画里。山风裹着草木的清苦气息扑面而来,我忽然想起古人“曲径通幽处”的诗句,此刻方知这幽处,原来是藏在尘世之外的秘境。
行至半山腰,视野忽然开阔起来。整片山坡像是被谁打翻了调色盘——淡紫的二月兰铺成绒毯,金黄的蒲公英举着绒球,还有些叫不出名字的野花,星星点点缀在绿草间。它们并非精心栽种的花园,而是随心所欲地蔓生开来,藤蔓攀着岩石,根系扎进贫瘠的土层,甚至在陡峭的崖壁上,也有几珠倔强地探出身来,仿佛在向天地宣告着什么。
我蹲下身,指尖轻触一朵淡蓝色的野花。花瓣薄如蝉翼,却透着股柔韧的力量,叶脉间流动着清晨的露水,折射出细碎的光。山风略过,整片山田忽然舞动起来,茎秆轻摇,花瓣纷飞,像是千万只蝴蝶振翅欲飞,又似一首无声的狂想曲在山野流淌。没有园丁的修剪,没有路人的喝彩,它们却在这寂静的山里将每一寸光阴舞成了诗。
忽然想起曾在城市里见过的花,被移栽在精致的花盆里,被修剪成规整的形状,却总觉少了几分生气。而眼前的野花虽生在荒野,却开得恣意昂扬。它们或许不知道什么是温室,什么是赞美,只是顺着阳光的方向生长,在风雨中挺直脊梁。贫瘠的土地没能束缚它们的脚步,偏僻的角落反而成就了它们的自由。原来生命最美的姿态,从来不是被定义的“高贵”,而是对生长本身的执着。
坐在花丛中,听山风在花瓣间穿梭,看云影在花海上游走。忽然觉得这些野花像是大自然写给人间的信,每一片花瓣都在诉说着平凡的勇气。我们何尝不是如此?大多数人在平凡的日子里奔波,没有聚光灯,没有掌声。但只要像这些野花一样,认真地扎根,勇敢地绽放,一样能在自己的生命中舞出熠熠生辉的美丽舞蹈。
下山时,夕阳西下,将群山染成暖金色。回头望去,望向那在风中摇曳的花田,像是燃烧的星火点亮了整个山野。原来生命的意义,从来不在别人的评判里,而在于自己是否认真活过——像野花一样,即使无人问津,也要在属于自己的季节里,开得热烈而坦诚。
风掠过耳畔,带着野花的芬芳。这趟山野之行,遇见的何止是一片花田,我想,其实平凡从不是黯淡的理由,平凡人亦需心怀热爱,认真扎根,勇敢绽放。
大美星沙你我同行
长沙市百熙实验中学 邓依霖
指导老师:宁泽艳
六月的风掠过松雅湖的湖面,掀起细碎的波光。我攥着捡拾垃圾的钳子蹲在湖边,看向旁边的小夏正踮着脚够着水草里的塑料瓶,阳光穿过她额前的汗珠在环保志愿服上晕开。关于“大美星沙”的答案,我正在这样的时光里慢慢寻找。
晨光里的橙黄色身影
晨光破晓时分的星沙大道还罩着一层薄雾,我踩着共享单车去地铁站,总能看见一些大叔的环卫车停在老槐树旁边。他们总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橙黄马甲,握着扫帚的手布满裂口,却能把落叶扫成整齐的金堆。曾在清晨给环卫工人们送豆浆。一位叔叔笑得眯起眼:“丫头这豆浆比这晨光还暖咧!”他眼角的皱纹里盛着阳光,手上的老茧蹭过纸杯时,传来粗粝却温柔的触感。
在这些街巷流动的橙黄马甲,是星沙最质朴的底色。他们用扫帚轻抚每一寸土地,让落叶归成诗行;用汗水浇灌城市的容颜,让街道焕发光彩。星沙的美,藏在他们弯腰时带起的微风里,落在他们清扫后整洁的路面上,更暖在他们接过豆浆时,那一句比晨光更暖的话语中。
绿荫下的银发课堂
社区的香樟树下,几张石桌被岁月磨得发亮。每到周六清晨,退休教师陈奶奶总会抱着小黑板准时出现——她把银白发丝用木簪别得整整齐齐,粉笔在黑板上落下时,行楷字带着墨香,写的却是最贴近生活的“垃圾分类经”。
第一次凑过去听课时,看见她正用彩粉笔在黑板上画图标:“易拉罐要穿‘可回收’的蓝衣裳,西瓜皮就该回‘厨余’的绿房子哟。”带点长沙口音的话轻轻慢慢,像树影在石桌上晃出的温柔光斑。
