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少年·校园文学 | 长沙县中小学生7月征文活动优秀作品展示(小学组)④


那片让我心头暖暖的土地

长沙市泉塘第三小学 茅睿欣

指导教师:汪易


我的家乡,是沱江边一个小小的村庄。它没有大城市的高楼大厦,也没有繁花似锦的花园,可一排排整齐的屋子、一条条用水泥板块铺就的水渠、一道道纵横交错的水泥道路,让村庄干净又规整,满是亲切的烟火气 。

家乡的美,藏在四季里。春天,一望无际的油菜花田像给大地铺了金毯子,我们奔跑在田野,就像在金色花海中 “游泳”,连风里都飘着甜甜的香。夏天,池塘里的荷花苞像害羞的小姑娘,慢慢张开笑脸,还有那清甜的莲蓬,剥开外皮,咬一口嫩生生的莲子,暑气都消了。秋天更热闹啦,金黄的稻谷笑弯了腰,农民伯伯们望着沉甸甸的稻穗,眼睛笑成月牙:“今年又是丰收年哟!” 冬天,村庄盖上厚厚的 “白被子”,这成了我们小孩玩乐的天堂,打雪仗、堆雪人,笑声把树上的雪都震落啦!

家乡的景美,人的心更暖。记得 2023 年小年,天冷得厉害,地上的雪很快冻成冰,别说开车了,走路都直打滑,在外打拼的乡亲们想回家,却不敢走村口的路。村庄立刻动员起来,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挖掘机 “轰隆隆” 在前边开路,大家拿着铁锹、扫帚在后头 “战斗”,把两里多长的路扫得干干净净。村长还在村口拉了长长的横幅,红红的字格外亮眼 ——“欢迎回家”。当返乡的乡亲们走到村口,看到这一幕,眼眶都湿啦,暖意在寒冬里悄悄蔓延。

家乡的温暖事儿,像星星数不清。这些珍贵的回忆,会一直藏在我心里,每次想起,都觉得甜甜的、暖暖的。我爱家乡的四季,更爱家乡的人!



捞刀河边的故事

长沙市天华第二小学 童婳

指导老师:冯荳


捞刀河两岸,苍翠的树木层层叠叠,道旁星子般的黄色小花缀满草丛,树荫下纳凉的人影三三两两,伴着河风闲话。快乐暑期,怎能错过捞刀河里的鲜物?

奶奶的电动小三轮“突突”碾过河岸的碎石路,车斗里的小铲子和塑料桶晃出轻响。“摸田螺可有讲究。”奶奶挽着裤脚踩进浅滩,浑浊的河水漫过脚踝,奶奶双手插进软泥里,指尖在淤泥中灵活地探着。我学她伸手去摸,刚碰着滑腻的泥就缩回手——指尖触到团凉软,猛地蹦出只蛤蟆,溅了我满脸水花。奶奶笑得眼角堆起褶:“水里‘邻居’多着呢,蛤蟆、河蚌、水蛭……”

她半蹲在水里,手掌像小簸箕似的捧起淤泥,在水面轻轻晃荡。浑浊的泥水顺着指缝溜走,掌心里便剩下大小不一的田螺,青褐色的壳上还挂着湿泥,却掩不住那股鲜活气。我也壮着胆子再伸手,深一脚浅一脚地跟着,淤泥没到小腿肚,每走一步都像踩着棉花,脚下时不时传来“咯棱”一声,是河蚌壳在打招呼。

阳光从云缝里漏下来,洒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碎金似的晃眼。桶底渐渐沉了,田螺堆得冒了尖,我的腰早酸得像根弯拐杖,一抬头,才发现自己满脸满身都是泥,活像只刚从地里钻出来的小泥鳅。奶奶掏出手帕要给我擦脸,眼里的笑意漫出来,全是宠溺。

夏天的雨后竟透着凉爽,风掠过低矮的花丛,黄色小花摇曳着,捞刀河静静淌着,水面映着渐暗的天色,我们的影子被电车拖着,慢慢融进暮色里。小城的夏天,藏着太多这样的趣事,像捞刀河的水,慢慢淌,淌成了心里最软的念想。



烟火气里的家乡

长沙县青山铺镇中心小学 冯思阳

指导老师:刘娟


青山铺的清晨,是在街角“杨记包子铺”蒸腾的白雾和喧闹的人声中苏醒的。敞开的店面热气腾腾,香气氤氲。那个系着洗白围裙、个子不高、微胖的身影,总在蒸汽和人流里灵活穿梭。她白净的脸上漾着暖烘烘的笑容——“包子杨”阿姨,是青山铺清晨最鲜活的风景。

