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少年·校园文学 | 长沙县中小学生8月征文活动优秀作品展示(小学组)④

暑假里的“屋顶奇遇记”

长沙市盼盼中心小学 李滢洁

指导老师:柳孟娇


暑假刚拉开序幕,新华书店开展的中国古建筑系列活动,仿佛一串亮晶晶的钥匙,“咔嗒”一声就把我领进了古建筑屋顶知识的大门。

那天讲的是屋顶的“小个性”。老师指着投影里的屋顶图片笑着问:“这些翘着‘小尾巴’的屋顶,可是古人把巧思揉进了木头和瓦片里,你们猜猜它们叫啥?”我盯着屏幕上飞檐翘角仔细观看,才发现屋顶哪是“斜坡坡”“平平顶”能概括的呀。硬山顶、歇山顶、盔山顶、悬山顶、庑殿顶等名字像新奇的宝藏一般一个个钻进了我的脑袋里。

此后,我看世界的眼睛像换了副新镜片——原来屋顶上藏着这么多我曾忽略的故事。

揣着满肚子的“屋顶密码”,我跟着研学老师游览了岳阳楼。刚站定,那片金黄色的屋顶就撞进眼里——瓦片顺着柔乎乎的曲线铺过去,像叠了层阳光织成的波浪,顶端轻轻隆起又悄悄收住,可不是讲座里见过的盔山顶嘛!

后来去厦门玩,我眼睛都快黏在屋顶上了,活像个揣着藏宝图的小侦探。南普陀寺主殿的歇山顶果然支棱着九条脊,殿顶上的剪瓷镶嵌看得人挪不开眼:鲤鱼摆着尾巴往云里钻,麒麟踩着祥云往前跑,龙凤绕着花纹追来追去,热闹得像在开小会。两侧配殿的硬山顶就规矩多了,只有两条脊,瓦当排得整整齐齐,倒像课堂上坐得笔直的小学生,连边边角角都透着认真。

以前跟着人流往前挤,总觉得“房子不都一个样嘛”,现在却能看出每片瓦的性子——歇山顶的瓦缝里藏着热闹,硬山顶的瓦片中透着安静,连檐角垂下来的铜铃也别有一番风味……

那些从前被我忽略的屋顶,如今成了旅途中会说话的朋友。原来只要带着好奇心慢点儿走,一路风景里藏着的惊喜,比任何玩具都让人眼前一亮——这就是暑假赠予我的最棒的新体验啦。


暑假,我“当小老板”

长沙市黄龙小学 郭艺宸

指导老师:罗晓


暑假里趣事一箩筐,但最让我骄傲的是——我第一次当老板,做成了生意。

爸爸在黄花农贸市场开了家“石海干货冻货海鲜肉类配送店”,每天清晨我就跟着去店里“报到”。起初,我只负责递袋子、找零钱,连秤都不敢碰。

一个周日的午后,店里最忙的时候,爸爸临时去饭店送货,妈妈和弟弟又去了外婆家。偌大的铺子只剩我一个人。我心里像吊着十五个水桶:既怕顾客来了我应付不了,又怕没人搭理我。我屏住呼吸,盯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嗓子却像被棉花堵住。

“老板,牛肉多少钱一斤?”一位叔叔的声音突然钻进耳朵。我猛地回神,扫了一眼爸爸留下的标签,快步迎上去:“叔叔,牛肉四十元一斤,您要多少?”

“四十?有点贵呀。”

“不贵咧!”我挺直腰板,“这是没打水的干牛肉,筋也剔得干净,四十元绝对划算。”

叔叔被我说得咧嘴一笑:“那就来一斤!”

我把切好的牛肉往秤上一放——一斤二两,四十八元。我灵机一动,笑呵呵补一句:“您厨艺肯定了得,多二两正好让全家多吃几口!”

叔叔爽快付钱,临走还夸我:“小家伙,会做生意!”

首战告捷,我的胆子大了起来。紧接着,我又卖给一位老爷爷五斤活虾,顺带推销掉一大包海带。傍晚收摊,我把三张皱巴巴的钱叠得整整齐齐递给爸爸。他揉揉我的头,笑得比灯还亮:“今天卖的不只是货,还有勇气和智慧。”

我望着摊位上最后一盏灯慢慢熄灭,心里却亮起一盏更亮的灯——原来,成长也是可以称斤论两的,而那一斤牛肉,正是我心里最重的分量。


玉米地里的“甜蜜冒险”

长沙县青山铺中心小学 伍诗妍

指导老师:何昆鹏


暑假像一阵欢快的风,“呼呼”地把我吹到了奶奶家。迎接我的是一场超级好玩的新体验——给玉米地除草!