后来班级在社区办“环保小卫士”画展,陈奶奶戴着老花镜踮脚帮我们挂画。阳光穿过层层樟叶,在画纸上洒下碎金般的光点——画里的蓝天白云下,她教过的垃圾分类标志正被彩笔涂得鲜艳。当她扶着画框眯眼笑时,我忽然发现,那些在树荫下流淌的知识,早跟着风钻进了每个人心里。
文明的种子啊,从来不分银发还是青丝。就像这香樟树下的课堂,粉笔划过黑板的“沙沙”声,和孩子们的笑声融在一起,成了社区里最动人的晨光。
暮色中的温暖背影
放学路过公交站,暮色正漫过肩头。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半侧身子,手臂轻护着拄盲杖的老爷爷——他的手掌在路灯下划出清晰弧度,时而抬手示意车辆,时而轻叩地面指引方向,暗红马甲在渐暗的天色里,像团跳动的小火苗。
两人走过斑马线,路灯将影子拉得老长:志愿者微微前倾的背影,稳稳护着身旁佝偻的身影,连衣摆被晚风吹起的褶皱里,都盛着温柔。听见他轻声说“爷爷慢些”,那声音混着暖光落进暮色——星沙的温暖,从来藏在红马甲的手势里,藏在陌生人臂弯的守护中,成了暮色里最动人的剪影。
夜深了,风掀起窗帘一角,远处的灯火仍在闪烁。那些环卫工挥动扫帚的弧度、交警手势划出的光、红马甲弯腰时的剪影,此刻都成了星河中跳动的“星子”。原来大美星沙的答案,早藏在每个平凡身影的坚守里——是你,是我,是无数个“我们”,用微光相缀,让这座城永远亮着温暖的文明之光。
大美星沙,青春先行
长沙市黄兴中学 李煜城
指导老师:魏秋霞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冰心先生的这句话,于星沙这片土地上,有着最生动的写照。当我们漫步星沙,沉醉于那澄澈蓝天与碧波荡漾的美景时,可曾想过,这份惊艳背后,是无数双手在风沙烈日下默默扎根、奋力耕耘的艰辛?唯有俯身贴近土地,方能读懂“大美”二字中沉淀的厚重。
那个骄阳似火的夏日,我怀着满腔热忱,加入了志愿队伍,在星沙河岸开启植树固沙之旅。搬运草袋时,粗糙的麻绳如砂纸般磨着掌心,不一会儿,掌心便泛起一片通红。汗水滴落在伤口上,那刺痛感让我几乎握不住工具。烈日炙烤下,大地滚烫如蒸笼,我蹲在光秃秃的坡地上,笨拙地编织草方格。草茎总在指间滑脱,凌乱的模样仿佛在嘲笑我的生涩与不熟练。正当我想要放弃时,远处老师们躬身劳作的身影闯入眼帘。他们沉默不语,专注挥动工具的姿态,恰似大地上最动人的诗行,无声却充满力量,瞬间点燃了我继续坚持的勇气。
随着暮色渐浓,疲惫如潮水般将我淹没,意志也濒临溃散。恍惚间,阿拉善牧民在荒漠中种下万亩梭梭林的画面浮现眼前。他们在飞沙走石间开辟绿洲,让金色肉苁蓉在沙海中绽放希望。这份坚韧如同火种,重新点燃我的斗志。我握紧铁锹,将汗水与泥土相融,每一次发力,都是对土地最深情的告白。
数月后,我怀着期待重返河岸。眼前景象让我惊喜不已,新绿已织成绵延的屏障。摇曳的枝叶在风中舒展,似在诉说生命的奇迹。那一刻,我终于明白,真正的 “先行者” 并非独站潮头的耀眼存在,而是如卷柏般扎根土地、默默守护的奉献者。
阿拉善人用四十年光阴,将森林覆盖率从 2.96% 提升至 8.42%。这数字背后,是无数人以岁月为笔,在荒漠中书写的壮丽诗篇。所有大美,无不始于微小却坚韧的扎根。
从此,我愿做星沙泥土中一粒静默的种子。当万千青春生命向下扎根,再微弱的绿意也能汇聚成春天。大美星沙之梦,不在遥不可及的云端,而在少年俯身耕耘时,掌心与土地相触的温热瞬间。以青春之名,我们躬身前行,让这片土地因热爱与坚守,绽放永恒的璀璨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