“一个大肉包!”是我和杨阿姨心照不宣的“老规矩”。铺子永远人声鼎沸,蒸笼摞得老高,白茫茫的热气裹着面香肉香扑面而来。杨阿姨手脚麻利得像阵风,取屉、装袋、收钱,一气呵成。她红润的脸上,笑容如同刚出笼的包子,饱满又熨帖。哪怕忙得额角沁汗,招呼我的声音也浸着笑意:“细妹子,来啦!大肉包一个!”这声熟稔问候,是我上学日最踏实的“闹铃”。妈妈说,杨阿姨两口子凌晨两点就得揉面剁馅,笑容里揉进星光与汗水,却暖得烫人。

那天起晚了,我飞奔到铺子,气喘吁吁喊:“杨阿姨,大肉包!”摸遍口袋,空空如也!心猛地一沉,脸瞬间烧得滚烫——上学要迟到了!“阿姨,我……钱忘带了……”声音细得像蚊子叫。杨阿姨正给客人装包子,闻声蓦然转头,没半分迟疑,爽朗的乡音穿透嘈杂:

“冒事冒事,细妹子,快滴拿起!莫耽搁读书啊!”

话音未落,沉甸甸、烫乎乎的大肉包,已塞进我冰凉的掌心。那股滚烫顺着指尖冲到心窝,寒意与无措全被驱散,只剩沉甸甸的感动——是被质朴信任稳稳接住的踏实。第二天,我攥着钱早早跑去,杨阿姨接过,眼角笑出深深的纹路:“好妹子,讲信用!”晨光里,包子香混着“乡情”的甜,在空气里打转。

日复一日,杨阿姨铺子里的热气和她带着疲惫却从未缺席的笑容,是青山铺清晨的 “阳光”。那句“冒事”连同掌心余温,成了心底最珍贵的收藏。这不过是街角烟火里的瞬间,却让童年清晨亮晶晶、暖烘烘的,像青山铺塞给我的“小确幸”糖,甜味在记忆里绕好远……



栀香夏日甜

长沙市龙塘小学 娄可鑫

指导老师:刘湘闵


夏日的柏油路晒得软绵绵的仿似刚发酵的云朵,五岁的我和朋友麦淇踩着树影往家跑。蝉鸣把阳光撕成碎片,落在我们鼓鼓的书包上,洇出歪歪扭扭的水渍。

熊爷爷的三轮车“吱呀拐过街角,翡翠似的西瓜裹着湿棉被酣睡,水珠从车斗滚落,溅出钻石般的光。“小馋猫来得好!老人眼角的皱纹绽成菊花,利落地挥刀破瓜。伴着清脆的裂响,红瓤里墨玉籽闪着光,清甜果香裹着凉意扑面而来。

西瓜汁顺着麦淇的手肘滴落,在青石板路上画出蜿蜒小溪。我们把果肉啃成弯月,瓜皮倒扣在头顶,踩着影子追逐。笑声撞碎在砖墙,溅进张奶奶的丝瓜藤里,惊起满墙蝴蝶。沾着汗水的刘海黏在额角,我们却像尝到琼浆的精灵,任红色蜜汁染透裙摆。

暮色漫过巷口时,张奶奶的栀子花撞进怀里。白花瓣上的水珠滚进领口,凉得我们咯咯直笑。花香缠着瓜甜钻进书包,连未写完的生字本都浸透了夏天的味道。

我们日渐长大,却总在蝉鸣响起的傍晚,想起被夕晖拉长的影子如何跨过砖缝里的蚂蚁队列,想起老蒲扇摇碎的戏曲声里,我们的脚印怎样在积水中开出透明的花。那些细碎的甜像封存在琉璃瓶里的星光,每当梅雨季霉味爬上窗台,就取出一片含在舌尖——于是滚烫的柏油路又在脚下延伸,熊爷爷的三轮车“吱呀碾过梦境,衣襟里揣着的栀子花瓣,仍沾着五岁那年的晚霞。



家乡的茶香

长沙县金井镇双江中心小学 吴碧柔

指导老师:周杰


我家屋后,层层叠翠的茶园蜿蜒铺展。晨雾如薄纱轻笼,采茶人的身影在纱幕中时隐时现。她们纤巧的手指在茶梢翻飞,发出细雨般的“沙沙声,那韵律般的采撷动作,恍若一场晨光中的独舞。竹篓里的嫩芽托着晨露,在朝阳下流转着翡翠般的光泽,偶尔一两滴露珠坠入篓底,发出清越的“叮咚

