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总编辑:宁霞 时报热线 :86885555 注册   登录
星沙时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返回版面

街道上门“把脉开方”,企业完成升级蝶变

长沙县榔梨街道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帮助本地企业湖南鑫宏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转型发展

      ◎星沙时报见习记者 唐玉芳

      记者 陈妙琼 通讯员 刘盼

      大型标准化车间、鳞次栉比的现代物流园、宽敞而通畅的园区道路……在长沙县榔梨工业园区金成路46号,坐落着一家正在“茁壮成长”的企业。

      八年时间,从一家年产值几百万元的小型加工厂发展到如今年产值近亿元的专业生产企业,从一家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企业转型到如今智能工业化的现代企业,湖南鑫宏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扎根于榔梨这片沃土,正朝着“入规、升高、上市、智能化改造升级”的转型之路持续升级蝶变。

      自立门户

      从小作坊开启成长之路

      湖南鑫宏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于2013年成立,隶属于湖南鑫宏源实业,前身为1999年成立的长沙市雨花区鑫宏源通风设备厂,主营业务是消防暖通通风设备。“榔梨街道招商引资的举措强、力度大,我选择在这里发展就是看中了这里的投资环境。”公司董事长曹文说。

      “我们刚来到这里时,厂房是租赁的,只有两千多平方米。”曹文介绍,随着鑫宏源的不断发展,用地已经不能满足需求。“榔梨的营商环境好,越来越多的企业来这里发展,买地十分紧张。”知道企业的困难后,榔梨街道主动上门,为鑫宏源“把脉开方”。

      “我们园区辖内有300多家企业,鑫宏源是发展势头比较强劲的一家。”榔梨街道相关负责人邹玉屏说,对于鑫宏源的困难,榔梨街道尽可能提供帮扶。在街道的帮助下,2014年,鑫宏源签约拿地,去年开始筹建厂房,年内就已建成。“从筹建到建设完成只用了一年时间,没有发生一件安全事故和任何矛盾纠纷。”说起公司厂房的快速建设,曹文感怀地说,“从‘外来户’到在榔梨立下门户,多亏政府的帮助。”

      送来“及时雨”

      企业发展爬坡越坎

      然而,鑫宏源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企业的“天花板”逐步显现。因产品迭代更新过慢,鑫宏源的发展出现危机:产品单一,粉尘和噪音等环保问题逐渐凸显。传统制造业的路子,越走越窄。

      2014年,鑫宏源将“智能智造2025”提上公司的战略层面,成立专门的研发部门,对企业进行智能化改造。经历企业转型的阵痛,鑫宏源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榔梨街道主动提供帮助,向省市县申请科技创新项目支持资金。通过街道“千人帮千企”帮扶小组的牵线搭桥,鑫宏源向长沙银行申请到了2000万元的贷款。

      目前,鑫宏源的自动化率达到了70%以上,取得了二十多项专利,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能及产品品质。“技术升级了,对一线工人也提出了挑战。”曹文说。对此,街道将“惠企政策”送上门,牵头组织叉车、焊工、安全员等各类技能培训30余次,培训人数1000余人,95%以上拿到相关技能证书。

      鑫宏源通过不断的积累和创新,其生产的地铁、隧道风机成为湖南省唯一一家获得国家认可的具备生产资质及能力的企业,填补了省内空白,结束了该领域沿海发达地区企业垄断的历史。“我们计划建立湖南省内第一座标准的风机实验室。”说起企业未来的发展,曹文信心满满。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