一来到奶奶家,那大片大片的农田就像一块巨大的绿色磁铁,“嗖”地一下把我吸了过去。我兴奋得像只小兔子,蹦蹦跳跳地跟着奶奶冲进了玉米地。

刚钻进玉米地,我就像掉进了一个绿色的大迷宫。玉米长得又高又密,把阳光都挡得严严实实,里面闷热得像个大火炉,没一会儿我就已经汗流浃背了。而且有些杂草和玉米苗长得就像双胞胎,像是在我面前上演了一出“真假美猴王”,让我分不清谁是“真”谁是“假”。一不留神,差点就把玉米苗当成杂草给拔了。奶奶在一旁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耐心教我区分,原来玉米苗叶子宽大、茎粗壮,而杂草叶子细长、茎细。我像小侦探一样,小心翼翼地辨认着。

“哎呀”我的手不小心被带锯齿的叶子划破了,火辣辣的疼,我心里一下子就打起了退堂鼓。可一抬头,看到奶奶一直弯着腰除草,汗水不停地从她的额头滚落,湿透了她的衣衫。我咬咬牙,又鼓足了劲儿坚持下来。

在我们不懈努力下,终于把玉米地的草除完啦!看着整齐的玉米苗,我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满满的成就感都要溢出来啦,果然奶奶说的没错“劳动最光荣!”

回到家,奶奶煮了香喷喷的玉米奖励我。我咬上一口,那玉米又香又甜。玉米里不仅有阳光的味道,更包含着我劳动的汗水。

这个暑假,在玉米地里,我经历了兴奋、迷茫、退缩与坚持。从一开始的手忙脚乱、打退堂鼓,到最终坚持完成除草,每一滴汗水都是成长的印记,每一次坚持都是对自我的挑战与超越。我在玉米地里完成了一场与自我的对话,不仅学会了在困难面前不轻易放弃,更懂得了付出与收获的真谛。


车轮上的夏日同行

长沙师范学院附属春建小学 涂智

指导老师:童彬


八月的风刚撩开晨雾,我骑着银灰色山地车停在松雅湖绿道入口。车把上的变速器还闪着新机的光泽,爸爸蹲在旁边捏了捏车胎:“今天挑战环湖十公里。”妈妈把橙色运动水壶塞进车筐,“咚”的一声撞在新车梁上——这是我学会骑车后,第一次正式长距离骑行。

“跟着我保持节奏。”爸爸跨上他那辆深蓝色旧自行车,车座上的磨损痕迹像幅磨旧的藏宝图。我捏紧车把跟在后面,塑胶绿道被车轮碾出“沙沙”声,链条转着“咔嗒”响,在空气里织成向前的鼓点。经过荷花池时,妈妈突然加速超过我们,车筐里的野餐布飘成面小旗:“追上我有奖励!”

骑到观鸟台的陡坡前,我的小腿早开始发酸。爸爸回头喊“换挡!前盘中齿,后飞调大!”我左手轻拨变速器,链条在齿轮间清脆一跳,车身忽然变轻了——像瞬间解开绑在脚上的沙袋。妈妈已冲上坡顶,举着水壶朝我们挥手,阳光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像条闪着光的引路带。

“保持踏频!”爸爸的声音从耳边掠过,他的旧车链条虽“哗啦”作响,却比我的新车更有劲儿。我不再盯着晃动的前轮,只感受脚踏板传来的节奏,像打鼓时终于找到稳定的鼓点。风从湖面扑来,带着水汽贴在脸上,车筐里的水壶颠出细碎水珠,在阳光下串成小彩虹。

经过彩虹桥时,妈妈突然刹车:“看谁先到终点!”她像只轻快的燕子冲出去,爸爸笑着推我一把:“去吧,我当裁判!”我调大变速挡位,身体前倾压低重心,车轮卷起的风掀动衣角,湖面上的波光在眼前连成流动的金河。当车筐越过终点线的刹那,妈妈的掌声和爸爸的笑声撞在一起,惊飞了栏杆上的麻雀。

我们瘫坐在湖边长椅上喘气,三辆自行车并排靠在栏杆上,像三只歇脚的大鸟。爸爸的旧车链条还在“咔嗒”轻响,妈妈的车筐里躺着刚摘的芦苇,我的车梁沾着草叶——它们的影子在阳光里,却连成了一条完整的线。

回家时,我主动推着两辆自行车,爸爸惊讶地挑眉:“怎么不累了?”我望着车把上被汗水浸湿的防滑套笑了——原来骑行最棒的感觉,不是冲过终点的瞬间,而是车轮转动时,知道身后有爱你的人,一直与你同行。