我们的学校依偎在茶山怀抱里。上课时,挟着茶香的微风总从窗隙潜入,引得窗帘“哗啦啦地舞蹈。周老师常说:“咱们金井的孩子,连呼吸里都是茶的味道。初次学采茶时,我照着外婆传授的诀窍,两指轻捻嫩芽,“啵的脆响格外悦耳。才采片刻指尖便酸软难当,而茶农们的竹篓里,新芽坠落的“簌簌声却始终连绵不绝,已和蝉声、风声,一同写进夏至的曲谱。

放学的下课铃荡过茶山,夕阳像融化的蜜糖,把整片茶园浸染成暖金色。外公弯着腰,在茶垄间补种新苗,铁锹铲进湿润的泥土,发出沉稳的“嚓嚓声,像一首缓慢的老歌。外婆的身影在不远处晃动,她指尖翻飞,新采的嫩芽坠入竹篓,发出细碎的“嗒嗒轻响,像雨滴敲在青石板上。

远处的茶坊正炒着新茶,铁锅里的茶叶翻卷、跳跃,沙沙作响,浓郁的茶香混着柴火气,和家家户户飘起的炊烟缠绕在一起,在暮色里织成一张温暖的网。外公和外婆坐在院前的晒席旁,粗糙的手掌轻轻搓揉着茶叶“沙沙”,那声音像是大地在低语,又像是岁月在轻轻摩挲。

我站在田埂上,深深吸一口气——茶香、泥土香、柴火香,还有外婆围裙上淡淡的皂角味,全都揉在一起。这就是金井的味道,是刻在记忆里的,最温柔的故乡。

每见茶叶在杯中舒展,听着细微的“嘶嘶声,往昔画面便纷至沓来:周老师的声音沾着茶毫的微光,外公外婆的剪影嵌在茶垄的褶皱里。这些沉浮的叶片,盛着金井人晨霜夜露的岁月。就像爸爸常说的:“喝茶要细品,先苦后甜,就像我们的生活一样。爸爸妈妈独爱外公手制的茶,因每一啜饮间,都能听见故乡的风掠过茶梢的絮语,尝到时光沉淀的隽永滋味。



夏日回忆

长沙市干杉中心小学 毛灿

指导老师:袁清山


暑假的蝉鸣里,我总爱沿着黄兴镇的老街溜达。青石板被晒得发烫,空气里飘着刚出锅的油条香,邻里间“恰饭没的问候声此起彼伏,这些烟火气像奶奶晒的萝卜干,越嚼越有滋味。

天蒙蒙亮,锁妹早餐店的钨丝灯就亮了。我攥着五块钱硬币钻进店门,蒸笼上的热气立刻扑了满脸。“灿伢子要葱油饼还是肉包子?老板娘系着碎花围裙,手里擀面杖转得像风车。玻璃柜里刚出锅的糖油粑粑在搪瓷盘里打滚,金灿灿的糖壳裹着糯米团,馋得我直咽口水。

“给,特意给你留的。老板娘突然往我手里塞了个纸包,打开是块三角形的葱油饼,葱花绿得像春天的新芽。隔壁桌的爷爷们用搪瓷缸喝着豆子茶,茶香混着油条香钻进鼻孔,连晨光都变得粘稠起来。

五月里,金凤村的凤凰庙前热闹得像过年。我跟着奶奶去看第十三届“孝文化活动,红绸子扎的拱门上写着“百善孝为先。临时搭的戏台上,穿蓝布衫的阿姨们正在演《哭竹生笋》,孟宗跪在雪地里的样子看得我直揪衣角。

活动间隙,穿红马甲的志愿者阿姨端来凉茶,茶香里混着庙前栀子花的味道。舞台下,穿蓝制服的警察叔叔正在教小朋友防溺水手势舞,孩子们跟着比划“六不口诀,像群笨拙的小鸭子。

暮色渐浓时,花鼓戏《祝寿歌》的调子响起来。上百盏孔明灯摇摇晃晃升上天空,倒映在浏阳河里像撒了一把星星。奶奶握着我的手,掌心的温度顺着血脉流进我心里。这些细碎的温暖,就像锁妹早餐店永远为早班工人留着的热粥,像周奶奶给独居老人送饭时晃悠的竹篮,在黄兴镇的烟火气里,悄悄编织着最动人的乡愁。

【作者:】 【编辑:朱波】
星沙时报,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举报
关键词:
时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星沙时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