夏日里邂逅清凉

长沙市泉星小学 周芷豫

指导老师:张莲


夏天的烈日炙烤着大地,让人感受到蒸笼里一样的闷热。我和家人决定去探寻一个清凉的地方——浏阳周洛大峡谷。

步入峡谷,清凉的水汽扑面而来。沿着蜿蜒的小径深入,两旁的树木郁郁葱葱,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溪流潺潺,清澈的溪水穿梭于岩石间,或急或缓,时深时浅,奔流不息,欢快热闹。壮观的仙剑瀑布、狭长的天线瀑布、开阔的孔雀瀑布……似一条条天龙从天而降,气势磅礴,又宛如天宫里的玉带洒落至此,一泻而下,让我不禁想起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行走在峡谷里,清风徐来,每一步都踏出了清凉与畅快。登上天空之镜,群山环绕,大片的美景尽收眼底,蓝天白云倒影如画。玻璃滑道刺激又好玩,耳边充满着尖叫和欢笑。

在农庄吃过午饭后,我们去往飞瀑漂流。上漂流船时,我的心情激动又紧张。当船漂在怪石嶙峋,山色秀丽的蜿蜒河道,我仿佛置身雅鲁藏布江,刺激和欢乐战胜了紧张。我们尽情地泼水、打水仗,全身湿透的感觉真是酣畅淋漓。

漂流船忽而撞上两岸的岩石,忽而又被卷进漩涡。经过激流险滩时,激起的水浪拍打着我们的脸颊和身体,尖叫声、欢笑声不绝于耳。水流平缓处,漂流船穿过朦胧如仙境般的山雾,我们可以静心感受着无穷的凉意。经过湍急的水域,水花四溅,急流的冲击又让我心跳加速。

当漂流船从18米高落差俯冲而下,我的心跳到了嗓子眼,双手紧紧地抓住船舷,身体剧烈摇晃,水浪一次次地盖过头顶,呛入口鼻,好像一股巨大的力量将我们从高处狠狠抛下,瞬间天旋地转,冲进了水潭又迅速浮了上来。船靠岸了我的心依然怦怦直跳,感觉惊心动魄又回味无穷。

周洛大峡谷的每一处都让人流连忘返,丝丝缕缕的清凉无声地抵御着夏日滚滚的热浪。我们带着一身的轻松和惬意依依不舍地离开。

我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爱炎炎夏日里这清凉的激爽,这是大自然对我们的最好馈赠。


永远朝着那一片红色!

——读《红岩》有感

长沙巿博才高塘坪小学 邹涵韵

指导老师:杜诗吟


这个暑假,我噙着热泪读完了《红岩》,这是一部真实的用烈士鲜血写就的经典红色长篇小说。共产党人在渣滓洞、白公馆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了英勇的斗争……

七月的阳光像融化的金子流淌在窗台上,我轻轻抚过《红岩》卷曲的边角,仿佛看到了1948年的重庆。渣滓洞里,残暴的特务用竹签一遍又一遍地扎进江姐的手指,十指连心,但她毫不畏惧,斩钉截铁地说:“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死亡面前,她脸不变色,心不跳;许云峰在敌人的威逼利诱和严刑拷打下,始终坚守党的秘密,拒绝透露任何组织信息,在单独关押期间,他戴着脚镣徒手挖通地牢石壁,把越狱通道留给战友,自己从容就义;成岗即便被打得血肉模糊,受尽各种酷刑,他坚定严守组织秘密。“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在狱中,他写下了惊天动地的诗篇《我的“自白”书》;刘思扬虽是资产阶级出身的少爷,但他依然加入了共产党,在越狱时为掩护战友突围而壮烈牺牲……

泪水已模糊了我的双眼,窗外的知了还在不知疲倦地叫着,而我手中的书却越来越重。厚厚一本,每一章都写着振奋人心的故事,使人读后心中不禁掀起滚滚波浪,迟迟不能平静。

“让我们迎着胜利的曙光——看共产主义的红日出现在东方!”“马克思主义要消灭全世界一切反动派!”一声声激昂慷慨的呐喊回荡着,共产党人的心是那样的热烈!

炮声隆隆,震撼大地。晨星闪闪,迎接黎明!狱友们坚定地望着远方,朝着那胜利的旗海,微笑了。

合上《红岩》的最后一页,我的心仍被书中炽热的信仰深深震撼。我仿佛穿越时空,走进那段血与火交织的岁月,触摸到了革命者滚烫的灵魂。他们用生命点燃的炬火,即使在今天,依然照亮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作者:】 【编辑:蒋亦子】
星沙时报,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举报
关键词:
时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星沙时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